找准工作切入点【找准情感的切入点汪智星《詹天佑》教学片断赏析】

找准情感的切入点汪智星《詹天佑》教学片断赏析

找准情感的切入点汪智星《詹天佑》教学片断赏析 特级教师汪智星的课堂始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的课 教学环节简约,气氛轻松幽默,节奏起伏有致,结构浑然一 体。执教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一课时,汪老师对学 生情感以及课文情感的切入点找得准,学生学习兴趣浓、效 率高。现撷取两个教学片断感受其教学魅力。

片断一:巧妙设问,朗读便有情 师:大家是否知道,这条铁路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修筑 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3自然段。南宋理学家朱熹说 过:“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请同学们边默读课文第 2、3 自然段边思考,无论是读到一个词、一个句子或一段 话,只要脑子里产生了问题,就用笔及时地把问题记在书中 相应的地方。

看谁提的问题和我提的一样。(板书:默读课文,及时 批注。)师:读完了吗?有疑问吗? 我想请同学们猜猜我要提什么问题。

(生纷纷提问题) 师:(针对第一个提问题的学生)对不起,没猜中。但 咱们得握握手,勇气可嘉! (师先后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评价) 师:没猜中不要紧,因为可喜的是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 问题。老师要提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呢?仔细看——— (出示问题:喜、怒、忧、乐,读了课文第2、3 自然段以后,你是哪一种心情?) 生:我的心里是怒。

师:哪一句话使你内心充满了怒火?你“愤愤”地读出 来,大家听听他读得够不够气愤。(生读:当时,清朝政府 ……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学生读得不怎么入情。) 师:谁能读得令人更觉得气愤?(个别读) 师:谁的声音更能叫人感到气愤?(学生评价) 师:(评价后生再读)嗯!着实叫人憋了一肚子的怒火。

同学们都“气愤”吗?(生:气愤。) 一起读吧!(生读) 生:我的心里是喜。

师:哪几句?请你读出来!(生读:帝国主义者完全想 错了……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师:这里确实叫人高兴,但 你的声音还没真正表达出喜。

(生读) 师:可以读得更高兴一些!(生读) 师:你为什么要读得如此高兴? 生:因为这可不是一般的高兴,而是饱含了所有中国人 内心的无比激动与兴奋!(生再读) 生:我的心里是怒。

师:请读出来。(生读: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 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师:这句话确实让人感到气愤。但除了气愤,你还能从这句话中体会到哪一种心情? 生:我的心里还有忧。

师:请你来读一读。(生读)师:为什么担忧? 生:我担忧詹天佑能否承受得住帝国主义的嘲笑。

生:我担忧地理环境这么险恶,詹天佑能行吗? 师: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修筑铁路,却屡屡遭到帝国 主义国家的嘲笑、阻挠、要挟,这口气叫人怎么咽得下去呀! 这是何等的奇耻大辱! 赏析:
汪老师在这个环节请同学们猜老师要提什么问题。此举 瞬间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自然会认真思考老师会提什 么问题。“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汪老师 这是在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能力。学生当即提出了许多问题, 随后,汪老师也出示了自己的问题———喜、怒、忧、乐, 读了课文第2、3 自然段以后,你是哪一种心情? 学生分别说出自己心中认为的喜、怒、忧、乐的原因。

汪老师引导学生读出“怒火”,读出“气愤”。通过两位同 学的朗读,以及其他同学的评价,最后学生齐读,愤慨之情 在朗读声中淋漓尽致地得以展现。

汪老师对喜、忧、乐的处理同样采取以朗读为主,从朗 读中感悟,从朗读中体会,学生的情感便从朗读中油然而生, 学生自然而然地拉近了与詹天佑及那个时代的距离。

片断二:角色转换,表达就动情师:假如你们都是曾经跟着詹天佑一起修筑铁路的工人、 学生,我知道你们心里有很多很多话想对大家说。谁愿意主 动接受我的采访? 师:请问,你敬重你们的总工程师詹天佑吗? 生:敬重! 师:能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原因吗? 生:我们的总工程师做事一丝不苟,计算周密,我从他 身上懂得了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工作时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生:我们的总工程师亲自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 壁上定点、测绘,这种身先士卒的精神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人。

生:我们的总工程师谦虚好学,为了找到一条合适的线 路,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从来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样子, 我为有这样的良师益友而自豪! …… 师:原来你们的总工程师有着这么多好品质。是呀!这 样的人怎能叫人不敬重呢? 赏析:
汪老师话锋一转,把课堂里的学生假设成曾经跟着詹天 佑一起修筑铁路的工人、学生,进行即兴采访。学生的角色 转换成工人和詹天佑的学生,老师的角色转换成记者。这个 采访的环节设置得非常巧妙,既让学生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 法,也为课堂教学增添了几分乐趣,这样的语文课充满了情 趣、智慧。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里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从而对课文、对人物有了更为 深刻、立体的认识。学生的赞美是真切的,学生的崇敬是真 诚的,而如果没有真正的领悟,表达怎么会如此动情? 从以上两个教学片断可以看出,汪智星老师的高明与巧 妙之处就是找准了学生情感的切入点,找准了文章情感的切 入点,找准了语言训练的切入点。因此,学生在短短的40 分 钟内感悟到詹天佑杰出的才能、爱国的情怀,又不断训练和 提高了自身朗读与表达的能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 上逐渐得到提升,这正是语文教学的成功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