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在IGCSE课程中如何教
《项链》在IGCSE课程中如何教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名篇《项链》入选多国的教材,借 鉴别国教材如何处理课文,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或许会有别样 的意义。IGCSE(International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又名“国际中学教育普通证书”, 由英国剑桥大学创立,是针对14岁至16岁学生的国际普通中 学教育认证,被全世界多数大学及雇主承认。作为升读 A-Level国际预科课程之前的基础课程,IGCSE国际高中课程 在学制上大体相当于中国的高一高二年级课程。
《项链》一文就被选入它的语文教材《Edexcel IGCSE English A & B》。[1] 作为剑桥大学全球测试的一部分,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一定有所区别,教师要怎么教《项链》?学生在《项链》一 文的学习中需要接受哪些语文训练?培养哪些语文能力? 本文旨在客观介绍英国教材对《项链》一文的内容编排和练 习设置,或许能够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
教材在《项链》正文后编制了如下课后练习,分三大板 块:一是文本理解,二是听说任务,三是写作任务。我们来 完整地看一下它具体是如何编制的。(注:以下文字为笔者 所译) 一、文本理解 这个故事与《灰姑娘》有许多共同之处,但结果截然不同。一切取决于它的意外结局,但它的有效性又依赖于逐步 发展的事件,尤其是人物的性格。关于这点,卢瓦瑟尔太太 是最重要也是最有争议的。你需要充分地了解她的性格来回 答测试的问题。
◆(人物)性格 在开始的寥寥数语中,我们可以知道她年轻、有魅力, 但当时并不富裕,也不至于身无分文,为什么她总是闷闷不 乐呢? 选取你能找到的理由来解释她的不愉快(从开始部分到 第52行),以下有三个原因供你参考。
大多数读者责怪卢瓦瑟尔夫人,也有一些人同情她。
你要有自己的观点。通读故事,记下哪些场景你觉得她 是受害者,还有哪些是她要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每个观 点要找一个句子来支持。
试着平衡一下表格中支持和反对的观点——加上你自 己的观点,支持抑或反对。并找到文中的语句来支持自己的 观点。希望通过比对后你能找到更多的要点。
鉴于所有好坏利弊,你对卢瓦瑟尔太太的观点是什么? 莫泊桑是如何向我们展示这个人物的? 另外的人物性格刻画没有如此细致,尽管卢瓦瑟尔先生 也是重要人物,下面是对他的观点,你同意哪一个?为什 么? 福雷斯蒂尔夫人,卢瓦瑟尔太太的朋友,在借给她项链时表现得善良友好,但却未告知那是赝品,并且在她归还较 迟时又很严厉。在故事最后,她是真的同情卢瓦瑟尔太太还 是在嘲讽她呢?她这样的人,是故事开始卢瓦瑟尔太太想成 为的人吗? ◆评价文章的语言 ◇找出对比,例如,描述她的梦想以及在舞会上的表 现:“她舞得如痴如醉,欣喜若狂。”描述她失去项链后的 极度贫穷,语言直率,一语中的,“她的头发脏乱,她的双 手红肿”。
◇对话可用来体现人物性格,例如,她无家可归的丈 夫:“噢!烦恼!很精彩!这没什么!我更喜欢……”更具 戏剧性。例如,看到卢瓦瑟尔和福雷斯蒂尔的对话。
请找出更多的例子来列举。
二、听说任务 在一个小组或者与同桌,就以下的观点看小说《项链》。
◇这个故事是关于命运的不公和不可测性。
◇故事是关于虚荣心的,告诉我们骄傲使人落后。
◇故事告诉我们诚实是最重要的准则。
◇我认为是关于社会等级的,卢瓦瑟尔夫人的问题在于 她出身贫寒。
三、写作任务 在这个故事中,玛蒂尔德好像是受到了社会的限制。那 么在当今社会,在你看来,女性有多大程度上是受到社会的限制?就这个话题请写一篇文章发表自己的观点。
你的回答应包括以下方面:
◇丢失项链后她的表现。
◇在困难时期她与丈夫的关系。
◇失去项链后她人生的变化。
◇语言的使用。
你可以用文中的信息来支持你的回答,也可以引用一些 引言。
比较我国现行的三套代表性的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 粤教版、沪教版)中《项链》课后练习,IGCSE课程语文教 材课后练习从设计理念到语文能力培养指向,再到操作流程, 或许能够对我们的小说教学甚至整个高中语文教学都会有 一定的启示。
一、课后练习:该如何界定它的功能 一篇课文的课后练习(这个提法是否科学可以存疑)的 功能应该是什么?顾黄初的观点是“从消极方面说,是有助 于教师检测教学效果和学生自测学习效果;
从积极方面说, 是有利于学生消化基础知识,实现知能转化,形成语文能力”。
“练习是为了帮助学生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有 计划地进行语文训练,它是思想的演练场。”[2]李海林在 《谈谈语文教材的语文性》一文中说:“作业系统是语文教 材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但有重现教学内容、巩 固教学成果的作用,更有教学目标导向的作用、教学内容定位和指示的作用。任何作业都要布疑设问,此‘疑’布在何 处,此‘问’从何而设,都暗藏着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 定向、指示的作用。”[3]课后练习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毋庸置疑的,问题是我们的教材是否真正担当起了“导向” “定向”和“指示”功能呢?是否“把课后练习作为备课的 重要依据”“把课后练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一根主线”[4]呢? 一篇课文应该教什么、教学内容如何定位、教学方法如 何选定等核心内容,我们绝大多数教材都没有明确清晰的规 定,导致教师在教授一篇课文时有很大的随意性。虽说有教 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纲领性指导,但对某一篇课文的教学, 这些纲领性指导明显空泛,而那些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又不具 备对实际教学真正意义上的规定性。笔者认为,一篇课文应 该教什么不应该教什么不是由教师定的,而应该是由教材编 写者定的,教师首先应该是那些“应该教什么”的教学内容 落实者,然后才是教学内容的开发者与创造者。课后练习应 该彰显其课堂教学有机组成部分的这一功能。
而这套IGCSE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教材的编写者已 经为教师规定了明确而具体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视为一份 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师即使不做另外的补充,也完全可 以按照这个设计进行完整的课堂教学,将这些流程落实好, 也就完成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和任务。比较国内的三种版本的 高中语文教材,2006年人教版与2004年粤教版教材课后练习 都以传统的“思考题”形式出现,对课堂教学不具有完整的指导意义。只有2007年沪教版教材的课后练习是以完整的教 学设计形式出现,规定了具体的教学内容,这在我国的语文 教材课后练习编制中是有标志性意义的。
二、次要人物:不容忽视的文本元素 在这套IGCSE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的文本理解环节中, 编者设计了层次清晰的子环节,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人物的分 析,不仅有对文中重要人物玛蒂尔德的性格及命运分析,还 有对次要人物卢瓦瑟尔先生和福雷斯蒂尔太太的性格分析。
而对比我国的三套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人物形象分析无一 例外地围绕玛蒂尔德进行的,对其他人物几乎没有涉及。
比如2006年人教版教材,无论是指向阅读的教学环节还 是指向写作的教学环节,都是围绕玛蒂尔德展开的:1.熟读 课文,着重品味下列几段文字,把握玛蒂尔德的心理变化过 程和性格发展过程。2. 全班讨论玛蒂尔德形象,下边几种 观点供参考(也可以提出自己另外的看法)。3.从下边两题 中任选一题,根据题意自拟题目,写两三百字。(1)得知 项链是假的以后,玛蒂尔德会有什么表现?注意心理描写。
(2)假如项链没有丢掉,或者丢了以后立即得知项链是假 的,玛蒂尔德的结局将会怎样? 2004年粤教版也同样如此:1.人们对课文中玛蒂尔德的 评价历来不一。你是如何看待玛蒂尔德这个人的?请结合课 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2.玛蒂尔德是生活中的小人物,她有 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并为此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像玛蒂尔德这样在梦想着追求着的 小人物。对于这些小人物以及他们的梦想和追求,你是如何 看待的?请联系其他作品中的小人物形象和社会生活实际, 在班上展开一次深入的讨论。
2007年沪教版课文后虽然提供了详尽的教学设计,但在 人物形象分析的板块中同样是围绕主要人物玛蒂尔德,对其 他人物一概没有涉及。
三、能力培养:可操作教学行为支撑 作为一篇经典的文学类文本,一般教材会将教学的重点 落在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上,而这套教材的课后练习 其能力培养指向呈现多维性。从宏观的角度看,不仅培养学 生的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从 微观的角度看,不仅有对文本中人物性格的分析,文学语言 的欣赏,还有主题的分析;
不仅注重培养文本细读的能力, 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需紧贴文本信息,还注重培养学生的 思辨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国内三套教材的课后练习设 计同样注重学生从阅读到写作,从语言欣赏到人物分析,从 情节赏读到主题探究等多维能力的培养,另外,沪教版教材 还从不同译本之间的比较角度培养学生对小说语言的鉴赏 能力,从元认知角度培养学生的阅读反思能力,可见培养高 中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已经成为教材编写者的共识。
但是要将这些语文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 就需要具体可操作的活动作为载体,比较这几套教材,IGCSE课程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更注重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以学 生活动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体现得非常充分。更重要的是,所 有的活动都没有停留在抽象的文学感受层面,而是一个个极 具操作性的教学行为,指令清晰,要求明确。比如:找到理 由来解释她的不愉快;
找到文中的语句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下面是对他的观点,你同意哪一个?请找出更多的例子来列 举;
在一个小组或者与同桌,就以下的观点看小说《项链》。
人教版与粤教版教材的课后练习若视之为课堂教学的组成 部分,其操作性显然不足。下面以人物评价为例。
IGCSE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是这样设计的:大多数读者 责怪卢瓦瑟尔夫人,也有一些人同情她。你要有自己的观点。
通读故事,记下哪些场景你觉得她是受害者,还有哪些是她 要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每个观点要找一个句子来支持。
试着平衡一下表格中支持和反对的观点——加上你自己的 观点,支持抑或反对。并找到文中的语句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希望通过比对后你能找到更多的要点。
人教版是这样设计的:全班讨论玛蒂尔德形象,下边几 种观点供参考(也可以提出自己另外的看法)。1.她是一个 被资产阶级虚荣心所腐蚀而导致青春丧失的悲剧形象。2.对 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戏剧性变化无能为力,只能听任摆布的 宿命者形象。3.她是一个由虚荣心导致错位,最终通过诚实 劳动找到自我的女性,是一个变得很美好很可爱的女性形象。
粤教版是这样设计的:人们对课文中玛蒂尔德的评价历来不一。你是如何看待玛蒂尔德这个人的?请结合课文内容 说说你的理由。
[1] Pam Taylor, Roger Addison and David Foster, 2010 Edexcel International GCSE,Published by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a company incorporated in England and Wales. [2] 顾黄初.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2001:122. [3] 李海林.谈谈语文教材的语文性[J].语文教学通讯, 2005(32):7-8. [4] 丁亚珍.融课后练习于教学过程探微[J].无锡教育 学院学报,1998(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