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县域中小学校现状调查分析
陕西省县域中小学校现状调查分析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又是最基础的公平。我国长期二元体制所造成的种种差异中,城乡教育发展的不 均衡直接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县域农村社区建设作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在全国各地迅速的展开。
农村的教育问题是解决我国教育问题的关键,牢牢把握陕西 县域中小学校现状是解决其根本问题的必要环节。本文就其 现状展开调查研究。
摘 要:
县域;
农村;
基础教育;
中小学校 1.陕西县域中小学校规模 本次研究选取了延安市志丹县、铜川市印台区、汉中市 勉县的各县中小学现状情况作为陕西省三个主要环境类型 (陕北、关中、陕南)的典型代表进行对比分析。
以延安市志丹县为例,县域有6所初中,其中3所学校在 校生人数不足500人,每个学校只有6-8个班级;
2所学校人 数在1000人左右,每个学校有18-20个班,1所超过2500人, 即志丹中学,达到46个班;
其中4所学校每班平均人数超过 50人,50人以下有2所学校。
以铜川市印台区为例,在其现有的8所初中里,6所乡镇 中学在校生人数不超过500人,班级数最多为12班,平均每 班均不超过50人;
而处于城区范围内的市五中、泰山中学在 校生为2455人、1173人,班级数为39班、19班,平均每班均超过60人。
对汉中市勉县而言,在调研的现有18所初中里,3所中 学学生人数超过1200人,规模相对较大,占学校数的17%;
7 所中学在校生人数不超过500人,班级数为9班以下,占学校 数的39%,学校规模偏小;
平均班额均处于55人上下,个别 学校甚至达到70人/每班,班级规模呈现饱和。
通过调查发现,各县小学平均规模大多处于100-200人 之间,学校平均规模均相对较小。平均班额均在每班30人左 右,人数较少,师生比在1:10至1:17之间。
以印台区的陈炉镇为例(如图所示),全镇共有八所小 学,其中中心小学学生数为316人,规模适中;
双碑小学和 雷家坡小学分别为为120人,149人,规模较小;
而其余五所 小学均规模过小,育寨小学仅为58人,上店小学、立地坡小 学、枣村小学、穆家庄小学甚至不足20人。通过访谈我们发 现,虽然在学校数量上满足了布点密集的需要,但是教育资 源分散导致的教育条件差、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远远不能 满足学生及家长对于良好教育条件的诉求。
综上所述,对比本次研究进行数据统计的三个地区各县 中小学的平均学校规模,我们可以看出陕西农村地区的中小 学规模表现出如下特征:
1.小学校平均规模偏小,难以达到国家相关规范的要 求;
2.中学规模比例悬殊,分布不均,产生规模过大及过小的学校,超过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
3.随地理环境类型的不同,学校规模特别是小学校规模 表现出,关中地区相对较大、陕南地区居中,而陕北地区最 小的特点。
2.陕西县域中小学校服务范围及半径 本次研究选取了铜川市印台区作为服务范围的研究对 象,对于其中小学服务范围及半径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铜川市五中覆盖全县范围,该校在校生为2455人,仅20% 为寄宿生,但问卷显示约有三至四成学生父母为子女读书而 迁至城区工作生活,在学校附近长期租住陪读。就读生中家 最远的在玉华镇,路程约为28公里。高楼河乡中心小学覆盖 整个乡域范围,该校在校生为350人,80%为寄宿生,问卷显 示其中约三成为留守儿童,就读生中家最远的在李杨沟村, 路程约为4.4公里。四兴小学覆盖四兴村及周边两个行政村 范围,该校在校生为70人,无寄宿生,就读生中家最远的在 水利村,路程约为4.8公里。
3.陕西县域中小学校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由于陕西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状况等素因的影响, 决定了铜川市印台区和延安市志丹县的中小学校从现状分 布上来看,初中教育集中在县城及主要城镇,而小学教育是 均质分布在各个乡镇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受产业 结构调整和城乡人口分布状况变化的影响,此次调查呈现以 下问题:3.1空间分布疏密不均,分布层次不清晰 以印台区为例:市五中服务一马路,北至北关桥,南到 水厂,二马路北至北关桥油库,南到新桥,覆盖人口3.8万 人;
泰山中学服务印台乡的西村、楼子村、前齐村、神武村、 等15个行政村及顺金社区(南至北关油库,北到柳湾水厂的 城镇居民),覆盖人口2万人;
而南塬小学服务王石凹镇炭 庄塔村南塬组、郭家沟组,覆盖人口仅为400余人。
可见其学校的分布并没有与人口分布的情况相适应,分 布的层次结构不清,不能充分发挥区域教育设施服务的作用。
3.2学校规模偏小,建设不配套 以印台区为例:目前,印台区小学校平均规模262人, 其中100人以下的学校12所,占小学校数的36.36%;
教学点 校均规模17人,每个教学点平均学生数7.3人。九年一贯制 学校校均规模547人;
初中校均规模740人,其中300人以下 的学校2所,占初中学校数25%,400-500人学校4所,占初中 学校数50%。
部分校舍条件差,缺乏教学设备与生活设施,不能满足 现代化教育设施的要求,未达到规模化和集约化办学的目标。
3.3生源分配不合理,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 城区中小学校普遍存在有校园占地面积小,生均校舍面 积与国家规定标准差距较大,大班额现象严重。如印台区的 市五中、泰山中学生均用地面积分别为7.09㎡、11.37㎡, 生均建筑面积分别为5.01㎡、6.54㎡,师生比分别为1:19.64、1:16.76,平均班额分别为63、62人/班。学校发展不均衡, 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择校现象较为突出。
4.总结 本文对陕西县域中小学的调研情况作了详细的陈述,分 析了陕西县域空间计划存在的具体问题。对农村中小学布局 调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随着城乡统筹建设的脚步,农 村中小学校的布局也在不断的调整和适应中,目前农村中小 学布局调整已经进入到慎重反思的阶段;
其次对陕西县域中 小学校的现状情况进行阐述分析,并对其进行实地走访调 研;
通过访谈、问卷、观察等形式的了解,发现陕西县域中 小学校空间计划存在空间分布疏密不均、层次不合理,学校 规模偏小、建设不配套,生源分布不合理、优质资源相对不 足等客观问题。
参考文献 专著书籍: [1] 张宗尧,李志民.中小学建筑设计[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22. [2] 李志民.建筑计划[M].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 筑设计与理论研究所,2008:5-30. [3] 田慧生.教学环境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6:
32-38 [4] (日)细谷俊夫著,雷通群译.教育环境学[M]. 商务印书馆,1983:21-25.期刊杂志: [5] 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农村边远地 区山区中小学生上学远问题的有关事项的通知[J],基础 教育,2006(6). [6] 刘欣.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寄宿制学校建设[J]. 教育与经济,2006(1). [7] 李贵安,王跃生,杨林立.陕西省农村寄宿制小 学基本现状调查[J].陕西教育,2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