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小学科学课闪动着探究的灵光
让农村小学科学课闪动着探究的灵光 探究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小学科学课的主力点,应该贯穿 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而中国的人口极大多数在农村 , 农村小学的科学学科更是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 育”的重要任务。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强调“科 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 式”,因此,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必须让全体学生参与以探究 为目的的研究性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去获取知识,去 发展能力,去建立科学自然观,去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摘 要:
探究 情境 研讨 延伸 获得 小学科学这门学科,其根本的特征是表达了一种探究精 神,它也是科学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所谓探究,从其字面理 解就是探索和研究。在科学课中学生要学会主动探索,活动 中的主体是学生,探索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之,由表及里 反复试验的过城。因此探究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实验课的主力 点,应该贯穿于实验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 究为核心”,“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告诉我 们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农村小学生学习科学 的主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像科学家那样 探究未知的事物,使儿童“经历探索过程”。也就是应该让 学生在一定程度的亲自“探究”的基础上,学习掌握一些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去探索、认识事物,从 而自行获得知识,应用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受 到科学自然观等思想教育。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不会限 于个别的物体和孤立的自然现象,也不会限于能够接触到的 东西,学生的视线方可穿破坚固的“围城”,学生的思维才 能冲出定势的禁锢,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才能表露出来,并 得以完善,因此,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必须创设探究的情 境,加强学生自行探究过程,立足探究后的研讨与课外延伸, 从研讨中“获得”。让农村小学科学课闪动着“探究”的灵 光。
一、创设情境是探究的前提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对于 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 教育资源为学生创设具有激发活力的情境。我在备课时,在 基本不改变教材的编排意图的同时,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 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或内容为素材,大胆合理的猜想、竞 争激烈的比赛等创设各种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诱 发学生发现并提出相关的科学问题,给学生注入寻求知识, 探索真理的精神力量。
例如我在讲《分离盐与水的方法》导入片段。故事导 入:在清朝年间,有一支船队从浙江出发要到西洋远航,可 到他们离目的地还有五、六天的时候,船上断水了。你想为 他们排忧解难吗?故事情节导入,课堂内顿时沸腾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达 到了最佳状态,这是学生的感觉不是在上课,而是在为人排 忧解难,因此学生的探究欲望会大大提升。
二、给予自行探索的空间是探究的关键 爱因斯坦把科学定义为“一种探求意义(概念)的经历”。
“经历”两字强调了科学是一种实践过程,一种创造的过程。
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学习像科学家那样,探究自然界的实际 事物,把“探求意义”的本领教给学生,这是我们农村科学 教学的真谛所在,因为科学教学总是让学生正确运用他们的 感觉和知觉.组织和运用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使学生获 得正确的、具体的直观材料.同时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各 自去研究这些材料,自由地创造性地支配这些材料,并运用 自己的创造想象和思维,从中找出事物的因果关系,认识和 掌握客观规律。学生的探究过程与科学家“探索未知”的过 程虽然不尽相同,但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或相对性,对成人 来说虽是“已知”的结果,对儿童来说仍属前所未有的,是 创新的成果。因此,在成人看来是可笑的、幼稚的“探究结 果”,儿童却觉得十分惊奇,很了不起,这种惊奇是促使儿 童加速进行研究的一种刺激。如教学《水的蒸发和沸腾》一 课,在探究“水蒸发要什么条件”这个问题前,我采取分组 实验法给学生先创设一个情境:“给每个实验小组两支温度 表,表上指示当时室内温度,两支温度表读数相同,然后让 学生用一支温度裹测出比室温略低的一杯水的温度。”紧接着要求学生估计把这支刚刚量水温的温度表提出水面,温度 表上温度读数会有什么变化?并且让学生用实验来验证自己 的假设是否正确。当学生发现温度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 了,非常惊奇,不由自主地议论起来,急于要了解这是怎么 一回事。我就抓住时机地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分析、 寻找原因,诱使大家反复实验,直至得出水蒸发要吸热这个 结论。蒸发是常见的现象,但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要吸热 是看不见的,只有通过儿童的探究过程的实践,把直接看不 见的过程和条件揭示出来,使学生获得知识,促其创新能力 的发展。自由探究的过程实际就是让学生“卷入”科学发现 的过程。那么,如何让学生自由探究呢?其关键取决于教师 是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其实,这种自由探究是 建立在教师精心设计、安排之中的,即教师的作用完全“潜 伏”在学生自由探究的材料准备和分发过程中,但又明显地 表现为让学生“自己独立进行”,自己创造性地探究出科学 结论。例如:教学《水的压力和浮力》一课时,我给学生准 备了两组有结构的材料:一组是若干上浮和下沉的材料;
另 一组是橡皮筋、弹簧秤等材料。学生通过上浮和下沉的材料 感知认识到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进而研 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时,教师 提供“弹簧秤、橡皮筋”等材料,这种依次发给学生材料让 学生自由探究,无形之中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兰本 达教授在《小学科学教育:探究——研讨教学法》中指出:“教师在开始上课时提供给孩于们的材料,必须经过仔细选 择,使之适应下列情况:既要简单,能为每个孩子开辟一条 有趣的探究之路;
又要丰富,让孩子们有可能通过多种多样 的学习路子去探究,在关键时刻补充的材料是为了激发孩子 们的进一步活动,促使他们进一步思考和为试验提供方便”。
可见,学生的“自由”探究过程中的自由是相对于学生创造 性地支配材料、运用想象和思维而言的,是在教师设置的范 围却又不受教师摆布的“自由探究”,以此达到学生更深地 卷入和产生感情,为“研讨”打下基础。
三、集中研讨是探究的归宿 兰本达教授说:“集体研讨的力量在于语言和思维的相 互作用,它使孩子们从学习的‘此岸’(用材料作业之后)达 到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解释现象的‘彼岸’。在这一 点上,集中研讨成了从经历中探究意义、寻求结构的探究。
它推动学习者沿着概念箭头前进”。美国博士尤金·特霄诺 对下面两种情况进行比较:一是探究后立即进行研讨,一是 探究后不进行研讨。研究结果表明:前者概念水平的发展达 到更高层次,研讨使认识深化。因此,可以说,集中研讨认 识是科学教学的归宿。探究之后组织学生认真钻研,共同探 讨,这种研讨不是盲目的,是以探究过程为基础,有目的、 有针对性地对探究的问题进行研讨。在教学中,我常采取分 组研讨与全班研讨相结合的方法,即先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 行,再由各实验小组汇报研讨结果,然后教师帮助集中全班研讨的“信息”。如教学《电磁铁》一课时,学生在学习之 前已研讨磁铁的性质,因此,研究电磁性的性质有一定的基 础。但在讨论“同是钉子帽或针尖那端,是不是具有相同的 磁极?这是怎么回事?……用什么办法可以加大电磁铁的磁 力?”等问题时,各实验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却不尽相同。
有的小组认为“磁极不同的原因是导线缠绕的方向不同”, 有的小组则认为是“连接电池的正负极不同”。磁力的大小 与什么因素有关也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结论:一种结论是“磁 力的大小与电池的节数多少有关(电流大小)”,一种结论是 “磁力的大小与导线匝数的多少有关”。此时,我没有过早 地“表态”,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每个小组的不同结论再一次 实验。结果,认为“磁极不同与线圈缠绕方向不同有关”的 小组也得出了“又与连接电池的正负极不同有关”的结论。
此时,我才说明:与线圈缠绕方向不同和与连接电池的正负 极不同实际就是与电流的方向不同有关。同时,每个实验小 组认识到:“磁力的大小不仅与电流的大小有关,而且与线 圈的匝数有关。”这样,形成了从“小组实验讨论——集体 汇报获得信息——小组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这样一个研 讨模式,使研讨的结论得到完善,从而获得了科学知识,掌 握了学习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度,让 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课堂外延伸是探究的提高 学无止境,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毕竟有限。一节课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生学习的结束,要使科学可有延伸力,就 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还想去探究课堂中遗留下来的“未知数” 而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利用一点激励措施,如颁发“小小发 明奖”创设“异想天开”等栏目,那效果更好。
如《溶解》单元中《怎样加快溶解》一课的实验后,学 生在家里自己找到了糖块等代替费照,筷子、茶杯分别代替 玻璃棒、烧杯继续进行拓展实验。第二天,班里又多内容了, 学习星又多挂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越来越强了。
农村小学的科学课应该是学生喜欢的课堂,这就要求我 们设计多种组织与引导方式,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 多变性和复杂性特点,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中不断激发出创新思维的火 花。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为 一名农村小学科学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悉心地引导学 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尽可能地让学生展开探究的翅膀,让 学生自行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运用探究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发 展、创造,以适应未来终身学习的需要,获得可持续发展的 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