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区经营城市情况的调查与思考_

加改革步伐做好经营城市文章

──对我区经营城市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经营城市的理念来推进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城市政府的共识。只有变过去单纯由政府投资建设城市为经营城市,建立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机制,才能使城市在经营中增值、发展和振兴。近年来,我区在经营城市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城市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必须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真正实现对城市的有效经营。一、经营城市现状和存在问题

近两年市政府将一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交给****区,对推动全区城建事业的发展是好机会,但同时也给城建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筹措城建资金。*****年,我区先后承担了*****两条主干道7.4千米的修建或改造任务,预算投资为3447.2万元。市政府承诺每年贴息300万元,建设资金要由我区筹措。而目前我区财政是吃饭财政,每年财政收入只能维持党政机关及相关事业单位的正常经费开支,根本无力筹措巨额资金承担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今年虽经努力向银行争取到了两条道路的建设资金,面临很大还本压力。为此我区将所辖的转城村的旧村改造作为生财之道。目前我区有23个转城村,且都处于城市中心区,目前完成改造的有4个,正在改造中的(包括开始施拆的)2个,已列入改造规划的4个,不有7个村正在筹划改造。按原有运作模式,基本上由各开发商同各村协商进行开发,并直接通过市有关部门办理各种审批手续,其有利点在于不需政府出资并承担经营风险,而且改善了城市环境。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一是开发商私下运作、拆迁补偿暗箱操作的情况越来越突出,导致拆迁补偿标准不断变化,政府难以调控管理,且直接影响到其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水平。二是由于缺乏规范化管理,政府相应的主导作用不突出,拆迁中的矛盾日渐增多,已直接影响社会稳定,政府在很大程度上被动性工作,迫不得已处理拆迁矛盾,并且难度较大。三是我区不能借旧改筹措资金,相反却随市政设施日渐不足带来的压力。

二、对策与建议

面对我区经营城市过程中遇到的城建资金少,来源少等突出问题,只有大力改革经营城市方法、体制等,努力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城养城,流动发展的新路。

(一)转变观念,以经营求持续发展。

经营城市,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政府直接投入功能的日渐弱化,管理功能的日渐增强,市场经济的日益发达,决定了城市建设必须走向市场化。城市本来就是由“金子”推起来的,庞大的城市实物形态资金本身就是一座金矿,迫切需要开采、经营,以更多地转化为价值形态和货币形态,从而形成城市建设投入──转化──再投入的良性循环的新机构。因此,把市场经济中的经营意识、经营机构、经营主体、经营方式等多种要素引入城市建设,利用市场机构建立城市建设的多元投资体系,改变投资主体单一化,打破城市建设内政府包揽的格局,面向市场,像经营企业那样经营好城市,以业主管理的身份将城市的三大资本推向市场,流动经营,以达到为城市发展提供资金的目的,促进和加快城市发展的步伐。

(二)理顺管理体制,增强经营城市效益。

当前,由于我区是城市中心区这一特点,且受利益驱使等原因,在很多方面与市存在职能交叉现象,我区经营城市具体运作中亦有大量体现:城市基础设施中供水、供电、供势、公交等由市统一管理;在旧城区改造中我区大部分土地由市组织实施,拍卖收益上交市财政,再由市财政划拨区里等等。这样一方面减少了我区经营城市的收益,降低了积极性;另外一方面也使得我区在经营城市时受市里制约太多,协调困难,而降低经营效率。为此,我区应积极努力,将应由我区直接管理的基础设施及管理权从市里收回。通过项目建设树立自身形象。将市里交给我区的城建工作千方百计干好,如目前进行的河北大街拓宽改造及服务里改造,占领我区的一席之地。另外,市区职能关系不一定先从机制上理顺,而应从具体工作上理顺,先体现出理顺的效果,让市里认识到把哪些实权下放到区里才合理,就会促进理顺的过程。同时,尽快制定理顺体制的方案,增强可操作性。

我区城建系统各单位人多事少,城市建设资金被白白吃掉,也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益,急需改革。长期以来,我区城建单位接收了大量的人员,如何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是新的课题。要解决这一课题,就应采取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等多种形式加以改革,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目前,我区环卫等市政已进行了初步探索,环卫局对道路清扫保洁权、公厕保洁权实行内部公开招标,市政工程局将内部划分为市政管理处、市政维修处、市政工程处,实现了管干分离,事企分离,充分调动了各方积极性。

(三)运用营手段,为城市建设筹措资金。

1、组成城乡建设公司,拓宽思路,谋划旧城改造。

>针对前期旧村改造中的问题,我区组成了综合开发办。在此基础上,应成立城乡建设公司,具体配合区开发办,运作具体旧改项目,即通过政府手段抓旧改规划、抓拆迁,通过企业手段筹集项目运作前期启动资金,并具体组织实施拆迁、安置房建设,只要运用成功一个项目,即现流动发展。拆迁后的土地按照新的土地出让办法,进行出让,收回资金专户存储,专款用于城市设施建设。其好处有如下几点:一是有利于推动市政、房管物业等事业发展,改造小区内的市政配套设施,自己建设,有钱可赚,推动了市政企业化改革进程,房屋确权、交易等区房管局统一办理,增加了地方收入,物业统一规划、建设,为下步规范管理打基础,减少了社会性矛盾;二是自身项目开发建设增加了税收;三是自身运作,统一规范拆迁行为,减少矛盾,有利于协高解决开发企业同村集体利益平衡;四是自身运作,土地出让金“取之有理”,可进入地方专。如此运作,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费力无利”现状。有为有位,才能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创造性的解决好目前城建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同时,对部分不适宜继续在城市中心区经营的区属(包括镇、街)企业,也可由区综合开发办运作,实行土地置换,既解决了老企业发展空间问题,又可使土地增加收益。

2、盘活存量资产,扩充城市建设资金来源。

经过长期积累,城市建设已逐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庭,管好这部分资产,使其既能更好的发挥城市功能作用,又为城市建设的再创造、再积累做出贡献,更是非常经济现实的问题。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综合运用土地资本,出让土地使用权,把土地开发与市政设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利用土地出让金推进市政建设;拍卖公厕保洁权,拍卖道路、桥梁命名权等方式,通过竞争转让部分市政设施的经营权,变死钱为活钱,是城市建设一个巨大的投资增长点。

3、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推进改革,实行资本运营。

据统计,城建系统现有各类固定资产3367.5283万元,由于原体制及要制等原因,资产的利用率很低,如何通过资本运营、充分发挥现有资产的作用,实现资产增值,流动发展,是积累城建资金的一个重要渠道。首先必须大胆进行政策,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建管分开,通过体制改革,发挥市场机制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即将城建部门中的环卫、园林、市政等尽快改制为公司,将现有管理性资产转化为经营性资产,将国有事业单位转为有限公司。企业的改制有利于实现人才的市场化配置,从根本上解决人浮于事,有钱吃饭,无钱建设的问题。其次,将目前造财政拨款维护管理的市政设施,逐步推向市场,既有利于提高管护水平,又可减少或降低管理费用。再次,利用现有资产,积极开展多方位经营,开辟新的经营空间,增加收入。目前城建任务重,有米下锅,是推进事业单位企业化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