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新闻传播的现状思考与影响论文(共3篇)
新媒体新闻传播的现状思考与影响论文(共3篇) 第1篇:浅析微博等新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及融合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以 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信息传播媒介异军突起,为人们提供了 一个崭新的传递信息和发布新闻的平台,直接影响了新闻传播的方式。人们开始 习惯从这些新媒体上获得并发布新闻、信息,并及时和网友进行交流沟通。新兴 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日渐增强并得到快速的普及,现已成为大众获得新闻信息 的重要渠道之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和冲击显而易见。一、新媒体信息发布的快捷性及时效性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在新闻传播时具有时效性、快捷性的特点。与 传统媒体受到出版周期或播放编辑周期的限制、常态化发布不同,新媒体具有动 态发布的特点,在发布信息时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 机或者电脑发布信息、评论或上传照片和视频。尤其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新闻现场, 事件亲身目击者甚至是亲身经历者可以通过新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事件的发生 和进展,时时、迅速的把最新的信息传播出去,其新闻发布速度远远超过传统媒 体在事件发生后组织人员前往事件现场再进行取材和报道。
二、新媒体新闻发布者的普遍性和大众性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也被称为自媒体,有着庞大的用户数量及群众 基础,具有普遍性、大众性的特点。手机、电脑等各种电子设备的普及,使越来 越多的人参与到新闻的制作、分享、讨论和传播过程中来,成为新闻的传播者。
当新闻发生时,通过微博,每个人都可以拿起身边的手机、相机去拍摄身边的新 闻现场,编辑后上传至网络分享自己看到的情况,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制作人 和发布者,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已经逐渐淡化,人们不再只是信息的接收者, 新闻事件发生时现场的普通大众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 参与到新闻传播之中报道新闻事件,新闻随即通过大众的转发得到迅速的扩散和 传播,这种以大众为依托的新媒体传播渠道甚至更加推动受众去寻找新闻的真相, 影响着传统新闻媒体并获得比传统媒体报道更高的关注,极具社会影响力。
三、新媒体新闻传播角度的自由性和开放性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新闻传播上更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传统 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大都经过精心的取材、编辑和制作筛选后通过审核并进行 发布。而在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上,人人都具有新闻的发布权和评论权,通过 申请平台账号,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普通大众掌握了新闻的自由,可按照 自己的态度和看法自主的编辑新闻内容,通过简单快捷的方式发布新闻,并且把 新闻表达的更加个性化,口语化,富有人情味,这也使通过新媒体发布的新闻更 加草根化、接地气,更符合大众的阅读需求,从而更好的引起受众共鸣。新媒体 的开放性表现在人们也可以通过新媒体渠道对新闻事件发布不同角度的意见和 观点,甚至是不同于主流媒体的意见,并展开想法的碰撞和辩论。
四、新媒体新闻传播的群众参与性 新媒体在新闻传播时群众的互动性强,参与性更高。传统媒体的新闻 传播通常都是通过媒体到受众的路径传递信息的,而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新闻 发布人在传播信息的同时还可以与粉丝直接就信息内容交流互动沟通,博主还可 以通过再次评价或直接发布转发出有价值的粉丝评论。大众可通过对新闻的评论 更好地发表个人意见或亲身感悟。新媒体使新闻传播链条变得简单,缩短了传播 过程中获得反馈所需的时间,交流更加及时,这大大提高了群众的参与性,从而 达到了信息传播从媒体到受众再到媒体的双向交流的理想传播效果。得以让更多 的普通民众发声,在新闻知情权的同时还赋予了民众新闻参与权,民众的声音通 过新媒体传播方式得到前所未有的表达,新闻也因此获得更多人的关注,更具社 会影响力。
五、新媒体传播新闻内容的概括性 微博有发布每条信息不超过140字的字数限制,这就决定了通过微博 这类新媒体传播新闻时信息内容的概括性,必须要简短概括,用一句话或者一段 文字来简明生动的传递身边的新鲜事和自己的看法评论。虽然因为140字的字数 限制可能在一条信息中只能传达片段的,有限的信息,不具有传统媒体传播新闻 的具体性和系统性,但是这种简略的文字表达可能会更符合大多数民众浅阅读的 特点,在繁忙的生活中,相较于传统媒体系统、完整的长篇幅新闻报道,人们更 习惯于花费短暂的时间和经历,通过简略概括的表达了解每天发生的新闻。微博 还可以利用自己时效性上的优势,随着新闻的进展,滚动发布微博对事件进行追 踪报道,从而达到新闻传播的完整性。六、新媒体新闻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新媒体在新闻传播方式上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方 式相对比较单一:纸质媒体主要利用文字和图片的方式进行新闻传播,广播媒体 主要通过音频音的方式进行新闻传播,电视媒体主要是通过视频画面进行新闻传 播,而通过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网络平台,新闻发布者可以集文字、图片、音 频、视频等多种传播方式于一体,以多媒体的方式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新闻传 播。这种多样性的新闻传播方式,更加吸引受众,也大大提升了受众接受新闻的 信息质量和新闻的现场感。
传播技术、传播方式在不断的发展和改变,比较于传统媒体来说,新 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现阶段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有一天也会和报纸、广播、 电视等媒体一样成为传统媒体。虽然现阶段新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媒体带来了冲 击和影响,但是并不能替代传统媒体丰富的资源、功能性、认知度、公信权威性 和专业性等独有的优势。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一直是相生相伴的状态,共同前进和 发展。两者只要通过良好的融合就可以达到更好的新闻传播能力及效果,从而有 效提升舆论引导力。在社交平台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许多传统媒体的 选择,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平台,扩大传统媒体的舆论影响,利用自己具有专业的 采编团队编辑可以进行新闻现场的深度采访以及对新闻事件进行独家深入报道 的优势,扩大自己的影响,得到新媒体广大受众群体的关注。在突发事件的报道 中传统媒体可以采用新媒体平台上网友的第一手视频和图像来补充报道的内容,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新闻传播内容上互相借鉴,得以更好的展现事件发生时的真 实情况。还可以通过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模式,和受众进行互动,及时了解受 众对新闻的看法和意见,以及受众对新闻传播节目的需求,进行改进并开展更加 深度的报道得以更好的传播资讯,提升新闻品质和社会影响力。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虽然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冲击和影响,但新媒体 需要传统媒体的经验资源和专业度、公信力,传统媒体需要新媒体第一手的新闻 素材和传播平台,只要通过科学的媒介融合,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和谐共生。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都将会不断壮大,新闻将会实现多媒体立体化的传播,新闻品 质也将得到提升。
作者:田雨霖 第2篇: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冲击及影响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传统新闻媒介如报纸、广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 新闻媒介传播形式日臻成熟,设备设施、人才储备等都十分完善。随着信息技术 的发展,媒介也日新月异,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用户能够随时在自媒体上进行新 闻发布,此类新闻通常是用户自身经历的第一手材料,切实体现了自媒体平台的 快捷性。自媒体是一类新兴的平台,其具备多功能的特点,保证新闻内容的丰富 性和时效性,为人们提供了全面真实的新闻内容。这样的大环境下,需重点推动 自媒体平台的新闻传播和传统新闻传播之间的整合,保证总体新闻媒体的健康稳 定发展。
一、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冲击及影响分析 (一)对新闻内容产生的冲击及影响 传统媒体新闻传播比较封闭,新闻受众得到的新闻内容很多是通过挑 选的,且需在特殊的限制条件下方能发布。自媒体则处在开放的大环境中,新闻 材料比较开放,新闻内容范畴比较广泛。自媒体新闻的开放性特点,反映在新闻 制作的诸多内容上。新闻内容选择、新闻采访、新闻撰写和新闻制作的所有步骤 当中,自媒体的特点对传统新闻的制作和新闻内容均产生冲击。自媒体平台因为 人们的参与,必定会有非常大的影响。新闻传播和自媒体彼此整合,具备非常多 的受众,因为,自媒体新闻内容和社会大众相联系,内容更容易被接受,满足受 众的需求,具备代表性,还能够获得大众的共鸣。此外,这类新闻内容与舆论导 向相吻合,为受众提供较多机会,同样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传统媒体 存在的问题,必定会造成很多状况下,无法第一时间实行新闻采访。但自媒体平 台的社会大众可以提供很多现场新闻。若传统媒体能够有效借助自媒体新闻素材, 必定会很大程度提升新闻的价值。不管是对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新颖性以及 广泛性等等,在自媒体平台的快速传播下,必定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形成很大 的冲击。
(二)对新闻传播对象产生的冲击及影响 伴随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交软件的快速传播,传统新闻传播模式 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及影响,最大的变化是新闻传播对象和新闻传播方的自身角色。
传统新闻传播模式主要是在筛查之后借助广播和电视的模式进行新闻传播的,或 者借助民间的口口相传进行传播。可是,当前的新闻传播方已经不只是传统的传 播方,其能够使新闻受众作为自媒体用户的状况下,同样能够成为新闻内容的传 播方。在相同的新闻当中,新闻内容的传播者也能够作为自媒体用户。自媒体平台能够使新闻传播方和新闻的受眾更加融洽,切实消除了传统新闻传播方和新闻 受众彼此的限制,使新闻传播范畴变得更广阔,提升了总体新闻传播的速度和社 会影响力。不仅是新闻传播者,同样是新闻受众,可以切实对总体新闻内容的真 实性和新闻的传播速度进行监督,还能够提升总体新闻内容的深度。
(三)对社会舆论产生的冲击及影响 在相对闭塞的条件下,新闻传播重点借助传统传播模式,新闻受众单 一的接受新闻内容。若受众对新闻的素材和内容存在意见和建议的情况下,也缺 少媒体平台对自己的看法进行发表和讨论。此外,主流新闻媒体的传播需以保证 社会稳定为前提,需符合社会大局观。因此,新闻受众仅可以收到主流新闻思想, 根本无法获得别的新闻思想或者新闻言论。若出现相对恶劣的新闻素材,传统媒 体新闻传播模式通常会应用不传播的方法,新闻受众仅能够听到社会的好事,对 出现的恶性新闻或是潜藏的危险均不能听到。因此,一些学者提出传统新闻传播 模式属于新闻自由传播的垄断者,若新闻传播方不愿新闻对外传播,则新闻受众 根本无法了解实际的新闻内容。此类问题对社会大众的新闻知情权和参与权产生 了很大的限制,且使新闻受众产生很大的厌烦思想。伴随自媒体平台的出现和广 泛应用,此类新闻垄断式的传播模式将不复存在。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受众彼此的 定义相对模糊,还会出现角色互换的情况,社会舆论变得越来越自由,新闻受众 能够听到看到和传统新闻不同的新闻内容,并在自媒体发表自身的看法。其一方 面增加了新闻内容,另一方面提升了新闻内容包含的范畴,且为所有新闻受众提 供了参与的机会。受众一方面能够增加内容,另一方面也能够对新闻品质进行监 督,针对新闻内容实行更正。受众能够对多样性的新闻进行讨论,进而促使所有 受众均具备一定的责任感。另外,因为许多社会大众的重视,将许多小新闻放大, 充分发挥了新闻监督的功能。
二、使自媒体和传统新闻传播有效融合的对策 (一)把先进的技术和方式应用到新闻传播当中 自媒体平台的应用并不只是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冲击,同样是一个机会。
新闻传播可以满足时代和科技的进步,把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和传播方法应用到 传播当中。第一,需保证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大量运用先进的科技,比如, 互联网技术或是无线电技术。并科学应用互联网的传播方式,针对新闻内容实行 多样化的传播。针对新式的新闻传播方式,比如,应用社交软件或是短视频的传 播模式。微博和微信等新式社交软件在社会大众中的运用更多,产生的影响更大。实行媒体新闻传播的时候,能够合理应用此类传播模式,建立微博和微信的账号, 在公共账号上建立对应的特色专栏。同样能够和微博名人进行联系或是彼此合作, 借助其影响力对新闻进行更高效的传播。一方面能够保证新闻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另一方面能够使社会大众更易接收,产生的影响范畴就会越来越大。
(二)大力培养具备新媒体素质的专业人才 不管是传统新闻的传播方式,或者自媒体平台的新闻传播方式,均需 具备高专业水平的技术队伍。一支具备团结精神的队伍需要很多高素质的人才, 在自媒体的发展过程中,高素质人才变得格外关键。特别是在科技大量应用的时 候,针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第一,新闻的传播者,需熟练掌握 高科技;
第二,新闻传播者需掌握新闻受众和用户的爱好,使其通过乐于接受的 新闻传播模式实行新闻的高效快速传播。其中,最关键的是,作为新闻传播者, 更需要具有时代的敏感性和新闻市场的敏感性。传播者需强化自主学习和专业技 术的提升。在实行对应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的时候,新闻传播者需掌握本身的优 点和缺点,提升本身的专业水平,进而更高效地为新闻受众提供新闻内容。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自媒体对传统新闻传播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可同样促 使传统新闻传播进行了创新和完善。此外,网络时代的来临必定会导致新闻传播 出现改变。如果新闻传播可以把影响当成创新的机会,通过网络的力量把自媒体 添加到传统新闻传播当中,必定会使媒体新闻传播更加快捷高效。
作者:赵卫祥 第3篇:北京地区网络媒体新闻传播现状与思考 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 长期以来是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战略高地。北京汇集了全国40%左右的出版社, 20%左右的期刊社,10%左右的报社,综合实力遥遥领先其他省市。与此同时, 拥有1700万网民的北京也是中国互联网起源、发展、转型的核心地区。1994年在 北京中关村中国完成了互联网的全功能接入,正式拉开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序幕;
世纪之交,北京诞生了三大门户网站的两家——新浪和搜狐,网络媒体兴起,随 后百度搜索引擎在北京诞生,一举改写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的传统媒体格局, 开启了轰轰烈烈的“门户时代”;
社交媒体阶段,2009年新浪微博开社交媒体先河, 掀起网络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的高潮。现状:我国网络媒体发展最快的地区 北京是全国网络媒体最集中的地区,除了多个门户网站的新闻资讯服 务外,还有诸多中央、市属主流媒体开办的新媒体平台。PC端方面,据中国互 联网数据平台(CNIDP)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国商业类新闻网站访问量前 5名里有3家北京属地网站;
移动客户端方面,2015年新闻类APP排行前10名中有 8个来自北京的互联网企业。
与国内其他省市相比,北京市的市属报纸媒体的媒体融合尝试启动得 较早,近年来更是纷纷正式设立和重组新媒体部门,改造采编流程,围绕一站两 微一端思路重点发力。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成立新媒体发展中心,开展了京报网改 造工程,其打造成集信息聚集、展示和用戶管理服务互动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综合 性平台。在此基础上,配合两微一端等渠道,形成“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 传播”的信息采集加工传播模式。集团重点打造“北京日报官方微博”和“北京晚报 官方微博”、“北京日报官方微信”和“长安街知事”微信号,已经形成一定影响力。
新京报社设立了由社长任组长的“新媒体发展战略领导小组”,全面实施“全员新 媒体”战略,遵循“数字优先、网络第一”的原则,以新媒体部门的突围带动整个 报社向新媒体转型。全体采编人员不定时地向新京报新媒体提供内容产品,全天 候采集发布新闻及热点。北京青年报社则以微信朋友圈为切入点,在产品上进行 差异化布局包,开办了旨在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的“团结湖参考”。
在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商业网站方面,北京除传统门户网站继 续发挥强势作用外,还出现了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新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模 式。这种模式完全颠覆了传统媒体、门户网站由媒体主导的传播方式,而基于数 据挖掘向受众用户精准推送信息,获得了极大成功。
问题:网络意识形态斗争艰巨复杂 北京承载了全国最大规模的意识形态传播平台。截至2015年,北京拥 有123家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持证机构,约占全国五分之一,占据了全国60%以 上的网络视频访问量。2015年上半年全国新闻网站访问量前10名里有7家北京属 地网站;
移动客户端方面,2015年新闻类APP排行前10名中有8个来自北京的互 联网企业。2015年北京的论坛、贴吧等社交媒体平台占据全国论坛总流量的接近 一半。此外,北京市的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方面敢为人先,全市所有报纸、杂志、 广播、电视均完成了“一站两微一端”的搭建,通过深度交流和多元服务来提升用户黏性。
目前,北京地区拥有93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含中央和部委所 属单位),占全国总量的近40%。此外,北京地区共有5175万个新浪微博认证账 号,近3500个微信公众号/订阅号;
在活跃用户数排名前10的新闻客户端中,有8 家在北京运营。根据CNIDP和相关数据,北京这些新老媒体平台的信息内容覆盖 了全国近50%网民。网民在阅读新闻的同时,也积极参与信息的传播、评论,实 现了社交媒体时代的强互动性,进一步放大了意识形态传播效应。根据人民网的 数据,2015年上半年北京出现了35起重大舆情事件,如北京近13年最强沙尘暴话 题、史上最严控烟令实施话题、人大代表挖塌北京地下室事件、鸟巢豪车隧道飙 车案等舆情热度非常高,北京成为全国热门的舆论场之一。由此可见,北京已经 成为全国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
建议:构建现代网络传播体系,提升北京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4月19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 话中,首先指出要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和反映民意的作用,为 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北京作为首都和中国的 “网都”,更要以最高和最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强 舆论宣传平台和渠道建设,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 合发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 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
1.推动媒体融合加快发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在传播创新方面,应加速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 台和运营商的深度融合,针对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网上斗争新战场的动向,及时 调整战略中心。要统筹主流媒体、商业媒体、政务媒体、自媒体适应新趋势。推 进网上阵地规划建设,积极布局、突出重点、注重特色。探索市属传统媒体和新 媒体媒介资源、生产应素有效融合,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 共享融通,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形成包括网上政务发布、市属媒体公众号、社会 网站、自媒体以及名人微博、草根微博在内的宣传矩阵。打造全媒体采编一体化 平台,以“中央厨房”式生产,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 生成、多屏传播、同屏共振,努力实现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做大做强 主流思想舆论阵地。2.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繁荣健康网络文化 应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充分发挥北京的全国文化中心的 引领带动作用,当好网络内容建设和网络文化繁荣发展的排头兵。正确处理好“一 元统领”与“多样共生”的关系,努力建设导向正确、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北京 特色网络文化。正确处理“市场驱动”与“政府引导”的关系,努力为北京营造网络 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正确处理好“专业生产”与“群众创作”的关系,努力提升北 京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
3.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凝聚放大健康理性社会共识 在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升议题设置的能力和 水平。掌握新闻传播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把内容变成产 品,把受众变成用户,对接网民心理需求。适应当前互联网分众化、差异化传播 趋势,善于用鲜活的故事阐释生动的主题,用网民视角展现宏大叙事,用网民喜 闻乐见的方式,增强传播的互动性、贴近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强对重大经济 社会改革措施、重大公共活动等的报道策划,做好传播效果的预判、评估,因势 设题、主动发声、顺势引导,提高舆论引导的“时、度、效”。
作者:尚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