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 一、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存在认知片 面性趋向 经过长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思想培育,大学生已经形 成了一定的认知基础。然而,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政 治信仰迷失、理想信念模糊、团结协作能力差、社会责任感 缺乏等情况。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在改革开放 后的时代浪潮中受到了多样观念的碰撞,认知尚未形成完备 体系就遭遇瓶颈。在大众媒体导向不明、校园“软文化”缺 失的耳濡目染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形成了 片面性的偏差。面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外来意识地强制性灌 输,处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第三世界的我国,显现出一些“起 跑线”上的弱势。在美国中央情报局针对中国专门推出的诫 令中提到:“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电影、 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我 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 “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 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 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③一些大学生,经受 不住西方腐朽文化的诱惑,开始出现对马克思主义的动摇情 绪。二、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脱节的趋向 自小学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课程以来,我国在人才的培养上长期注重德育教育。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学习,当代 大学生已有了一定理论基础,大多数学生主体较为认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进行不同程度的积极内化。但在实践方 面,却难以实现知行统一、步调一致的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建设工作。一方面,高校的价值观教育存在脱离 生活的倾向,没有解决好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亲身感知的困 惑和社会问题反映出的缺陷等突出问题;
另一方面,青年学 生中社会实践活动出现形式主义,仅以小部分的学生干部为 主体,进行热闹的“秀场”活动,忽视大学生社会实践真正 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降低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内涵和质量, 也深深挫伤了一部分青年学生的积极性。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转型过渡期,多元价值观冲击 以往我国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导向,结构比较整齐单一, 个性化不足,创新性差。尤其受政治意识和阶级意识的影响,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易导向为“强制给予”的单向教育。
使得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必运用创造性思维,而只 需运用重复性思维按照特定意识形态所提供的思维框架和 行为模式来思考和行动就行”。④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日 益呈现出多样化和开放性的特点,文化生产及传播条件扩展, 大学生在接受价值观导向中,存在比较与选择。加之当今时 代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多样价值观冲击力强,随着全球一 体化进程的加速,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动频繁,一极格局逐步向多级格局转变。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 多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特点,构成了大学生价值观的活跃性 与碰撞性。
(二)价值观导向偏颇,学校、家庭、社会共识脱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由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理论宣 传上的吸引力不足,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刺激―――反应” 的复合模式滞后。高校教育中存在一定偏颇,并且针对家庭、 社会,学校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正确导向, 没有进行有力的支持、维护和巩固,妨碍了大学生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整体合力的形成。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片面的注 重子女智育的发展情况而轻视甚至忽视德育人格,对于今后 子女就业形势的关心程度超过子女本身思想发展状况。在社 会教育中,媒体舆论导向方面,多种网络媒介平台崛起,思 想言论及社会新闻层出不穷。在带有偏颇的导向上,将西方 价值观盲目等同于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简单笼统的把一 些西方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要求的,而不是反映资 本主义私有制要求的,对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适 用的价值观念,错误的当作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决定,归属为 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一些新闻报道中,过分夸张社会主义 建设中的反面典型,并注重阐述其在失范后获得的极大利益, 如走后门、拼爹门等。影视作品中,间接或直接传达出“老 实人吃亏”、“好人没好报”、“当小三”、“虚假致富” 等不良社会现象的错误引导。在青年学生价值观形成时期,极易造成思想混乱,增加其辨别难度,加入价值困惑甚至迷 失方向。
(三)主体内化信奉薄弱,形式主义夸大客观事实 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片面的将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导向工作,单纯的理解为知识传授,评价功能单 一化,只重视甄选的智育培养,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灌 输式教育,疏于对青年学生的启发和引导,缺乏平等的双向 互动式交流和对话,致使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变为“课堂为主、 书本至上、教师中心、内容驱动、分数评价”⑤的畸形教学 模式。使得高校学子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中, 容易受高校校园文化“开放性”、“包容性”的影响,“服 从但不认同”,“认同但不内化”。价值认同感的薄弱,难 以推进内在品格的变化和价值观心理的搭建和发展,从而实 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想信念与学生主体行为相互 融合的理想状态,甚至在行为不自觉中转而投向其他非主流 意识。行为自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的心理基础, 行为自律则体现着外化的成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化 的宣传教育方面,尤其是学生亲身体验教育的过程中,一些 高校存在“仅仅把思想政治工作当作哗众取宠的工具。表面 上轰轰烈烈,实际上空空如也”⑥的状况,在大学生群体中 产生了极为不好的影响。在榜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形 式主义盛行,让一些真正践行社会主义奉献精神的青年学生, 在各类沽名钓誉的评比活动中趋于下风,内心受到极大的挫伤。在行为自觉自律中,难以得到共同的价值诉求,一定程 度上也可能加重青年大学生对于学校正面教育的逆反心理, 无形中为知行统一增添了难度。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的实践性对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内心期待 和利益诉求,才能在青年学生群里产生共鸣,进而获得广泛 认同,在实践中由认知认同延展向情感认同,将主观意志和 内心信仰相结合,在价值认同上,更好地符合实践性的内外 统一,通过实践来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构建宣传机制创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 知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内化过程中起着主导和 支配的作用,所以注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上的实践性引 导和教育尤为重要。毛泽东同志曾说:“任何国家的共产党, 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条件,写 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 靠老组织是不行的。”⑦在大学生群体中,就必须灵活利用 有效的教育手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认知认同。
1.发挥课堂教学手段,突出思想教育主阵地作用 第一,充分利用已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并 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坚持党的性质不动摇,坚持马克 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第二,各高校可以结合地方区域及教学 特色,合理引导学生面对外来文化,充分考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国情和需要,切忌空谈。价值观作为人们心中的 深层信念系统,核心价值观能否与时俱进,直接影响到一个 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不应脱离实际 的盲目吹嘘和轻视多样化价值观,而应充分运用宣传效能, 在知识传授中更加注重思辨精神培养,采用调动学生主体的 讨论模式,引导青年更好的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进, 并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未来紧密相连,实现理 论思想上的认知认同。
2.完善网络平台渠道,提高第二课堂育人功效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多样价值观冲击, 青年大学生作为我国网络用户的主要群体,容易陷入迷惑之 中。而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和时效性更打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者传统的信息权威地位,对信息的有效控制更加困难。因 此,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应打破传统防 御性策略,而采用主动式的引导政策。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 运用被大学生所喜爱和接受的话语体系,化劣势为优势,化 优势为特色,建构完善的网络管理,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导向 进行正确引导。实事求是的对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进 行分析,利用先进典型的嘉奖等信息对大学生群体发挥激励 作用。
(二)把握体验机制革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 感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实践,需要良好的校园“软文化”和家庭、社会氛围的相统一,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大 学生得通过亲身体验活动形成感知。江泽民同志指出:“一 个人的一生,要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些 教育都很重要,对于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 巩固都会很重要。”⑧充分协调三方联动作用,挖掘更为丰 富的资源,整合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要素, 显得尤为重要。
1.丰富校园体验感知,增强实践教育设置与价值观导向 结合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平台,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将“以 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基本价值追求相统一,开展与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时代性和典型性强的学生活动。积 极利用校园环境和校外沟通交流,进行软文化建设,例如刊 登宣传栏、专题讲座、文艺活动等形式培养校园文化修养, 搭建社会实践基地、创设基层对接联系等合作平台。
2.完善家庭传统体验,传承优秀经典与现代价值观结合 家庭结构的特质以及家庭成员的归属特征,决定了家庭 教育对于青年大学生的重要影响。积极引导家庭教育与学校 教育、社会教育相一致,有助于青年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观 选择。家庭教育应继承和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结合当 今国情,发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选择,做出正确的 体验引导。
3.构建社会舆论体验,塑造认同环境与培育理性精神 大众媒体作为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运用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发挥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影响作用。
在传统的党媒之外,各类综艺节目、电视电影剧目,均会以 多样形式的价值观冲击着青年学生。青年学子可以通过理论 文章、权威报刊、影视作品等渠道,共同建构和完善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
(三)注重动力机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 为认同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作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青年大学生是社会的先进 分子,对于实践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通 过动力机制的改革,进一步激发创造能力,积极行动起来, 为社会做出表率,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号召和跟进影响,使 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各个层面中实现优化统一。
1.固化体制制度,实现学生价值追求 通过合理的制度设置和制度安排调控社会主义价值观, 对大学生的信仰、信念、态度等决策施加影响,对大学生行 为选择施加导向性选择。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坚持马 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加强社会主义建设和管理结合起来, 通过制度调控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实践中的价值观念增加, 一定程度上可制定评优模范的量化标准,构建激励动力机制。
从而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在社会发展中具有推广 力度和有序延续。
2.自觉内化认同,促进青年知行合一以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趋向至行为认同、身体力行。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成为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共识,更尽 可能地自觉内化、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中去。
形实现行为主体实践的切实履行,主观克服艰难的创造欲望, 接受逆境的成长考验、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提高当代大学 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用知行合一的追求培育好当 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