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建议:什么是资源的合理配置

小学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建议

中小学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建议 [摘要]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已成为教育体制改革进入深 水期亟待解决的问题。相比收入分配不均的现实,大众家庭 更不能接受子女得不到优良的教育,他们普遍将子女教育视 为改变人生命运的重要途径,于是导致许多地方出现了“择 校热”和“空心校”的现象。从短期发展来看,这种现象得 不到有效解决,易引起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从长远 发展来看,势必会制约当地发展的总体步伐。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政府、学校、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提 高政府的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增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办学活 力,建立政府与各类社会组织分工协作、市民广泛参与的教 育公共服务新体制。

[关键词]中小学;
教育资源;
配置 1周口地区中小学教育现状 周口地区目前有各类中小学3774所,在校生达285万余 人。其中,城区中小学有1996所,占总数的52.1%,学生人 数约114万,占在校生总数的40%;
全市共有14所学校被教育 部评定为“省级示范性学校”,占总数的0.18%,且这些学 校均处于城区。民办学校696所,在校生36万人,占学校总 数的18.4%,在校生占总数的12.6%;
寄宿制学校261所,占 总数的6.9%。

2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育体量不对等造成城乡之间的差异。目前周口市一半以上中小学都地处市、县的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更是集 中于经济发展好、基础设施完善、师资力量雄厚的城区。一 方面,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教师涌入城区,有 的地方甚至出现了集体“投奔”城区学校的情况;
另一方面, 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造成了城区“择校热”、“大班额”等 问题愈演愈烈,不少城区出现了初中班额超过100人的情况。

二是经济发展不均衡造成区域之间的差异。教育经费投入力 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方政府重视教育的程度。周口市下 辖9县1区,从表1和表2中,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小学数量和 单位建筑物上项城市以499所和4128栋位居全市第1名,在经 济综合实力发展排行榜上项城市位居全市各县区综合排名 第1名。有投入才能有产出,教育行业也不例外。项城市教 育资金投入占其财政总支出的26.3%,也是居全市前列,2001 年6月,教育部、财政部、计委联合表彰项城市为全国“两 基”工作先进市,成为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教育水平 也稳居全市前列。相对而言,西华和商水两个县区,教育投 入达不到项城市的水平,整体教育水平也相对较为落后。三 是资源投向不平衡造成学校之间的差异。同时期同一地区不 同学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注不同,得到的各种发展资 源也不相同。一方面,各县区政府为了确保其重点学校的长 远发展和影响力,在人才、物力、财力、精力上往往会给予 重点学校较大的倾斜,这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完备, 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多媒体中心、餐厅、宿舍、体育馆一应俱全,导致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纷纷涌入重点学校。

另一方面,周口市目前还有170多万中小学学生处在农村, 这些地方得到的教育经费投入不及城区,教师福利待遇较差, 学校建设上较城区学校有很大差距,有的农村学校教室还处 在危房状态。且目前的特岗教师制度还未完全发挥出优势, 一定程度上很难吸引人才,进一步加剧了强校更强、弱校更 弱的局面。四是民办教育投资不科学造成的个体之间的差异。

中小学学校要实现现代化教育,就必须要有必要的资金和基 础设施做支撑,公办教育资金的不足给民办教育创造了切入 机遇。但与此同时,民办教育因缺乏科学的统筹和合理的规 划,出现了民间资金盲目投资建设的情况,有的县区一个居 民区附近就有3~5所同级别的民办学校,而有的居民区则要 到数公里外的地方才能找到学校,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 费。目前,周口市近36万中小学生在696所民办学校中就读, 这些民办学校因投资者教育理念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有的旨在把教育当作赚钱的产业,没有把全部心思用在研究 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上;
有的把教育当作造福一方的公益 事业,着力打造使学生成长成才的学习氛围。这些现象在我 市9县1区普遍存在,亟需教育部门的科学监管。

3对策及建议 3.1建立健全政策机制,让优秀人才“走进来”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进一步完善科学配套的考评激励 机制,通过优厚的待遇、良好的工作氛围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科学合理的政策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之把更多的 心思精力放在教学上。当前,中小学教育侧重的是基础教育, 教师首要任务是传授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而过多的教 学教研成果任务和职称压力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教师们的精 力。压力大、责任重与收入低、待遇差的现实形成了极大的 反差,许多优秀教师因此而离职。目前,关于教师职称与工 资待遇直接挂钩的规定受到一定的争议,高职称教师的课时 是低职称教师的1/2,但工资收入却是2倍以上,同工不同酬 的现象比较严重。加之,要评定等级就必须要有资格证书, 而这些资格证书的取得并没有统一的硬性标准,无法排除人 情因素,因而使得资格评定不够严肃。职称评定已经丧失了 原有之意,不再是衡量教师能力素质的唯一标准。教师队伍 必须要坚持唯才、唯德的标准,在这个教师收入主要靠工资 的年代,提升教师福利待遇是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必须 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建立一套类似政府公务员稳定 增资的工资体系,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对乡村中小学缺口多的专业教师,开辟教师入职录用绿色通 道,在“把门槛”的同时多增加编制;
在教学研究,论文发 表上不作刚性要求,减少非教学压力;
利用新闻、电视、微 信平台等主流媒体,在学生开学、放假、“教师节”等重要 时机大力宣传名师“桃李满天下”的光辉事迹,不断提升教 师的社会地位,让教师生活上有甜头、事业上有盼头、工作 上有劲头,让优秀人才想干、能干、干的长久。3.2科学统筹合理规划,让优质资源“动起来” 对于教育主管部门,要善于合理整合规划资源,将民办 教育与公办教育有机结合,在现有的中小学校地理布局前提 下,通过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有序管理和配合,让取得 民办教育资质的机构或个人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政府政策 上的支持。同时,合理引导规划民办教育地理位置,达到布 局相对均衡。进一步规范监管民办教育市场,使其少关注经 济利益,多关注学生素质,努力形成“市场主导、政府参与、 社会认同”的局面,以此缓解乡村中小学公办教育办学的压 力,弥补弱项短板;
利用重点名校教育师资力量强大的优势, 与乡村中小学构建联合“作战”、联合教学的新型模式,教 师工资待遇构成上加大乡村任教补贴比重。在教育部门的统 一督导管理下,让优秀教师队伍流动起来,实行岗位交流任 教制度,学期结束时,城区教师每几年到就近的乡村中小学 任教几年,乡村教师每几年到就近的城区学校任教或任助教, 逐步缩小教师教学水平之间的差距,使乡村中小学生接受更 好的教育;
每个城区学校要与一个或多个乡村学校建立对口 教学援建关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必要的师资和物资 上的帮助。

3.3积极营造平等环境,让优良生源“分开来” 当前,周口市部分地区还不同程度存在着教育主管部门 为了保“重点”、树“招牌”,集全县(区)优质生源于“一 家”的情况,使得重点学校更强,一般学校更弱,这种“剪刀差”式的办学理念看似树了“招牌”,实则是默许和加剧 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一般学校中不乏能力出众的学 科带头人和优秀的教学骨干,且教师普遍对优良生源有好感, 在同等条件下,一些有理想、有抱负的教学骨干因此而“投 奔”重点名校,使得原本不均衡的情况愈演愈烈。因此,在 生源分配上,教育主管部门要敢于摒弃“功利思想”,制定 科学合理的入学政策规定,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以法治代人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干扰,让一般学校 和重点学校在生源上能够享受同等待遇,逐步实现学生“划 片入学、就近入学、志愿入学、调剂入学”与学校“调控招 生、需求招生”有机结合的教育格局,进一步减少教育行业 的“微腐败”行为,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统一、协调、 规范、公正、平等的办学环境。

[参考文献] [1]蒋凯丽.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 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2]殷振群,毛琳.基于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城乡教师合 理流动问题探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张翔.城乡统筹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及其改 革[J].现代教育管理,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