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文言【引文言之水润语言之脉《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引文言之水润语言之脉《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引文言之水润语言之脉《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初步了解成语的来源及寓言故事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自相矛 盾》《滥竽充数》背后蕴含的道理, 4.能对照课文,读懂两则成语故事的小古文,初步感 知文言文这种文体。

【教学过程, 一、走近成语,学习字词 1.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 古代传承沿用下来的,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你读过哪 些成语故事呢?(生自由说) 2.这些成语有的带有神话色彩,有的可以揭示道理,还 有的改编自历史。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成语故事》中的两 则故事。

3.出示:
矛盾楚国买卖锐利 戳穿腮帮俸禄齐湣王 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张口结舌 (1)要学好这两则故事,得先过字词关。自由地轻声读 词。注意读准字音。

(2)前两行都是一、二类生字词,谁能读准?这三个成语,谁又能读好? (3)读好这些词,我们就可以走进成语故事。探寻背后 蕴含的道理了。

【设计意图:《成语故事》.一课包含了两则寓言故事、 一则神话故事。所以我在教学时由成语这—概念引入,告诉 学生成语的三大来源,并点明今天学习的是两则寓言故事, 可以揭示道理。同时,学习课文的前提是掌握字词,在这里 我没有将所有的生字词全部出示,只出示了少量易错词和三 个成语,指导学生读准确、读流利,并引出“张口结舌”一 词,为下文的学习作铺垫。】 二、解读故事,感悟寓意 (一)学习《自相矛盾》 1.理解“张口结舌”。请大家把目光聚焦到“张口结 舌”这个词语,你能看着这个词语,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推敲 它的意思吗? 2.那么究竟是谁“张口结舌”?他又为什么“张口结 舌”呢?让我们走进故事中去寻找答案。指名回答后,相机 出示:
“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引导:
(I)看来我们得从楚国人说的话里找找原因。自读楚国人说的话,想一想他的话哪里最有问题? (2)用矛戳盾,会有几种情况呢?哪几种? 如果他的矛能戳穿他的盾,那么——他的盾就不像他说 的那么坚固了。

如果他的矛戳不穿他的盾,那么——他的矛也不像他说 的那么锐利了。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他说的话总是怎么样?(有问题、 前后不一致。)是呀,不管哪种情况,他说的话总是前后抵 触的。所以楚国人才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4.所以,后来人们就用“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来比喻 ——(出示)一个人说话或做事前后抵触。

(二,学习《滥竽充数》 1.出示自学要求。

(1)南郭先生前后表现有什么不一样?默读课文,用波 浪线画出有关语句。

(2)想一想南郭先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能联系南郭先生说一说“滥竽充数”的意思吗? 2.汇报交流。

(1)南郭先生前后表现有什么不一样(根据学生回答出 示) 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 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

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2)南郭先生从不会吹竽却照拿俸禄,到最后只好逃走 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指导理解“一齐”。一齐 吹。南郭先生就可以在里面浑水摸鱼了。) (3)“滥”是不加选择的意思。那“滥竽”呢?是指“竽” 不加选择吗?其实,它是指对吹竽的人不加选择。谁能再来 联系南郭先生说说“滥竽充数”的意思?(南郭先生不会吹 竽,却混在会吹竽的人里充数。) 3.所以滥竽充数有两个比喻义,它既可以形容人,也 可以形容物。(出示) 一是没有真才实学,混在行家里面充数。

二是把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面充数。

4-你能分别用这两个比喻义来造句吗? 【设计意图:在这里,我没有按照常规的教学思路让学 生想象南郭先生的心理或者续写故事,而是直接聚焦到他在 故事前后的变化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没有真 才实学的南郭先生却混在行家里面充数,自然而然地说出寓 意。最后,我还补充了“滥竽充数”的第二个比喻义,让学 生了解这个成语既可以形容人,也可以形容物。同时,学生 在用这两个比喻义造句的过程中,既辨析了词义,又学习了 如何灵活运用成语。】 三、古今比照,品味文言 (一)学习《自相矛盾》的文言文 过渡:刚才学习的这两篇寓言故事都出自同一本书——《韩非子》,想读一读原文吗? (出示)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日:“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日:“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日:“以子 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注释】鬻(yu):卖。誉:称赞、夸口。

陷:刺穿。

1.先自己读读这篇小古文,把它读通、读顺了。

(指名读,生齐读。) 2.读了这么多遍,你发现古文和课文有什么样的关系 呢?(课文是根据古文改编的。) 3.其实细心的学生会发现,它们是一句一句相对应的。

不信的话,就请同桌两人一句句地对比着读读《自相矛盾》。

左边同学读一句古文,右边同学读一句对应的课文。能做到 一一对应,你们就读懂这篇古文了。听懂了吗? 4.哪对同学愿意来试试? 5.男生读古文,女生读对应的课文,试一试。

6.读到这里,你觉得课文和古文最大的差别在哪里? (古文文字很少,很凝练。)你能举个例子来说一说吗?(古 文“誉之日”三个字,课文用了一个长句子“他拿起自己的 盾夸口说”。)是的,古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非常凝练。

7.让我们再读一遍古文,去感受这凝练的美。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完《自相矛盾》的白话文后,已经对课文内容及成语的含义了然于胸了。这时出示文言文, 学生已有了之前的铺垫,就不会感到那么难了。因此,我让 学生先把文言文读通,接着寻找文言文和课文之间的关系, 学生在一遍遍比较、熟读的过程中,自然会发现二者一一对 应的关系。之后,同桌互相对读古文和课文时,就已经整体 理解了文言文。对于古文的意思不用教师多加解说,学生的 理解和感悟已经水到渠成了。】 (二)学习《滥竽充数》的文言文 老师数了数,《滥竽充数》这个故事,课文足足用了126 个字才说清,猜猜看,要是用古文来表达的话,可能要多少 个字呢? (出示)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 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一 ___ _。(不出示:潳 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廪:粮食仓 库。

1.(一句句出示,一句句齐读)宣王死后发生了什么? 这次我们也来当回古人,如果让你用古文来表达,你会怎么 写宣王死之后的句子呢?要求:四人小组讨论,整合出最好 的一句,组长作为代表发言。

2.而韩非子只用了11个字就把故事的结尾说清了,读——(潳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设计意图:此处,我选择了《滥竽充数》的古文进行 写文言的练习,这篇小古文只有44个字,我故意只出示前两 句,让学生先体会古文的短小精练。当学生读到“宣王死”, 想知道后文是如何写时却留下悬念,让他们试着补写。学生 自然而然地会仔细阅读课文,比照着前几句古文的形式来仿 写,学生练写起来难度就小了不少。这无形中给他们练写文 言搭了扶手,让他们跳一跳,够得到,正应了维果斯基的“最 近发展区”理论。可是,写文言文毕竟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 很有难度,于是在此处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安排 了小组讨论,大家集思广益,整合出最为精练的语句。事实 证明很多学生甚至写得比原文还要优秀,“潳继位,使吹竽, 必一人,南郭逃也”“齐潳王使人吹竽,必一个,南郭处士 惧也,逃也”,学生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将经典汉语的美带 进了现代汉语中。】 四、积累成语,润泽语言 过渡:我们将课文与古文对照,感受到古文表达确实很 凝练,通过凝练的语言传下来的,就是这一则一则的成语故 事,接下来,老师再给同学们带来一则古文。

1.猜一猜。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 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我来读给你们听听。(范读)瞧,这中间四字词、四字句的表达形式多有韵味啊!你们知道这说的是哪个成语故 事吗?(买椟还珠。) 是啊,这个成语一般用来比喻买者取舍不当。一起读读 这则小古文,感受它的韵味。

2.读一读。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 欲之楚。”臣日:“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日:“吾马良。” 臣日:“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日:“吾用多。”臣曰:
“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日:“吾御者善。”此数者愈 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持其驾:驾着他的车。之:到……去。奚:为 何。御者善:车夫驾车的技术高超。

这回我提高难度。你们能猜出来说的是哪个成语吗? (南辕北辙)你是怎么知道的? 3.记一记。

是呀,像自相矛盾、滥竽充数、买椟还珠、南辕北辙这 些成语,它们形成了汉语长河中的一朵朵浪花,留下了一则 则寓言故事,成了一个个经典的成语。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 些成语,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则故事,有的大家可能熟悉, 有的可能已经记不清了,可以边读边回忆。读完后选择最感 兴趣的几则记在课题《成语故事》的上方。

掩耳盗铃杞人忧天南辕北辙胸有成竹 夜郎自大刻舟求剑 明察秋毫缘木求鱼黔驴技穷叶公好龙画蛇添足墨守成规 杯弓蛇影守株待兔暗度陈仓盲人摸象 指鹿为马一毛不拔捕风捉影东施效颦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我巧设阶梯,在有趣的练习中 深化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第一层,我先选取了《买椟还珠》 的古文,这篇古文只有短短一句话,但却颇有韵味,四字词 对仗工整,排比的形式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字的典雅之风,很 值得一读。所以先以范读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古汉语的魅力。

第二层,我“乘胜追击”,提高难度,出示了《南辕北辙》 的古文,并附上了较难懂的字句的注释,让他们再来猜猜这 出自哪个成语。学生定会对照着注释尝试翻译古文,真正走 进文言文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