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德育无痕引领孩子生命飞扬 生命德育

追求德育无痕引领孩子生命飞扬

追求德育无痕引领孩子生命飞扬 摘要:一位教育家说过:当孩子意识到你在教育他时, 那就意味着你的教育已失败。是呀,作为教孩子“学做人” 的入门学科——《品德与社会》,它的教学更应如此,过早 暴露教育意图,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产生抵触心理。

成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而 应似“春雨润物细无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阳光雨露,潜移默化,于是,就 有了麦苗拔节的天籁,鲜花开放的粲然……一切都是那样自 然,感谢大自然,在不留痕迹的蕴育中,让我们拥有了美好 的世界。如果我们的品德教学也能如此自然而又轻松,在看 似不经意的教学中,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得到情感的升华, 让道德的种子在他们心中萌芽,从而促进学生的行为动机, 那品德课的有效性将大大提高。教师应在品德课教学中与学 生建立一种平等的沟通,一种平等的探讨,要善于从学生的 生活、学习活动中抓住契机,运用情境感受,强化实践体验, 在不露痕迹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德行。

1、师生平等互动,共享和谐之美。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无时无刻 不在影响课堂教学的过程和结果,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 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 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努力 创造健康的、生动活泼的良好的课堂气氛,在这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气氛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就比较顺畅,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高涨,在这种宽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 “自由地呼吸,吮吸知识的琼浆”。我们应摒弃“师道尊严” 的传统思想,对学生态度要温和、包容,要有和学生共同学 习创新的姿态。课堂上,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 尽量用一些“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问题我们共同来 研究”、“请你帮我……”等话语。甚至允许学生在老师讲 课时有秩序地插话,发表自己的见解,给学生提供足够宽松 的心理空间,让学生觉得你是他求知路上的“共同探讨者” 和健康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构建真诚、平等的师生关 系,营造民主、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敢自由地想和做。

比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真正的友谊》时就这样导入的:
师:“同学们,我们见过几次面了?” 孩子:“三次。” 师:“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是……” 孩子:“好朋友!” 师:“那我就是你们的大朋友,你们就是我的……” 孩子:“小朋友!” 师:“既然是朋友欢聚一堂,大家应该无拘无束,你们 能告诉大朋友,谁是你的最好朋友?你们之间有过不愉快 吗?” 这时孩子就毫无顾虑地说出自己与朋友之间的不愉快 的事。师:“那是我们还小,不懂得如何正确处理朋友之间的 问题,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整节课,这位老师始终以一个大朋友的身份与孩子对话 交流,孩子也像与朋友在一起拉家常,畅所欲言,毫无顾虑 地表露了内心世界。这位教师没有枯燥的说教,而是在和谐 平等的对话交流中,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自 然而然的认识了什么样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春雨润 物细无声,平等和谐的对话,达到了教育的真正无痕。

2、接轨现实生活,创设生活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把适合孩子们认知能力的生活素材引入 课堂,和他们一起去感受,在实践活动中走进生活。

案例《平安回家》 课始,老师们搬走桌子,挪动椅子,几道白色双面胶, 一个模拟“人行道”、“十字路口”呈现在我们面前。学生 分坐于路口个端(前后左右)。

师:小朋友,请闭上眼睛,仔细听,你们听到了什么? (课件演示公路上的开车声、喇叭声……) 生:我听到摩托车的声音、汽车开动的声音…… 师:哦,在看看我们今天的课堂有什么不同? 生:我们在马路上上课。

师:对,今天我们就在这里聊聊“平安回家”这一话题。

在了解了各交通标志后,进入下一个版块。

师:在马路上,无论严寒、酷暑总有一个身影在为我们尽心服务,他们用标准帅气的动作指挥车来人往,他们是我 们平安的守护神。他们是谁? 生:交警叔叔…… 师:今天,交警叔叔也来到了我们现场。掌声有请。(交 警同志精神抖擞上场。) 生私语:好帅! 师笑道:交警叔叔指挥交通的动作更帅。

接着请交警叔叔做三个交通指挥的动作,请同学们仔细 看、认真猜。而后一起学,在交警指挥下过马路,平安回家。

品德课程是一门开放的、建立在孩子们生活基础之上的 课程。无论是经验的积累,自我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发展, 品德行为的形成,还是对社会生活的理解,都需要孩子自己 直接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切实地去和周围的自然、社会、 人、物发生实际的接触和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真实的感受和 情绪体验。这一要求不是仅仅依靠课堂上单方面的传授或形 式上的手脑活动就能获得的。很多时候,它都要求我们能和 孩子们一起走出课堂,为孩子打开一个宽阔的生活空间,然 后再在这多彩的人生舞台中,去实践,去体验,去发现、去 获取。那么在课堂学习时,我们可爱的老师就如魔术师般, 与现实生活接轨,模拟情境,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策略。如上 例《平安回家》几条双面胶,妙笔造出一个十字路口,让孩 子在十字路口一起学习如何“平安回家”,匠心独具! 3、隐蔽教育意图,淡化德育痕迹。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 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者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为教育 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这种“隐蔽”的教育意图,其实就 是“德育无痕”的思想,“德育无痕”是品德教学的最高境 界。“德育无痕”即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感染下,在活动的 体验中,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不知不觉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 教育。品德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开发课程资源,积极构建“以 情动情,以情导行”的活力课堂,大胆创设“激发学生情感 共鸣”教育情境,真正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在“德育无痕” 中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然,在不知不觉中达成品德课的德育 效果。

案例:《我们分享,我们快乐》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玩具吗? 生:“喜欢”。(学生顿时兴奋起来,在座位上急切地 互相交流起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玩玩具,不过,只能一个人玩自 己带来的玩具。(生无精打采的翻弄着手里的玩具,有的甚 至搁在一边,爱理不理。) 师:好玩吗?有趣吗?(生摇摇头) 师:那我们大家一起玩吧,好吗?(生欢呼雀跃,兴致 勃勃一起分享快乐) 师:开心吗?为什么?(生争先恐后说出了自己的真情 实感——分享给人以快乐)儿童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这样的生活场景,不仅 打开了他们尘封的记忆,还得到了延伸。

“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悟”是个体 经验的整合和提升。在品德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生动、有 趣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情境感受,内化体悟。这样,学生自 觉参与到教学中去,由“被动”转为“主动”,教学在不知 不觉中轻松愉快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注重激励效应,塑造阳光心态。

从某种意义上讲,评价是强化学生正确动机,看到自己 成功的手段之一。为了消除学生的思想障碍,教师在课堂上 应多使用有针对性的,有个体性的激励性语言,增强学生自 主参与的积极性和信心。同时,作为教师,其间我们每倾听 学生的发言,都不要忙着作结论性评价,应耐心启发、等待 更多的同学发表不同的见解。因为教师一旦过早地断言,诸 如:“你说得真好”、“说得太好了?、?你考虑很全面?… …乊类的话,那么有可能,兵他有不同观念的学生就不敢或 不愿再収表意见了,教师也就不可能真实而全面地了解学生 的思想实际、认识水平了。兵实,我们教师要想听到更多同 学的心理话,兵间,不妨裃得傻一点,多问几个?是吗??、? 还有不同看法吗??、?还有补充吗??、?你是这么认为的 吗??、?你的观点真的是与众不同!?、?请同学们再仍不同 的角度谈自己的看法?、?我很想听到更多同学的高见?…… 诸如这样激励性的表态、启収,课堂上不但多了师生间即时的云相反馈,而且多了学生乊间的横向交洿。作为教师,有 时不经意的一言一行,都会仍正面和反面影响孩子的一生, 改叒孩子的一生。我们不要吝啬赞美和鼓励,因为即使是一 个平庸的孩子,在鼓励的雨露下也会叒得鲜活起来。

无痕,是德育的美好境界!让我们一起感悟童心,教育 无痕,解放孩子,共同成长。让我们懂得用孩子的眼睛看世 界,感发孩子内心的冶暖;
像珠宝专家収现宝石一样,収现 孩子,放飞孩子!德育无痕,带给孩子的是一种享发,让孩 子在享发中浸润,在享发中悟理,在享发中成长,?随风潜 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渴望德育无痕,期待享发德育! 参考文献:
[1]肖川《大师谈教育激励》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2009 年 [2]徐光 《教育无痕》 中信出版社 2004 年 [3]李镇西 《把心灵献给孩子》 漓江出版社 2009 年 [4]尹建莉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家出版社 200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