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及其意思的精选|一个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及其意思的精选

成语典故及其意思的精选 成语典故及其意思的精选篇一:杯弓蛇影的故事 晋朝有一个叫乐广的人,非常喜欢结交朋友,并经常请朋友到家里喝 酒聊天。一天,乐广做了一桌子的好菜,宴请宾客,大厅中觥筹交错,异常热闹, 大家猜拳行令,饮酒作乐。

一位客人正举杯痛饮,无意中瞥见杯中似有一条游动的小蛇,但碍于 众多客人的情面,他硬着头皮把酒喝下。后来,他这位朋友没有说明原因就告辞 离开了。这让乐广感到很纳闷:他为什么突然不喝酒就走了呢 过了好几天,乐广一直没有见到这位朋友。乐广很想念他,于是就亲 自登门去看他。谁知这位朋友已经病了好几天了,而且病得很厉害。乐广奇怪地 问:“前几天喝酒的时候,你不是还好好的,怎么一下子就病得这么厉害了呢” 刚开始这位朋友支支吾吾什么也不说,后来在乐广的再三追问下,这 位朋友才说出实情:“那天你盛情招待我,本来大家喝得很高兴。我喝了几杯以 后,突然发现我的酒杯里有一条蛇,而且还慢慢地蠕动。我当时感到很害怕,也 觉得很恶心。但你的盛情难却,所以我勉强喝了那杯酒,然后就离开了。回到家 里以后,我感到全身都不舒服,总觉得肚子里有一条小蛇。就这样,我一病不起 了。” 乐广得知他的病情后,思前想后,终于记起他家墙上挂有一张弯弓, 他猜测这位朋友所说的蛇一定是倒映在酒杯中的弓影,于是,他再次把客人请到 家中,邀朋友举杯,那人刚举起杯子,墙上弯弓的影子又映入杯中,宛如一条游 动的小蛇,他惊得目瞪口呆,这时,乐广指着墙上挂着的弓,说:“都是它在作 怪,杯中的蛇是这张弓的影子!”随后,乐广把弓从墙上取下来,杯中小蛇果然消 失了。这位朋友恍然大悟,他开心地说:“噢,原来是这样啊,杯中的蛇竟然是 墙上的弓的影子!”他的这位朋友疑窦顿开,压在心上的石头被搬掉,病也随之而 愈。

不管是哪种说法,都意在告诉人们这么一个道理,说明人在很多时候 都是疑神疑鬼,自相惊扰的,而由这种怀疑和恐惧所引起的疾病,可以用“深思” 的方法来解除其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从而使疾病消除,恢复健康。【解释】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成语典故及其意思的精选篇二:望梅止渴的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一路行军,走得非常辛苦。时值盛 夏,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曹操的军 队已经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秃岭,没有人烟,方圆数 十里都没有水源。将士们想尽了办法,始终都弄不到一滴水喝。头顶烈日,战士 们一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干舌燥,感 觉喉咙里好像着了火,许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样子,鲜血直淌。每走几里路, 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体强壮的士兵,也渐渐地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目睹这样的情景,心里非常焦急。他策马奔向旁边一个山岗,在 山岗上极目远眺,想找个有水的地方。可是他失望地发现,龟裂的土地一望无际, 干旱的地区大得很。再回头看看士兵,一个个东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看上 去怕是难得再走多远了。

曹操是个聪明的人,他在心里盘算道: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 这么耗下去,不但会贻误战机,还会有不少的人马要损失在这里,想个什么办法 来鼓舞士气,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 曹操想了又想,突然灵机一动,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他就在山岗上, 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 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 口里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就这样, 曹操终于率领军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解释】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 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成语典故及其意思的精选篇三:班门弄斧的故事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 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有一天,一个年轻的木匠漫不经心地走到一个大红门的房子前,举起 自己手里的斧子,说:“我这把斧子,别看它不起眼,可不管是什么木料,只要 到了我的手里,用我的斧头这么一弄,就会做出漂亮无比的东西来。” 旁边的人听了,觉得他太夸口,就指着身后的大红门说:“小师傅, 那你能做出比这扇还好的门吗”年轻的木匠傲慢地说:“不是我吹牛,告诉你们, 我曾经当过鲁班的学生,难道还做不出这样一扇简单的大门来,简直是笑话。” 众人听了,忍不住大笑起来,说:“这就是鲁班先生的家,这扇就是 他亲手做的,你真的能做出比这扇还好的门吗” 那位年轻的木匠不好意思地跑掉了。

解释】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成语典故及其意思的精选篇四:尔虞我诈的故事 春秋中期,楚国在中原称霸,楚庄王根本不把邻近的小国放在眼里。

一次,他派大夫申舟出使齐国,指示他经过宋国的时候,不必要向其 借路。申舟估计到这样一来,必定会触怒宋国,说不定因此而被处死。但庄王坚 持要他这样做,并向他保证,如果他被宋国处死,自己将出兵讨伐宋国,为他报 仇。申舟没有办法,只好将儿子申犀(xī)托付给庄王,然后出发。

不出申舟所料,他经过宋国时因没有借路而被抓住。宋国的执政大夫 华元了解情况后,对庄王如此无礼非常气愤,对宋文公说:“经过我们宋国而不 通知我们,这是把宋国当作属国看。当属国等于亡国。如果杀掉楚国使者,楚国 来讨伐我们,也不过是亡国。与其如此,倒不如把楚使处死!” 宋文公同意华元 的看法,下令将申舟处死了。

消息传到楚国,庄王听到后火冒三丈,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宝剑也没 挂,就立即下令讨伐宋国。

但是,宋国虽然是个小国,要攻灭它也并不容易。

庄王从公元前595年秋出兵,一直围攻到次年夏天,还是没有把宋国的都城打下 来。楚军锐气大挫,决定解围回国。

申舟的儿子申犀得知后,在庄王马前叩头说:“我父亲当时明知要死, 也不敢违抗您的命令。现在,您倒丢开从前说的话吗” 庄王听了,无法回答。这时,在边上为庄王驾车的大夫申叔时献计道:“可以在这里让士兵盖房舍、种田, 装作要长期留下。这样,宋国就会因害怕而投降。” 庄王采纳了申叔时的计策并加以实施。宋国人见了果然害怕。华元鼓 励守城军民宁愿战死、饿死,也决不屈膝投降。

一天深夜,华元悄悄地混进楚 军营地,潜入到楚军主帅子反营帐里,并登上他的卧榻,把他叫起来说:“我们 君王叫我把宋国现在的困苦状况告诉您:粮草早已吃光,大家已经交换死去的孩 子当饭吃。柴草也早已烧光了,大家用拆散的尸骨当柴烧。虽然如此,但你们想 以此来压我们订立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那么我们宁肯灭亡也不会接受。如果你 们能退兵三十里,那么您怎么吩咐,我就怎么办!” 子反听了这番话很害怕,当 场先和华元私下约定,然后再禀告庄王。庄王本来就想撤军,听了自然同意。

第 二天,庄王下令楚军退兵三十里。于是,宋国同楚国恢复了和平。华元到楚营中 去订立了盟约,并作为人质到楚国去。盟约上写着:“我不欺骗你,你也不必防 备我!” 【解释】尔: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