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什么上成语四字_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

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

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 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篇一:挑肥拣瘦 远在东汉刘秀时期,光武帝刘秀曾在都城建立了当时的最高学府—— 太学,这座太学即位于洛阳开阳门南5里远的地方。当时,在太学里发生了许多 有趣的故事,“挑肥拣瘦”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太学里,有位教学博士,姓甄名字,很有学问。有一年腊月三十, 光武帝刘秀下诏赏赐太学里的教学博士们每人一只羊,让太学高高兴兴地欢度春 节,可当羊赶到太学大院后,却出现了问题。原来这每只羊大小不等、肥瘦不一, 如何分配才合理呢教学博士们七嘴八舌,吵嚷了半天,也没有商量出一个大家都 能接受的好办法。

这时,甄宇站起来说道:“我们都是教学博士,为人师表,不能斤斤 计较,挑肥拣瘦!”说罢,他便从羊群中挑出那只最小最瘦的来,径直牵了去。这 下,大家不再争论,你谦我让,很快就分完了这群羊,各自高高兴兴的回家去了。

这段让羊的佳话传了出去,洛阳城里的人无不赞扬甄宇,还给他起了 个带有敬意的别号“瘦羊博士”。从此,“挑肥拣瘦”这个成语也就传开来了。

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篇二:洛阳纸贵 人们常说:自古洛阳出才子。西晋时著名的文学家左思,就是古代文 坛上灿若群星的洛阳才子之一。

左思从小出身贫寒,且相貌丑陋,但他视荣辱如浮云,看名利为粪土,把 精力都用在学习和文学创作上,写出了许多流传至今的名诗佳作。其中,《三都赋》 问世后,受到朝野各界热烈赞颂,一时风行洛阳,豪贵之家争相传抄,洛阳市场上的 纸价也因而昂贵起来。以后,“洛阳纸贵”便成了著名典故,常用来称誉某些作品迅 速而广泛地传播流行。

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篇三:乐不思蜀 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

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 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 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涌起国破家亡的伤怀 之情,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你 思念蜀吗”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他的旧臣谷正闻听此言, 连忙找个机会悄悄对他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 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 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赶忙把谷正教他的话 学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听了,说道:“咦,这话怎么像是谷正说的” 刘禅惊奇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开了。司 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从此就再也不怀疑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 生,传下了这令人捧腹的“乐不思蜀”典故。

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篇四:程门立雪 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 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 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 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

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 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 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 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 生”。

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 师重道的学子。

看过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的还看了:1.关于洛阳纸贵的成语典故 2.简短的成语典故及出处精选 3.洛阳纸贵的故事 4.有关逐鹿中原的成语典故 5.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典故 6.洛阳纸贵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