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在倡导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今天,农村学前儿童教育问题已然成为教育界 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其中的家庭教育更是影响孩子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探 寻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并寻求解决措施就成了研究重点。农村学前儿童,是指其户口所在地和居住地为农村,年龄处在0-6岁的学龄 前阶段的婴幼儿。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指农村学前儿童的家庭其他成员对 学前儿童实施的教育影响,农村学前儿童的家庭成员构成将影响对孩子的教育。
一、农村学前儿童家庭结构分析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 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农村学前儿童的 家庭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主要有主干家庭、核心家庭、隔代家庭、单亲家庭、 再组家庭这几种家庭结构模式。
主干家庭是指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和儿童构成的家庭。核心 家庭是指由夫妻双方与一个或两个学前儿童所组成的家庭,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夫 妻双方或一方在当地就业,共同养育和教育孩子。隔代家庭一般是指爷爷奶奶或 者外公外婆跟孙辈居住在一起,由祖辈代替孩子父母履行监护责任,这种家庭一 般是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将孩子带在身边,有的仅在过年过 节时回家团聚,甚至有的几年都无法回家看望和教育孩子。单亲家庭是指父母离 异或者父亲、母亲一方过世所形成的家庭模式。再组家庭是两个残缺家庭重新组 合构成的,孩子与父母之间有可能无血缘关系。
二、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育理念上: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较深,对现代教育理念了解 不足。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但是传统的教育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比如有的父母认为“黄金棍下出好人”、“不打不成材”,认为孩子年龄小,给他讲 道理是讲不通的,只有通过打带来的疼痛感让孩子记住规则。另外,由于农村的 年轻父母外出打工,现在隔代教育现象严重,爷爷奶奶缺乏对现代教育的认识, 只管对孩子的生活加以照顾,更不懂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不知道如何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帮助。
(二)在教育目标上:重成才教育,轻成人教育。
我国学前教育目标明确提出要对儿童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 教育,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但在具体实施中,由于家长的成长经历、受 教育水平、教育观念等的不同,很多家长更加关注的是孩子知识拥有量的多少, 对于孩子的品德教育不重视,导致孩子不遵守社会规则,不懂礼貌,肆意妄为。
(三)在教育内容上:重智力开发,但缺乏对智力的科学认识,同时轻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文化学科知识的传递,轻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智力概念,目前还未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界定。在我国,一般认为, 智力是一种偏重于认识方面的能力,它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与思 维力五种基本心理因素构成。在广大农村,很多家长简单地以为记忆力好就是智 力水平高,所以从小就培养孩子背诵儿歌、诗词等,但是对于孩子的注意力、观 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的培养却相对缺乏。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说,是指除智 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及道德品质,狭义说来是指与 智力因素活动关系密切并共同影响智力活动效率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 格等心理因素。其实,一个人对学习的兴趣,面对困难的意志程度及其性格往往 会影响孩子智力水平的高低。比如一个性格急躁、没有耐心的人,那么他的注意 力的持续时间就不会长,这将对他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一个对学习内容缺乏兴 趣的人,他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就会受到影响。
在教育内容上,农村的家长往往特别重视学科知识的传递,从小就让 孩子学习拼音、识字,计算。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现象,幼儿园放学回家的孩 子第一件事就是拿出作业本写字,做计算题。而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却做得不到位, 我们从媒体报道可知,农村学前儿童在家误食农药、溺水、被电击、烫伤的情况 时有发生,甚至还有幼女被性侵的案件。另外,有的农村家长不关注孩子的心理 健康,在隔代家庭教育中,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一味地溺爱孩子,造成孩子以 自我为中心、自私、不尊重老人等。在单亲家庭中,孩子缺乏父爱或母爱,让孩 子的家庭生活不完整,往往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自卑、胆小、怯懦。
(四)在教育方法上:重言传,轻身教。
在生活中,家长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主要是通过给孩子讲解,比如注意清洁卫生,遵守交通规则等。家长会经常给孩子说:饭前便后要洗手,要天天刷 牙等。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这样的现象:家长把孩子带进卫生间洗手,自己却不 洗手就上了餐桌。在家里,爸爸妈妈给孩子说: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要看红绿灯。
而事实是这样的: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路上,看到没车的时候,即使是红灯,某 些家长也会牵着孩子冲过马路。试想:这样的教育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五)在教育要求上:家庭成员的要求不一致。
教育要求的不一致,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主要因素。在现实中,容易出 现祖辈与父辈要求的不一致,也会出现父母要求的不一致。尤其是在主干家庭中, 祖辈对孩子宠溺有余,约束不足,一方面父母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另一方面 爷爷奶奶对孩子宠爱有加,导致孩子在父母面前一个样,爸爸妈妈面前一个样, 让孩子缺乏是非判断能力。由于成长经历、对教育的认识、环境因素的影响等也 会导致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一致,中国一直有“严父慈母”,也有“虎妈猫爸”,一 个松,一个紧,这也容易导致孩子无所适从。在再婚家庭中,由于缺乏血缘关系 的一方为了维护家庭的和谐,往往也会出现和稀泥的现象,导致对孩子的教育不 严格。
(六)在家庭教育的外界支持上: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在家庭教育上,很多家长的教育经验要么来自于自己的父母,要么来 自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同事、朋友的交流,而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在隔代家庭 教育中,祖辈的交友范围相对较为狭窄,对于现代教育缺乏充分认识,同时更没 有得到外界的相关指导。我国《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明确指出,把家庭教育 指导按照0-18岁分成5个阶段,其中的0-3,4-6岁的指导就属于学前儿童的家庭教 育指导,对这2个阶段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该《大纲》还提出 指导中的“多向互动”原则,家庭教育指导者应建立指导者与家长、儿童,家长与 家长,家庭之间,家校之间的互动,努力创造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的 环境与条件。虽然有规定,但是对于农村的现实来看,工作并未落到实处,没有 专门的家庭教育指导人员开展相应教育。
三、解决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更新家长教育理念,提高对教育的科学认识。
家长的教育理念将直接影响家庭教育水平。现在的学前儿童的父母都是“80后”甚至是“90后”,他们说很容易接受新思想与新观念,现在主要缺乏的是 学习、了解新的教育理念的渠道。因此,各地方教育机构、社区可通过开展专题 讲座,借助网络平台等手段,让家长实时了解我国教育的发展现状,了解孩子的 身心发展规律,进而达到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对教育的科学认识。
(二)扩充家庭教育内容,智力教育与非智力因素培养齐头并进,同时 兼顾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
智力因素对于一个人的学习及发展有很大影响,同时非智力因素会对人的 发展产生影响,且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因此,家长在注重孩子的智力 因素的发展时也应该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且培养应从小抓起。智力因素的 培养表现为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及思维等。
家长可以通过跟孩子讲故事、玩益智游戏、看动画片等实现。非智力因素 的培养主要表现为从小就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其 积极、健康的情感,磨炼孩子的意志,塑造良好的性格。家长可通过扩大孩子的 交往,带领孩子参加一些募捐、看望老人院的老人的活动,培养其爱心与同情心;
也可大胆放手让孩子进行各种尝试,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在平时的各种活动 中多激励、表扬,激发其学习动机;同时给予孩子一些有难度的任务,当孩子遇 到挫折时不是立刻帮助解决,而是让其自己解决,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
对于农村学前儿童家长而言,安全教育是一个重大突出的问题。由于 家长看管不力或者是缺乏相关教育,导致孩子被电击、误食农药、溺水、被拐卖、 被猥亵、性侵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各位家长首先应该有安全意识,同时 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时刻警惕,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惨剧的发生。地方政府、 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广播、家庭教育讲座、家长会议等形式指导家长进行安全教育。
同时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吃喝拉撒,培养孩子的学 习主动性、自信心,使孩子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三)纠正家长的不良教育方法,家庭成员之间步调一致。
对于学前儿童而言,其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 时应主要通过给孩子一个具体的情景的方式进行教育,可以通过陪孩子看动画片、 带领孩子进入现场等方式,通过家长的身教让孩子进行模仿。比如家长教孩子乘 坐电梯注意安全、过马路注意安全,教孩子注意防水、讲卫生等,都可以通过家 长的优秀示范行为开展。不能只通过给孩子讲道理的方式进行,因为对于0-6岁的儿童来说,有些道理他们是不能明白的。另外,家庭成员应该召开家庭会议, 讨论对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达到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做到步调一致,只有这样才 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四)地方政府借助教育机构的力量,落实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水平不高,一方面是由于家长自身的问题,缺 乏必备的教育能力,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对家庭教育的支持不力。由于家长的受 教育程度,成长经历等不同,导致家长的教育水平存在差异。当家长遇到教育问 题时,往往不知道应该如何解决。因此,各地方政府应该借助各教育机构的力量, 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相关家长培训讲座,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指 导家长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
总之,对于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不仅是学前儿童家长的事, 而且应该是各地方政府、教育机构共同关注的事情,只有三方协调,共同关注, 才能使农村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水平得到提高。
作者:李英 来源:文教资料 2016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