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医务人员满意度

城市社区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城市社区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论文关键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 工作满意度 对策 【论文摘要]412份问卷显示,当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不 高。原因主要在于:收入和其他福利待遇较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现实处境不 佳,个人职业发展受限。文章提出的对策是:加大国家投入,改善从业者的收入 和待遇;
让社区卫生服务更具有吸引力;
为社区医护人员创造良好的个人发展空 间。

为更好地了解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从业状况,以利于发挥好他们的积极 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医务工作者从业状况调研”课题组于2008年对5个城市社 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工作者进行了问卷调研。根据调研资料及数据,本文主要分 析了卫生服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调查对象 2调查结果 3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原因分析 3. 1收入和其他福利待遇偏低 调查显示,在影响到工作满意度的基木因素方面,被调查者主要考虑到了 收人和其他福利待遇( 77.9 % )、医院前途(46.6 % )、个人发展空间(40% )、职业 风险(39.1 % )。排在首位的是收人低和其他福利待遇低。

[1] 3.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条件和转诊状况不佳 近年来,通过政府的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观。但 也存在问题,如社区卫生机构工作面积小、服务设施差,服务项目单一,又要靠 医疗竞争生存,社区医师地位低,群众信任度差,工作局面尴尬。[‘] 显示;对当前我国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情况选择满意的仅占14.5 % 0 50. 7%的人认为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诊制度困难。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诊制度条件在有些地方还不是很成熟。基层医疗机构设施条件差、医疗技术水平低, 患者宁愿跑更远的路、花更多的钱,也要去大医院看病。由于技术、设备等各方 面的原因,被调查者自身都对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诊制度感到困难,这将影 响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工作满意程度。

3. 3个人职业发展受限 社区卫生服务“总量”指标不足限制了医护人员能力发挥,削弱了其工作热 情和积极性。[’〕调查显示,有45. 6%的人认为当前的岗位不能充分发挥他们自 己的才能;有53. 9%和19. 4%的人认为科室主任对人才梯队建设关注程度一般或 不关注;有46. 6%的人认为单位没有为自己的继续提供便利。目前,基层卫生人员 普遍存在学历低、知识老化,又缺乏进修、深造的机会,这会加重患者的不信任 感,影响社区卫生机构的业务工作量和个人收人。

在职称评定方面,有60%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技术职称晋升方面有些不公平。

职称评定系统不仅决定性地影响着医务人员个人的工资待遇和荣辱升迁,作为人 才调配的重要杠杆之一,它也直接造就了当前基层卫生系统人才缺乏的困局。职 称问题不解决,社区卫生人员这支队伍就很难长期稳定下去。〔’〕在基层工作 的卫技人员在职称晋升时与城市大医院卫技人员依照同一标准执行,这使许多符 合基本条件的基层卫技人员被论文、、及技能考试等多重关卡淘汰。基层医务人 员晋升职称,更应该侧重基础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2〕 4提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政策建议 提高医务人员满意度对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让患者满 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建议如下: 4. 1加大国家投入,改善从业者收入、待遇和工作 对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政府应加大投人,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应 适当考虑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待遇,确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队伍的稳定和技 术水平的提高。同时,为防止新的“大锅饭”现象的产生,各级政府部门将按照社 区卫生服务机构完成项目的质量、数量和服务对象满意程度对其进行绩效考核, 对服务效果差的扣减补助,以提高政府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率。有关部门需要更 新和添置社区卫生机构必要的医疗设备。

4. 2解决人才问题要解决人才问题,使社区有让老百姓放心的医生,解决的办法也可以是多 种多样。其一,社区卫生服务起步由大医院领办,实行属地化分制,由综合性大 医院牵头,在技术上负责若干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以若干综合性大医院为 骨干的医疗服务群体,承担基本医疗服务职能。其二,对于全科医生不足的问题, 在起步阶段可以采取领办医院专家巡回到社区开展医疗活动,技术、人才、设备、 资源共享,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等方法,帮助社区医生提高技术水平。其三,建立 大医院人才下沉激励机制。城市三甲医院可把门诊的主治医生合理配置到周边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些医生的人事关系和劳资分配还留在大医院,服务社区一、 二年后再回来,医院给予职称、补贴等奖励。其四,在一些欠发达的西部地区, 侧重于解决医生的工资、编制等他们特别关心的问题,以吸引适宜医学人才进社 区。总之,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生现实需要等情况,加大投人,制定 优惠政策,鼓励医务人员下基层、到社区,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

[2] 4. 3完善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 构建城市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共同体,开通绿色通道,对 有关检查、预约建立互认制度,可缓解医院和社区之间的利益冲突。大医院要为 社区转诊病人按一定比例动态预留病房,保证接受和诊治受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上转慢性病人,同时将诊断明确、可以在社区进行治疗的病人及时转回到社区卫 生服务机构。在共同体模式下建立各医疗机构间的功能互补关系,可有效解决大 医院不堪重负和小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源闲置的问题。开展有特色的社区 卫生服务,如开展社区咨询服务、提供的上门服务、开展住院项目等也是提高其 地位和吸引病人前去就医的方法。扩大参保者在大医院和社区机构的就诊费用的 报销比例差别,让病人有足够的动力主动要求下转。城市医院通过技术支持、人 员培训等方式,带动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发展。同时,采取增强服务能力、降低收 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4],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 级医疗和双向转诊。

4. 4为社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 医疗机构要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创造良好的“传、帮、带”的氛围。课题组 认为应兼顾高级人才的引进和全员素质整体提高相结合。重点发挥内部医技人员、 护理人员的培养和使用,把人才梯队建设纳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核内容。当前我国社区医务人员的职业技术水平和职称、学历等普遍偏低,与广大群众的需求 尚有一定的距离,需要吸引高水平人才到社区,解决其待遇和职称问题,增加大 医院业务骨干到社区的时间和次数。还应建立健全一些制度,使大医院的医生到 社区兼职、轮转,进行传帮带,给社区医护人员定期讲课、培训、现场示范演示, 使他们业务上能不断提高。在全科医师职称评定时,不应过分强调学历、论文和 课题经费,而应强调操作技能的规范化和熟练程度,建立“以操作技能为中心” 的评价体系。这样可以减少他们在职称晋升方面的不公平感,使他们有更好的个 人发展空间,增加他们的职业满意度。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不断发展和改进,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将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工作热情也必将 得到更好的发挥,他们将为缓解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为实现人人享有基 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做 出自己的贡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