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_语文提问艺术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摘 要:
一 、问题的设计 在设计教学问题时,我们反对“是不是”、“对不对”、 “能不能”之类过于直白的简单提问,他们对学生的创造性 思维开发产生不了任何作用;
我们也反对含糊笼统、故弄玄 虚的提问,他们对教学实质没有直接的价值。我们提倡科学 地设疑提问、创设情境,把诸多困惑引入学生的阅读过程, 让学生带着问题品读课文,从而活跃学生思维,促使他们积 极思考、主动学习。教师可以从有序性、整体性、灵活性原 则入手,多角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分析文章思路,讲究提问的有序性 (学生找出具体景物的修饰词,并能从视、听、味、嗅 觉等角度来回答。) (3)创造性地复述“美丽的百草园”,体会“我”的 乐趣。

(学生从读到讲,多角度地感受百草园的乐趣,并体会 “我”活泼自由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喜欢探索的天性。) 教师这样有目的、有计划、分层次地提出思考题, 就可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地指导学生研读课文, 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根据教学目的,讲究提问的整体性 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要能真正理解语言文字并加以运用,就应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醉心于繁琐的分析、或架空 地传授与训练字词句段的单一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与阅 读教学的目的相违背。对于文章的精彩部分,教师的引领很 重要。教师应重锤敲打,使之溅出耀眼的火花,让学生深入 感悟语文的魅力。

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提问就分三个步骤进行: (1) 读完课文后给皇帝加上一个形容词语,并引用课 文说明。

(经过讨论辨析,教师学生取得共识:一个自欺欺人的 皇帝。) (2)了解故事情节,掌握文中人物的作用和人物间关 系后,用一个字概括课文情节。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筛选出一个“骗”字。) (3)结合课文发表见解:众人为何受骗?小孩为何不 受骗?说明了什么道理? (自私自利是罪恶的根源:无私才能无畏。) 通过这些巧妙的问题设计,达到了既引导学生整体感知 课文大致内容,又训练了概括能力的目的。重要的是,学生 在自我探知的过程中真正认识了安徒生笔下这个典型的皇 帝形象,并从此以后记住了那个孩子的真诚话语。

3、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讲究提问的灵活性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不可能完全遵照老师的思路来 完成教学。学生的思想火花会在不经意间闪现,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设疑提问, 讲究语言与思维的灵活性,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训练学 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

(1)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抓住内容引起分歧的地 方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通过争论碰撞出 思想的火花,从而更加深刻地把握文章的中心。

(2)质疑法:教师应注重启疑,加强学生发现、提出、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的探知的过程中,获得一种 知识和心智的提高。

(3)比较法:指导学生对问题的看待从分析到综合、 从具体到抽象,教师可以采用对比阅读法,从文体、写法、 中心各方面对比阅读,使其异中看同,同中看异。通过比较 领会诸多要义。

(4)想象法:对课文情节的想象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 生的想象力,而且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加深理解,并锻炼其 语言表达能力。

二、答题的引导 问题的设计并不完全等同于提问的效果。教师问题设计 再好,提问再恰当,学生在思考分析、确立答案的过程中, 总还是会遇到一些困难,不能保证学生准确顺畅地作答,此 时,教师要善于想办法为学生指点迷津,让他们变得“山重 水复”为“柳暗花明”,使答与问这两个课堂教学环节相互 促动,把教学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方面注重相应的技巧。

1、注意提问的铺垫,开启学生思维 教学中,如果教师不作好答问的铺垫,仓促提问,那么 课堂气氛就会陷入沉寂的尴尬之中,不能真正实现答问的互 动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提问前的铺垫。如在教学杜 甫的《春望》时,教师不应直接问“这首古诗属于律诗还是 绝句?”因为对于读古诗不多的学生来说,不能明确回答问 题是很正常的。因此教师事先要传授相关知识,学生自然能 作出相应的回答,而且这样的回答绝不是一知半解。因此提 问铺垫得当,学生就能水到渠成地给出答案。

2、创设提问的线索,点拨学生思维 根据教学的需要,我一般会不断设置问题,以启发学生 去思考、探索,一旦学生的思维受阻教师需要相机引导,适 时点拨。如在教授杜甫的七言律诗《蜀相》时,当讲到“映 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 “这两句诗是全诗的中心句子,表达了杜甫怎样的感情?”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启发:杜甫诗哪一年、在什 么背景下来到四川的?入蜀后为什专程游武侯祠?入祠后 为何只写碧草和黄鹂?这样联系课前讲的有关背景知识,学 生们自然会明白:诗人此行绝不是一般的吟咏歌颂,而在于 借景抒情,借武侯祠的荒凉之景,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寂寞 之情、凄凉之意。通过教师的巧妙引导,学生的思维会一点 点地开启,逐渐深入问题的中心,最后顺利作答。3、捕捉回答的闪光点,延伸学生思维 教师创设某种问题情境进行教学,应将教师的讲授与学 生的积极思维结合起来。主动探索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学 生回答问题时,要明察秋毫,善于从学生的积极思维中捕捉 信息,适时加以引导,以便延伸学生思维。如:讲授鲁迅小 说《故乡》中的景物描写时,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生:“因为当时是旧社会。” 师:“那旧社会就没有鸟语花香了吗?” 生:“因为寒冷的冬天就是旧社会的象征,冬天过去了, 春天才会来.” 师:“好,这个想象很有诗意,当时‘我’回到故乡的 心境是悲凉的,能从写作上看出这与环境描写的关系吗?” 生:“为了衬托文章的主题,写景与人物的情感一致。” 教师通过及时捕捉学生答话中有价值的语言信息,并给 与积极引导语热情鼓励,使学生能逐渐完善认知,更加出色 地完成回答。

4、强化回答的准确性,提炼学生思维 提问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语文的热情,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必须对学生的 回答作出正面点评。对于正确的回答,要予以适度表扬,使 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肯定和强化;
回答有错误的,应尽 可能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做及时纠正和调整,改变其原有的 欠缺认知结构。例如:讲授《孔乙己》一文,当全文内容分析完后,有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去评价孔乙己 呢?”学生进行了这样的回答:
生1:“旧社会时,读书人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 高,是一个清高的穷书生形象。” 生2:“他能及时还清酒钱,表明他是一个守信用的人。” “虽然同是读书人,她与丁举人却是两种天壤有别的生活, 而且还死在丁举人的棍棒之下,他真是一个可悲的人。” 生3:“孔乙己,嗜酒如命,就像常见的酒鬼一样,真 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 …… 师:孔乙己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而又以读书人自居;
贫 困不能自存而又好喝懒做,很想清白做人而又不免偷窃;
死 要面子,怕人嘲笑而又自欺欺人,迂腐可笑。

这样,学生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如果任其发展,就会 漫无边际,抓不住根本;
若全盘否定,则会使课堂陷入僵局。

教师此时必须明确:学生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抓住了作 品的主要内容,但大家都是从某一个侧面去谈,没有注意作 品的中心思想。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而且 也使他们对作品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自身从对问题的设计到对学生答题的引导,我看到 了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的要领。总之,教师设疑的角度 不同,提问的语言组织形式各异,就会使课堂提问产生怎样 的学习机制。无论怎样,精彩而恰当的提问,总能较为全面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