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未来我国大学英语与人文通识教育课的整合] 人文通识教育

探讨未来我国大学英语与人文通识教育课的整合

探讨未来我国大学英语与人文通识教育课的整合 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程的前景问题值得思议,科技的背 后本身就蕴藏着人文精神的巨大推手,未来大学生的听说等 交际技能、语用能力及人文悟性已被提到了先决的重视度, 未来双语教学的触角应该延伸到大学一二年级的通识教育 课程,通识教育在突出核心、突出灵魂的同时要体现国际视 野的诉求。

摘 要:
通识教育;
人文教育;
双语教育;
大学英语 我国高校大学英语外语教学已有年头,几番改革,在取 得不俗成绩提升了一代又一代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 现如今仍摆脱不了“费时低效”的干系,下一步改革的去向 乃至大学英语课程的前景问题值得深思。而人文素质通识教 育则是我国高教界近年来热议的话题。如果我们把我国的大 学英语教学放在人文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量,兴许能描绘出 大学英语课程发展的美好前景。

一、人文素质教育 在如今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 为扭转由于“科技泛滥” 而导致的物欲横流、精神萎靡、缺乏包容精神等所引发种种 社会危机的局面,在实施科教倡导科学精神的同时,我们尤 其应该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因为科技的背后本身就蕴藏 着人文精神的巨大推手,它能维持或打破人类物质世界与精 神世界之间的平衡。现代意义上的人文教育主要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 趣和思维方式等。而我国现阶段中小学乃至大学教育仍然无 法逃离应试教育的藩篱,在现如今经济转型、竞争激烈、物 欲横流的浮躁社会现实面前,我们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下 一代的人文精神养成往往流于形式,成效甚微。但相比起来, 由于大学生心智业已成熟,故在大学阶段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会更有效。“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复兴是社会、经济、文化 发展的需要”,“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回归是世界高等教育 发展的共同趋势”。在我国大学阶段实施复杂的人文教育灵 魂工程,需要我们通过教育者的言传身教进行感染熏陶,努 力发掘和利用好学科教育过程中的人文闪光点, 或通过人文 学科教育集中进行人文精神的解读和升华。这三者需有机结 合、相得益彰。

二.未来大学英语双语教学与通识教育的整合 随着未来我国中小学校英语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中小 学生英语水平的不断飞跃,大中小学英语“一条龙”教学的 问题将被提到日程表上。到那时,高中毕业生就可以达到甚 至超过目前大学英语四级的水平。大学生就不再是从大一开 始按部就班地全民修习大学英语,而是有区分地对待。比如 第一阶段,可以按照国外大学的惯常做法设立语言培训中心, 适当收费。学生的听说等交际技能、语用能力及人文悟性已 被提到了先决的重视度,学生修完该系列外语课程,应该能 达到甚至超过现在的外语专业毕业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水平。考试和评价体系也相应跟进,比如在考试中播放一段主题凸 显的英文原版视频后,让学生就相关主题用英文写评论;
或 利用口语考试的小组交流等环节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语用 能力及价值观人文觉悟乃至团队精神。注重考量学生的学习 实践过程。经过教育组织和实施者深入发掘英语培训课程内 容中内涵外延的人文因素, 这些不同级别的教学班级将人文 素质教育有机融合进正常的外语知识和技能学习中。

第二阶段具体涉及未来大学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双语 教学的整合。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 教育,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戏份越重,中国大学普遍推 行通识教育越迫在眉睫。未来大学应逐渐取消现有的公共课 体系,建立全新的通识教育制度。而现在的高校双语教学主 要是用英语传授专业学科相关课程,但为了长足提高学生日 常及学术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国际型人才,未来双语教学的 触角应该延伸到大学一二年级的通识教育课程,其主要涉及 到语言、文、史、哲、政、经以及科学等多方学科。学者甘 阳认为如果通识教育要深入,一定会牵涉到课程设置,关键 问题是要突出核心、突出灵魂。新儒家的一些看法认为中国 进行通识教育就是进行完全儒家经典的教育。而甘阳认为根 本问题是要让我们的教育立足于中华文明的历史性根基之 中,这是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目的,而达到这个目的应该要 以中西并举的方式来进行。他建议我国大学应在大一或到大 二上设立两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一门是中国文明,一门是外国文明,但是所有课程要求经典阅读。在课程的具体设置 方面,要尽可能采取小班讨论制、学期论文跟进制。这里, 笔者认为这样的核心课程不仅应学科领域宽广,更应推行双 语授课模块,即讲授同一门课程既有中文或全英文双语教学,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水平自由选择;
如果先用中文修了一门课 再听英文授课,可以抵扣学分。但这势必得培养和配备一批 学养深厚、专业精良的相关双语老师。可以考虑尽早从现有 的中外文、历史、哲学、数理等学科中选择骨干教师进行通 识及双语教学的进修、培训并辅之于浸润强化式自学,以充 实未来的通识讲坛。然后骨干教师再传帮带出一批又一批的 青年教师。并与未来的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下建立“助 教制度”挂钩。

对于未来我国大学英语与人文通识教育课整合问题,我 们应该未雨绸缪。

参考文献:
1.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读书 2006,4 2.蒋旋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背景、现状及发展对策的 研究。教育探索 2007,11 3.邢宽广。新时期中国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理性选择。

理论月刊 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