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成语故事大赛文字稿本
讲成语故事大赛文字稿本 成语是人类智慧与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与结晶。它能够形象、生动、 精练地表达人的思想及人世间深刻的道理,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讲 成语故事大赛文字稿本。讲成语故事大赛文字稿本1: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南北朝时期,公元550年,东魏的政治大权被当朝的丞相独揽,这个 丞相就是高洋。高洋一人统揽着东魏所有的政事,并且有篡权夺位之心。当时的 魏孝静帝(元善见)只是一个“居其位,不谋其政”的皇帝。后来高洋逼迫魏孝静帝 退位,将皇位转让给他。高洋就这样运用卑鄙的手段建立起了一个新的王朝。这 个王朝就是北齐,高洋做了北齐的文宣帝。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防止东魏死灰复燃,东山再起,高洋大灭东魏 元氏政权的势力,对东魏的皇族斩尽杀绝,几乎不留活口,以此来免除后患。
高洋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手段极其残忍。他首先杀死的就是魏孝静 帝和他的三个儿子。他用毒酒将他们毒死。之后,高洋还是觉得留有隐患,就下 令把元氏宗室近亲44家逮捕下狱。前后共处死七百多人,就连婴儿也不放过。将 元氏宗亲杀害后,高洋还叫人将尸体抛到漳河里去喂鱼。
高洋的行为很快就传播开来。传到了元氏的远房宗族那里,远房宗族 非常恐慌,生怕什么时候高洋的屠刀会砍到头上来。他们赶紧聚集起来商量对策。
有个名叫元景安的县令说,眼下要保命的唯一办法,是请求高洋准许他们脱离元 氏,改姓高氏。
元景安的堂弟元景皓听到这话后,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他非常气愤地说:“怎 么能用抛弃本宗、改为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我宁愿死而保持气节,不愿为了活命而忍受屈辱。”胆小怕事的元景安为了 保全自己的性命,卑鄙地把景皓的话禀告给了高洋。高洋随即逮捕了景皓,并将 他处死。元景安因告密有功,高洋赐他姓高,并且升官发财了。
但是,好景不长,残酷的屠杀不能挽救北齐摇摇欲坠的政权。元景皓 被杀不久,高洋因病死去。过了十几年,北齐王朝也灭亡了。而元景皓那“宁可 玉碎,不能瓦全”的正义行为,却一直受到后世人们的称颂。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把元景皓的“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简化引申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个成语。
讲成语故事大赛文字稿本2:厉兵秣马 春秋时期,秦国派杞子、逢孙、杨孙三人领军驻守郑国,却美其名曰 为:帮助郑国守卫其国都。公元628年,杞子秘密报告秦穆公,说他已“掌其北门 之管”,即掌握了郑国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秦国进攻郑国,他将做秦国内应, 协助秦国攻郑。
秦穆公接到杞子的密报后,觉得机不可失,顾不得听取大夫蹇叔的劝 阻,便立即派孟明、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将军率兵进攻郑国。
蹇叔的儿子也随部队出征,蹇叔哭泣着对自己的儿子说:“你们一定 会在淆这个地方遭军队抵御,到时我来帮你收尸。” 秦军经过长途跋涉后,终于来到离郑国不远的淆国,刚好被郑国在这 里做生意的商人弦高碰到。弦高一面派人向郑穆公报告,一面到秦军中慌称自己 是代表郑国前来慰问秦军的。弦高说:“我们君王知道你们要来,特派我送来一 批牲畜来犒劳你们。” 弦高的这一举动,引起了袭郑秦军的怀疑。秦国将领怀疑郑国已做好 了作战的准备,所以对继续进军犹豫不决。
郑穆公接到了弦高的密报后,急忙派人到都城的北门查看,果然看见 杞子的军队“束载、厉兵、秣马矣”,即人人扎束停当,兵器磨得雪亮,马喂得饱 饱的,完全处于一种作为内应的作战状态。对此,郑穆公派皇子向杞子说:“很 抱歉,恕未能好好款待各位。你们的孟明就要来了,你们跟他走吧!” 杞子等人见事情已经败露,便分别逃往齐国和宋国去了。孟明得知此 消息后,也不情愿地下令撤军。
成语“厉兵秣马”便来自于典故中“束载、厉兵、秣马矣”。
讲成语故事大赛文字稿本3:出类拔萃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 的学生。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他继承了孔子的儒家学说,他非 常崇拜孔子,在他的心目中,孔子是个超人的天才,是个圣人。
有一天,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孟子:“老师,你已经是一位圣人了吗” 孟子说:“连孔夫子都不敢称自己是圣人,我又算得了什么呢” 公孙丑列举了伯夷、伊尹等以贤德着称的人问孟子,他们是否和孔子 一样。
孟子回答说:“自有人类以来,没有人比得上孔子的。” 公孙丑接着又问:“那么,他们和孔子有什么不同呢” 孟子借用了孔子的学生有若的一句话说:“凡是同类的都可以相比较。
麒麟和走兽,凤凰和飞鸟,泰山和小土堆,河海和小水洼,它们都是同类。但前 者又都远远超越了它的同类。圣人和老百姓也是同类,都是人,但圣人是远远地 超出那一类的。自有人类以来,没有人比孔子更伟大了。孔子是出于其类,拔乎 其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