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的励志故事
分享的励志故事 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 日努力,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分享的励志故事。分享的励志故事1:用信念撑起的青春 高会军没有念过高中。1991年,他15岁,选择去陕西第一工业学校读 中专。“当时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毕业后马上可以工作,为贫困的家庭减轻经济 负担。”高会军说。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似乎还有另外一目标或者说是理想 隐约在心底萌动,他一直相信,自己总能做出点什么像样的事情。全身心投入学 习,使他的成绩一直排名第一。中专二年级,他开始准备专科自学考试,熬夜和 早起成了家常便饭,拿着别人用过的旧资料埋头苦读,在别人眼中他似乎从来不 知疲倦,终于,中专毕业时专科13门课程考试全部通过。
中专毕业后,高会军顺理成章的找到一份工作,虽然作息时间不规律, 条件艰苦,但他仍没有放弃学习,没有忘掉自己的追求。为了自考本科,他利用 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学习,常常是在机床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夜里看书经常 不知不觉睡着了,但醒了之后又接着学。那些沾满了机床油渍的书本印证了那段 刻苦的岁月。“记得为了节省车费、骑着自行车风雨无阻地在古城西安往返于单 位、报名点和考场;记得那时的生活常常是入不敷出,常常需要借钱买资料、交 报名费;还清晰地记得遇到难题、彻夜难眠又无人请教的那种痛苦与无助,多少 次想放弃却又咬着牙坚持下来;也还记得因为攒不够路费,而没能回家看望重病 卧床数月的父亲和因胃出血而住院的母亲……”说起那段岁月,高会军仍然历历 在目。
“谁也不是天生就喜欢吃苦,只是在黑龙江长大,黑龙江人就是有一 种敢吃苦、不服输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从小我们的骨子里 就有。”高会军说。就这样,在两年的时间里,自学考试本科要求的15门课程他 全部一次性通过,取得了本科毕业证书。
有人说,不满足是进步的车轮。高会军只是觉得自己还有能力再学的 好一些,便走上了考研的道路。要考研就要把工作丢掉,没有工作就意味着没有 经济来源,仅靠着一点点积蓄和家里的支持度过了那段埋头苦读的岁月。研究生入学考试取得了350多分的好成绩,被沈阳工业大学录取。在 硕士学习期间,高会军抓住一分一秒的时间去补习英语、学习专业知识。每天早 起听英语广播、背单词、大声朗读、参加英语角……就这样坚持了两年。毕业时, 同学都在各种高薪职位间选择,他却又一次做出惊人的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 位。2001年,顺利进入哈工大航天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在导师指导下开始搞科研, 并摸索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高会军当时的信念就是力争把研究工作做到最好。哈工大优越的科研 条件和研究氛围,更是提供了很大的施展空间。在读博期间,他在国内外权威期 刊上发表了几十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是哈工大控制学科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全国优 秀论文的人。
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高会军前往加拿大埃尔伯塔大学从事博士 后研究工作,并获得了埃尔伯塔创新基金和Killam博士后基金两项著名研究基金 的资助。
在研究工作即将结束时,他可以选择去德国作洪堡学者,可以选择去 英国做访问研究,还可以选择在北美高校继续从事教学研究工作。高会军直言 道:“国外的科研环境比国内好不说,妻子和孩子也能在物质上生活的更好。” 但是他带着一份感情和一份责任,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做一名博士生 导师,把精力全部投入到授课和科研之中。他指导的学生牟少帅获得耶鲁大学全 额奖学金,是我省第一个走进耶鲁的学生。
现在,高会军开始在仿生机器人和飞行控制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并与 国内外著名高校开展合作研究,力争把理论研究的成果更好地应用到实际中去, 为国家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享的励志故事2:爱因斯坦的励志故事 爱因斯坦16岁那年,由于整日同—群调皮贪玩的孩子在—起,致使自 己几门功课不及格。—个周末的早上,爱因斯坦正拿着钓鱼竿准备和那群孩子— 起去钓鱼。这时,父亲拦住了他,心平气和地对他说:“爱因斯坦,你整日贪玩 且功课不及格,我和你的母亲很为你的前途担扰。” “有什么可担忧的,杰克和罗伯特他们也没及格,不照样去钓鱼吗”“孩子,话可不能这样说。”父亲充满关爱地望着爱因斯坦说,“在我 们故乡流传着这样—个寓言,我希望你能认真地听—听。” “说有两只猫在屋顶上玩耍。—不小心,—只猫抱着另—只猫掉到了 烟囱里。当两只猫从烟囱里爬出来时,—只猫的脸上沾满了烟灰,而另—只猫的 脸上却干干净净。干净的猫看见满脸黑灰的猫,以为自己的脸也又脏又丑,便快 步跑到河边洗了脸。而黑脸猫看见干净的猫,以为自己的脸也是干净的。结果, 吓得其他的猫都四下躲避,以为见到了妖怪。” “爱因斯坦,谁也不能成为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 别人做自己的镜子,天才也许会照成傻瓜。” 爱因斯坦听后,羞愧地放下鱼竿,回到了自己的小屋里。从此,爱因 斯坦时常用自己作为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他人生的璀璨光芒。
分享的励志故事3:贝多芬的成长故事 1770年12月6日,贝多芬诞生在波恩市的一个音乐世家。他4岁时就会 弹奏羽管键琴,8岁起就登台演出,并获得了音乐神童的美誉。10岁时,他拜师 于普鲁士最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12岁时经聂费的推荐,到瓦尔特斯坦伯爵的 宫廷乐队充任管风琴师助手,这是贝多芬“音乐仆役”生涯的开始。
17岁时,贝多芬去拜访音乐大师莫扎特,受到热情接待。莫扎特在听 完贝多芬弹了几首钢琴曲子后兴奋地说:“各位,请注意这位年轻人,不久的将 来他就会博得世人的称赞!”莫扎特还答应给贝多芬上课。可惜此后两个月,贝多 芬母亲突然去世。对此,贝多芬父亲意志消沉,终日酗酒,贝多芬不得不挑起了 养家糊口的重担,再次回到原来的歌剧院当钢琴师。
19岁那年,法国大路程爆发,贝多芬满怀激情地写了《谁是自由人》 的合唱曲来表达他对自由与民主的渴望。后来,贝多芬通过人介绍,认识了李希 诺夫斯基公爵。他很欣赏贝多芬的才华,收他为音乐仆役。贝多芬也很快以自己 的即兴钢琴奏迷住了维也纳人,其音乐旋律时而如细水潺流,时而如惊涛骇浪, 时而如鸟语鸡鸣,时而如暴风骤雨。有人曾评论贝多芬的即兴曲“充满了生命和 美妙”。
30岁时,贝多芬爱上了一个伯爵小姐朱丽叶.琪查尔迪,但她父亲嫌 贝多芬出身低贱,硬是把女儿许配给一个伯爵。这给了贝多芬极大的精神刺激,据说他的名曲《致爱丽丝》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创作的。
失恋固然令他伤心,但更令他伤心的是他的耳朵开始发聋。他在给朋 友的一封信中写到:“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要是干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
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最可怕的遭遇!”贝多芬曾竭力治疗,却无济于事,他搬到 维也那乡下去疗养了两年。结果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了,就连窗口 对面的教堂钟声都听不到了。
绝望中,贝多芬多次想到了死,但他不甘心就这样离开人世,他坚信只 有音乐才能拯救他。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到:“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不容 它毁掉我!”贝多芬立志要在余生中从事音乐创作。从此,维也那的官廷乐会少了 一位出色的钢琴弹奏家,但世界乐坛却诞生了一位不朽的作曲家。
贝多芬从32岁起开始音乐创作,在近两年的彷徨与探索后,他终于创 作出第一部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作品--《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其最 突出的特点是音调跌宕起伏,时而沉静凝思,时而愤慨咆哮,令人情绪激愤。贝 多芬创作《英雄交响曲》,本来是想献给拿破仑的,但他听到拿破仑在巴黎圣母 院加冕称帝的消息时,怒不可遏,愤而涂去原来的献词,而是把它改成:《英雄 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大的人物而作。
1809年10月,法军占领维也那,趋炎附势的奥地利贵族们争向占领者 们献媚,其中也包括李希诺夫斯基公爵,他强迫贝多芬为法军军官弹奏钢琴听, 这使贝多芬忍无可忍,他操起一只凳子向公爵扔去,并在当晚离开了伯爵家。行 前留下一张纸条,上书:“公爵,您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所 造成;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却是由于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 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另一次,当贝多芬与歌德一同散步时,迎面撞见了皇后,太子和一群 贵族们。面对他们,歌德立刻让路,而贝多芬则坦然地说:“让路的应是他们, 而不是我们!”但歌德还是摘下礼帽,躬身立在路旁,而贝多芬则背着双手,阔步 向前。结果太子认出是贝多芬,连忙脱下礼帽向他致意,其侍从们也毕恭毕敬地 分列两边,目送贝多芬挺胸而过。那次,贝多芬真正感到了做人的尊严。
贝多芬54岁时,创造出《第九交响曲》(《欢乐颂》)。他前后用了六 年时间来创作、修改这部曲子。18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曲》首次在维也那卡 德剧院演奏。贝多芬亲自指挥演奏,他既不看眼前的乐谱,也听不见丝毫的琴声。他全凭自己的记忆来指挥这场演奏。结果听众们兴奋若狂,不时爆发出热烈的喝 采声,鼓掌次数多达五次!而皇族成员出场也不过鼓掌三次。
从心理学上讲,贝多芬之所以会在极度困苦的状况下,一再创作出辉煌 无比的音乐篇章,这与他的自励人格有极大关系。自励人格的突出特点是能很快 将生活中的压力转化为自我励志的动力,并在不断的奋斗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自励人格的人还很善于升华个人的精神痛苦,他们会把每一次生活挫折都当成个 人成长的契机,从而磨练个人的意志。
贝多芬的可贵在于他每每生活失意时,都会在音乐创作中寻求内心的 平衡。例如,贝多芬因失恋而谱写出《致爱丽丝》,因向往自由而谱写出《第三交 响曲》(《英雄交响曲》),因失聪而谱写出《第九交响曲》(《欢乐颂》),他的音乐 创作都饱含对人生的深刻感受,又充满了激情。他最大的名言是“我要扼住命运的 咽喉。”他用一生的努力去向世人证明他有这个能力! 贝多芬的可贵还在于他永远傲视达官显贵,不因自己出身卑贱就去刻 意巴结他们。他在音乐创作当中也突出体现出他的傲骨,他谱写的旋律可比惊涛 骇浪,可如气壮山河,充满了个性特征。
一个失聪之人,却能写出人类最动听,最振奋的音乐篇章,这是贝多芬 自励人格的不朽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