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安全生产第十一个五年规划_

前言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提出了“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的奋斗目标。为确保盐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实现,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解决安全生产领域中的突出问题,实现安全生产形势不断好转,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深圳市盐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深圳市安全生产发展规划》,编制本规划,提出2006年至2010年期间盐田区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本规划是各街道、各部门、各单位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制定实施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

一、安全生产基础和面临的形势

(一)基本情况

盐田区面积72.63平方公里,共辖4个街道办和沙头角、盐田港2个保税区。2005年末区内常住人口21.5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19万人,暂住人口18.39万人。200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387.33亿元,地区GDP总量149.85亿元,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全区拥有各类生产经营单位4500多家,全社会从业人员10.15万人。

(二)工作回顾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政府和企业责任逐步落实。“十五”期间,本区制定了政府工作部门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划分了监管事项,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初步理顺。建立了安全生产事故控制指标制度,在全市各区中率先通过参照事故控制指标,对主要安全生产责任单位及其责任人进行履职考核。建立安全生产约谈制度,推行安全监管办案制,加大了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行政执法力度,严肃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

2.改革安全监管体制,全面构建监管网络。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执法大队)和街道安全监督管理科(执法中队)分别成立,社区工作站组建了社区安全巡查员队伍,开展了沙头角、盐田港保税区、盐田港建设指挥部执法委托工作,形成了“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站”三级全覆盖的安全监管网络。实行了街道办事处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的安全生产“属地化”监管体制。

3.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安全生产秩序得到改善。全面实施了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开展了建设工程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工作,加强源头监管。严格依法行政,严肃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共立案查处78起违法案件,罚没款项46.7万元。

4.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安全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十五”期间用于安全生产隐患整治及安全基础设施改善的各类投入超过2000万元。

5.遏制重大安全事故,相对事故指标趋于降低。“十五”期间,基本完成各类事故指标控制任务,各主要事故死亡相对指标逐年下降。2005年亿元GDP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3人/亿元,远低于同期全国的0.70人/亿元和全市的0.23人/亿元。

“十五”期间各类安全事故统计表

年份

指标20012002200320042005

一、每亿元GDP安全事故死亡率(人/亿元)---0.140.13

二、各类事故起数--237827174227

其中:死亡(人)--211719

经济损失(万元)--8588971606.2

三、工矿商贸事故数-1084129916751578

其中:死亡(人)-51036

重伤/轻伤(人)-68/100968/1225115/153133/1439

四、火灾事故起数638257

其中:死亡(人)00000

五、交通事故起数971061059792

其中:死亡(人)159111413

(三)存在问题

1.交通安全形势仍然严峻。由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无法适应物流业及旅游业快速发展需求,交通死亡事故频发,2003—2005年道路交通事故共死亡38人,占同期事故死亡总数的65%。

2.安全生产基础设施仍较薄弱。政府和企业安全投入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加之历史欠账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设备设施老化陈旧,生产工艺技术落后,安全生产技术装备缺乏,本质安全程度低,部分事故隐患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

3.政府及企业的主体责任有待进一步强化。政府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还存在薄弱环节,安全监管力量仍有不足,业务能力、监管手段、执法水平和技术装备有待提高,安全监管的治本措施有待落实。部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尚未真正落实,负责人安全意识不强,员工岗位操作规程不规范,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

4.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不高。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不足,效果欠佳。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素质较低,法制观念不强,安全生产还未成为大多数从业人员的自觉行为。

5.安全生产科技力量不足。现有安全生产科技支撑能力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工作需求,技术人才缺乏,设备设施和检测、检验手段落后,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推广和应用。

(四)形势与挑战

《盐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盐田区要初步建成现代化的港口物流枢纽城区、优美的滨海旅游城区、高品位的文化和生态城区。盐田区的安全生产事业面临着新机遇与新挑战,既要努力解决历史欠帐问题,也要积极应对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工作任重而道远。

1.经济发展阶段处于事故易发期。“十一五”期间,盐田区经济仍将持续高速发展,预期到2010年,本区生产总值将达到301亿元,人均GDP突破14000美元,根据西方工业化进程中的事故发生规律,正好处于事故易发期,控制事故总量任务仍将艰巨。

2.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不确定因素。重点发展港口物流业、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到2010年,我区三次产业比例达到0.0∶32.0∶68.0,实现产业升级换代。新型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将带来新的安全生产问题,对安全生产监管模式、人员素质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保留,仍构成安全生产的负面影响。

3.建设规模前所未有。“十一五”期间,重大项目建设的规模前所未有,更多外来劳务工将进入本区建筑劳动力市场,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的任务更加艰巨。

4.车流及人流量迅猛增长。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到2010年我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超过1200万标箱,加剧了与道路交通承载能力的矛盾,加之旅游业快速发展导致的人流、车流剧增及各类大型活动日益增多,道路交通及人员密集场所事故控制难度仍然很大。

5.经济及社会事业高速发展。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更加重视自身的安全与健康,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盐田效益盐田,客观上对安全生产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倡导安全文化,创新机制,健全法制,落实责任,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执法,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为建设和谐盐田效益盐田提供坚实保障。

(二)总体目标

到2010年,全社会安全素质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巩固,安全生产法治秩序进一步完善,实现安全生产的精细化监管,事故总量基本得到控制,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本区安全生产工作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三)分类指标

1.事故控制指标

“十一五”期间杜绝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到2010年,亿元GDP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11人/亿元,重伤(含急性中毒)人数下降25%。

其中部分重点行业指标:

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不上升,力争到2010年比2005年下降5%。

工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每年控制在1.5人以内。

建筑施工:每年死亡人数控制在1.5人以内。

特种设备:万台死亡人数控制在每年0.5人以内。

火灾:每年死亡人数控制在1人以内。

危险化学品:每年死亡人数零控制。

职业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限值以下。

2.安全生产工作指标

到2010年,安全生产工作要达到以下目标:

(1)安全生产日常监管“网格化”覆盖率达95%。

(2)安全执法办案每月80宗以上,立案率达95%以上,重伤以上的事故查处率达100%,按时结案率达95%。

(3)每月定期安全排查达800家次以上,年度隐患排查覆盖率达95%以上。

(4)特种设备年检率达95%,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监督检查合格率达100%。

(5)重大危险源实现远程实时监控达100%;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率达95%。

(6)区政府根据财力重点保障安全生产经费;企业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和风险抵押金的保障率达50%。

(7)组建2-3支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专业队伍;300人以上的企业100%有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企业预案,每年组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8)全区安全生产监督执法人员本科以上学历达到95%以上,每年在职业务培训率达100%。

(9)全区持有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人员及安全生产教师资格证书的人数平均每年递增15%以上。

(10)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注册安全主任持证上岗率达到90%,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11)政府每年举办安全生产公共培训从业人员达2-3万人次。

(12)每年创建2-3个安全社区。

(13)每年创建30家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企业,3家安全文化示范单位。

(14)组建成立区安全生产协会,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达500个以上。

(15)培育1家以上的安全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在本区落户。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分级负责、考核科学、制约有力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体系。

1.强化政府监管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政府部门安全监管职责,建立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的“一岗双责”制度。完善履职考核办法和事故控制指标制度,建立工作指标和事故控制指标并重的量化考核体系。加强基层生产监管工作,制定社区监管工作考核办法。落实约谈制度,严格监管责任追究,切实推进政府安全监管主体责任落实。建立每月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制度,加强事故隐患的全面治理,落实事故隐患的整改责任、监管责任、整改时限和整改资金,及时消除重大事故隐患。

2.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依法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和生产安全事故,加大安全生产违法违规和事故成本。监督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开展从业人员“三级”安全教育。落实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确保企业专项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提高安全生产设施设备水平,确保安全生产条件。

(二)建立依法行政、行为规范、敢于碰硬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体系。

重点推进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建设,实现全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人员、经费、设施和装备“五到位”。推行安全生产执法“办案制”,以办案为抓手,以办案责任为硬约束,完善办案工作制度,强化监管执法办案过错责任追究。完善事故举报和事故查处制度,加强安全生产行政监察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和责任事故。创新安全生产执法方式和手段,实现执法手段科学化、执法监察信息化、执法工作标准化,提高执法效能。加强执法业务培训,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法程序,打造高素质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队伍。

(三)建立权责分明、监管到位、有效治理的安全生产监管监控体系。

1.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调查、备案、检测、评估、监控制度,开发重大危险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重大危险源数据库。构建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及事故预警体系,定期进行专业指导和监督检查,督促重大危险源企业开展风险分析和安全评价,完善技术设备和管理措施。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制度,对重大事故隐患实施动态监管,制订整改方案,期限整改,及时消除隐患。

2.加强对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严格安全生产的市场准入条件,依法取缔非法生产经营行为。逐步淘汰技术落后、高能耗、重污染的工艺设备以及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重点对问题比较集中的中小企业进行整顿,建立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监管机制。推广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托管机制,由中介机构对事故企业和隐患较多的企业强制托管。

3.职业危害。推动职业危害监督检查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专业监督检查检测装备,及时查处职业卫生违法违规行为,加大职业危害事故处理力度。建立职业卫生工作协调机制和重大事项通报机制,定期开展卫生与安监部门的联合执法。开展职业危害普查登记,建立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申报登记系统。督促企业及时整治职业危害超标场所,改善作业环境和劳动卫生条件,加强从业人员的个体防护,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4.危险化学品。严格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和安全评价制度,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经营、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各环节进行整治。开展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督促企业建立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制订事故应急预案,完善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识。完善危险化学品信息库,建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及运输过程实时监控系统,对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实行动态监管。

5.建筑施工。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推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评价工作。建立建设系统重大安全事故快报系统,完善事故处理机制。完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实现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强化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管理工作,全面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加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支付和使用情况的监管,大力开展预防高处坠落、施工坍塌、塔吊倒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等多发事故的专项治理工作,监督重点工程和重点企业专项治理和事故预防措施制定与落实。

6.特种设备。建立特种设备动态安全监管机制,严把安全准入关,开展安全技术评价,提升对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强化气瓶、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危险化学品承压罐车等特种设备的监管,重点突出以港口物流企业和旅游景区的特种设备为特点专项整治。

7.公共消防。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队伍建设,加快“城中村”消防设施改造,提高消防装备水平,提高水上消防队伍业务素质,提高防御火灾的综合能力。建立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灭火救援指挥平台,提高火场的感知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大力整治“三合一”场所,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和公共区域的火灾隐患监督检查和整改,解决严重威胁公共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完善火灾隐患普查、登记、建档制度,建立重大火灾隐患公示、挂牌督办制度和火灾危险评价机制。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建立全社会消防防控体系。

8.道路交通。完善区政府牵头、各部门协调配合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联席会议机制。落实交通规划,构筑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优化交通组织,实现过境交通、疏港交通和市政交通的有效分离,基本缓解交通瓶颈问题。完善交通设施硬件建设,排查道路交通事故黑点、停车场、汽修店的安全隐患。加强执法强度和力度,严查酒后驾驶和疲劳驾驶,开展交通违章专项整顿。加强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加强车辆管理,加强从业人员安全培训。

9.燃气安全。加强燃气监管,理顺监管关系,严厉打击“黑气”,加大燃气储配站、瓶装供应站点和供气管网监督检查。大力开展燃气使用安全宣传教育。加快旧城区管道燃气改造。

10.旅游场所。完善旅游景区、度假村、酒店等安全设施和安全标志,加强游乐设施的安全检查、检验检测。建立重大旅游安全事故紧急报告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旅游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以应付各种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四)建立标准统一、简单明了、方便适用的安全管理规范标准体系。

1.推行企业安全标准化。督促、指导机械制造、商贸、涂层烘干、危险化学品、旅游、物流、港口码头、建筑、服装等行业领域企业全面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行为,使生产经营活动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并在体制、机制和投入等方面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从而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2.规范政府安全监管工作。适时制定指导性、操作性强的安全隐患排查规范性文件,以及安全生产监察执法规程和手册,为全区(尤其是基层)开展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规范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等执法行为,明确各种行政处罚依据,提高隐患排查和日常监管实效。

(五)建立以人为本、面向社会、讲求实效的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体系。

1.宣传教育。建立安全生产宣传点和教育服务网络,逐步实现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日常化和网络化覆盖。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载体,创新宣教培训方式,开展安全生产公共培训,普及安全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增强市民安全防范和紧急避险的能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社会舆论氛围。把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纳入全民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力推动安全宣传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的“四进”工作,逐步建立起社会、企业、学校、家庭相互融入的开放式、多层次安全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鼓励群众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建立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机制。大力开展全社会安全文化建设,鼓励、支持、指导企业创建安全文化示范单位。

2.安全培训。继续抓好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重点抓好企业从业人员的公共安全培训。加强安全培训师资队伍、大纲教材和考试题库建设,推进政府安全生产公共培训的制度化和标准化,提高社会化培训质量。推广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设备,建立现代化、开放式的远程教育网络,提高培训效益。开发安全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对培训文件、报表、证书、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培训的监察和业务指导,加大对无证上岗的查处力度,增强企业举办培训及从业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六)建立反应快捷、控制有效、处置科学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强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一案三制”(预案及体制、机制、法制)建设,依托政府现有的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和组织网络,建立包括应急救援指挥信息、物资储备信息、交通运输资源信息、专家库信息等系统的信息共享系统。加强各专项应急预案管理,按规定修订应急预案。整合我区应急救援资源,购置和储备装备器材,依托现有的专业或义务应急队伍,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提高救援抢险能力。充实安全生产专家队伍,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专家在生产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中的作用。

(七)建立有效投入、技术适用、人才齐备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

实施科技兴安,加大对安全生产技术更新改造的支持力度,加快安全生产技术相关设备、设施和基础工程项目建设。加大先进、成熟、经济、节能、高效、适用的安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产品)的应用推广力度,限时、强制淘汰技术落后、安全保障程度低、存在潜在危险的技术装备,提高劳动防护的科技含量,提高职工个体防护装备水平,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把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作为本区人才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和奖励政策,加大人才培养经费的投入,加快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安全专业培训教师、中高级安全主任等各类安全专业人才建设,在就业、入户、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鼓励、组织安全生产专家参与安全工作,落实业务经费。

(八)建立信息准确、渠道畅通、高效灵敏的安全管理信息网络体系。

充分利用现代通讯、信息网络等先进技术,不断完善现有“盐田区安全生产信息服务网”功能,开发和改造安全生产许可申报、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电子地图网格化监控等应用系统,建立全区集信息交流、系统应用、在线服务、远程教学、实时监控、指挥调度等功能于一体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网络平台。推动企业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全区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等信息数据库,不断更新和完善现有信息,确保库内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实现安全生产动态监管,提高我区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技术化和专业化水平。

(九)建立市场运作、优质高效、诚信规范的社会中介机构服务体系。

以安全中介机构为主体,以服务社会化为方向,通过政府引导、部门指导、企业参与的模式,加快培育和引进安全培训、资质培训、检测检验、评估评价、咨询认证、代理托管、应急救援等安全生产社会中介组织,为企业安全生产和政府监管提供专业服务。严格实行安全评价制度,推行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托管制,培育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服务市场。组建安全生产协会,提供政府、企业及中介机构间的交流平台,提高安全生产的服务效能和水平。

四、重点工程

区政府加大安全生产投入,重点扶持以下15个重点工程的实施,全面带动本规划的实施。

(一)安全监管网格化工程

推进安全生产电子政务建设,实现安全生产的“网格化”监管:一是监管区域网格化,直观地反映辖区范围内(单位、建筑物业、场所等)各种危险源、事故隐患的分布;二是监管主体责任网格化,明确界定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的职责范围、管辖范围,形成“政府监管主体—街道监管主体—社区监管主体—责任单位主体”的四级监管网络;三是实现监管监控手段信息化。通过网格化管理,明确职责、界定范围、落实责任。

(二)安全激励工程

制订奖励制度,确定奖励金额,用于奖励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三类先进单位及个人:一是评选的优秀安全生产企业和个人;二是对政府监管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履职考核,对履职达标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奖励;三是按照安全生产群众举报奖励制度,奖励经查实的案件举报人。

(三)安全执法办案工程

1.完善执法办案信息平台。一是开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危险化学品MSDS数据库;二是开发执法办案督查系统,用于跟踪、处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完善执法办案量化考核系统。该应用系统将实现执法办案的登记、查询、转办、督办、预警、监察、通报、统计、汇总和考核等多项功能。

2.购置装备。配备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任务急需的专用执法车辆、监测仪器设备、取证分析设备、安全监管人员个人防护装备等,逐年补充配置。

(四)重大危险源监控工程

完善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检测、评估工作,确定重大危险源及其等级,建立全区重大危险源远程实时监控系统,争取实现数据、语音、视频“三网合一”,集数据采集、无线传输、数据处理、视频监控、语音监督和GIS定位功能于一体,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实时监测、动态跟踪、安全评估、安全预警,以及事故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等功能。加大重大事故预警、防范、控制技术装备等方面的投入,建立重大事故隐患监控数据库。

(五)安全专项整治工程

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工程及重大安全隐患治理,经费主要用于改造存在安全隐患的公共设施设备和消除安全隐患的行动经费。计划每年实施。

(六)安全社区创建工程

将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平安社区”工作范畴,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程以社区居民为主体,以普及安全科技知识、安全文化知识、完善社区安全设施为重点内容,树立“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思想,提高社区居民自救互救的能力。按照到“开展调研—制订安全社区标准—制定试点方案—组织实施—组织考核验收—持续改进”程序开展试点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安全社区建设。

(七)安全隐患排查规范化工程

组织专业技术力量,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及我区各行业特点编写制订《盐田区安全隐患排查规范化手册》,对事故隐患种类、内容进行分级类,明确界定隐患的标准和相应的检查办法,方便全区各部门、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日常监管工作,开展对安全隐患进行登记建档,建立安全隐患数据库。

(八)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程

按照“选择试点、逐步推广、全面开展”原则,在危险化学品、物流、港口码头、建筑、涂层烘干室、机械电子、服装等行业领域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由安全中介机构提供专业指导,帮助企业落实安全质量标准,做到安全管理、安全操作、安全设施规范化、标准化,减少和杜绝“三违”现象。区安监局负责组织专家进行评估、考核、达标验收和评级。各街道及保税区安全监管机构加强指导和督促,总结和推广经验,推动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扎实有效、全面深入开展。

(九)安全生产公共培训工程

全面开展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公共培训,由政府出资,实行统一大纲、统一师资、统一时限、统一考核标准及统一证书的“五统一”。企业采用“先交后退”的方式组织员工参加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和工伤保险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安全基本常识、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权利和义务、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分析、危险源和隐患辨识、个人防险、避灾、自救方法、事故预防措施、现场紧急疏散和应急处置、安全设施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和维护、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以及其他需要掌握的安全生产常识等,规范从业人员安全行为。

(十)安全文化建设工程

扶持、引导和发展安全文化产业,鼓励、支持编制出版安全科普读物、音像制品和公益广告。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五进”交通安全宣传活动、“11.9”消防宣传日活动和消防安全“四进”社区活动,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和校园安全演练竞赛活动,普及各种安全常识及自我保护、紧急救助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增强市民安全防范和紧急避险的能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社会舆论氛围。鼓励、支持、指导盐田国际、东部华侨城等大型企业,按照《深圳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规范方案》,创建安全文化示范单位。

(十一)应急救援工程

加快应急救援指挥信息、物资储备信息、交通运输资源信息、专家库信息等系统的信息共享系统建设。持续改进应急预案文件体系,修订专业应急救援预案。组织编写、免费发放市民应急手册。添置、整合和储备满足应急救援需求的登高设施、大型吊装、机械割接、夜间照明、挖掘、打捞、防毒等专业救生设备设施、装备器材和抢险物资。组建快速、有序、高效的安全生产专业化骨干救援队伍,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充实适应我区需要的各专业类别安全生产专家队伍。

(十二)安全生产技术示范工程

开展安全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产品)的宣传推广活动,重点推广成品油阻隔防爆技术和首饰加工企业使用不含氰化物的电解抛光无毒加工工艺。实施危险化学品泄漏和爆炸控制、毒物泄漏、火灾预防、重大交通事故预防、重大危险源监控、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安全生产信息化等安全生产科技示范工程。购置故障快速诊断、无损探伤、非接触式、高精度、高可靠性、综合集成式安全检测检验和监控专用仪器装备。扶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技术改造和公共安全的技术投入。

(十三)安全素质建设工程

对引进本区急需的短缺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安全专业培训教师、中高级安全主任等安全高级专业人才给予适当的安全津贴。适当提高安全生产专家参与安全检查、办案和评估等活动工作报酬,鼓励、组织专家参与安全检查、执法办案、安全评估和重大安全生产决策。鼓励和支持安全专业人员主动参与安全培训等服务企业和员工的活动,组织开展专家讲座、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安全知识再教育工作。为我区安全专家开展安全生产调研活动或课题研究创造条件,为安全专家订阅《中国安全生产报》、《现代职业安全》等专业报刊。

(十四)安全信息化建设工程

建立集信息交流、系统应用、在线服务、远程教学、实时监控、指挥调度等功能于一体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监管方式。建立和完善全区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安全事故档案、应急救援预案、抢险救灾资源、安全生产专家、企业安全主任、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行政执法统计等信息数据库。整合信息化资源,稳步推进安全生产许可申报、生产安全事故申报、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电子地图网格化监控、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办案、隐患排查报告监察、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安全生产远程教学和在线考试等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实现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十五)安全社会化服务工程

一是积极筹建区安全生产协会,实行民办公助,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充当的政府和企业之间桥梁纽带作用。二是引进安全书店,提供各种安全管理书籍及安全宣传资料,为政府安全监督人员、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支持与服务。三是引进和培育安全宣教、资质培训、检测检验、评估评价、咨询认证、代理托管、应急救援等安全生产社会中介机构,开发安全托管、代理服务、委托评估和强制评价等安全社会服务项目。四是扶持特种作业培训机构增配模拟教学设备,改进培训方式,强化培训效果,提升服务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坚持“安全发展”。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把安全生产摆在与人口、资源、环境同等重要的位置。实现安全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把安全生产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安全生产事故控制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把安全生产重大工程项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和政府投资计划,把安全生产履职工作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强有力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2.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政府部门行政首长负责制,区政府、各街道、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按照“一岗双责”的原则及职责分工,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开展各级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的考评,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各街道、部门和单位要把本规划的内容纳入各自的年度工作计划,明确责任人和实施进度,确保落实本规划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区安委会及其办公室积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要依法履行综合监管职责,依法监督有关主管部门和街道办、社区工作站落实监管职责。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职能,按照职责分工,把规划的内容纳入本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明确责任人和规划实施进度要求,确保落实本规划确定的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区发展改革部门和财政部门要按照规划的要求,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确保规划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有效落实。区文化、教育、普法等部门要组织相关机构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知识,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工会组织、新闻单位、社会中介组织,要积极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为全社会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发挥作用。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群众参与社会监督。

(三)加大投入,改善条件。

拓宽安全生产投入渠道,增加安全生产投入,形成政府、社会保险和企业多元化的安全生产投入保障机制。

1.加大政府对安全生产的投入。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投入的经济政策,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撑体系建设,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保证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公共安全隐患、治理重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监控、推广安全生产先进应用技术、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社会公益性宣传教育培训、配备监管监察装备、安全生产奖励等工作。

2.建立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机制。完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实行工伤保险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提高事故多发、职业危害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的缴纳标准,提高对伤亡人员的赔偿标准,促进生产经营单位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取一定比例的工伤保险资金,增加工伤保险基金的支出项目,用于事故预防和公益性、社会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及安全文化建设。鼓励和推动意外伤害险、责任险等商业保险进入安全生产领域,尽快实现全部农民工参保目标。吸引和引导各种社会资金参与安全生产设备更新改造和技术创新,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3.建立健全企业安全费用提取使用制度。加强对企业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的监督检查,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所需资金的有效投入。每年投入安全生产的费用不少于销售收入的3%,并设立财务专户,做到专款专用,保证安全设备、设施、技术、劳保用品以及事故抢险救助、工伤保险、日常安全生产和和宣传教育培训等费用到位。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建筑、交通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费用提取制度,解决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的实际问题。

(四)问题管理,跟踪评估。

为保障按时完成规划提出的任务和重点工程,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取“问题管理”方式,对规划进行定期跟踪评估。各责任单位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自评自查活动。区安委办组织对有关单位的规划实施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将检查评估结果纳入各部门安全履职考核范围

《区安全生产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来源于免费范文网,欢迎阅读区安全生产第十一个五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