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前教育专业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订单班”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订单班”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订单班” 随着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的实施,“订单班”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校企合作的重要方式,但是在高职学 前教育专业中,“订单班”似乎并未得到学生青睐。鉴于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在 建设“订单班”时应以学生为本,做好与幼儿园之间的合作;幼儿园也应以“员工” 的标准要求“订单班”的学生;同时,学生本人应做好生涯规划,尽快适应角色转变。

“订单班”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常见的方式,是校企合作的 手段,也是企业在与职业院校进行校企合作中,最能保证获取“利益”的一种方式, 特别是在我国目前希望在职业院校中实施现代学徒的大背景下,很多院校将现代 学徒制的实施模式寄托于“订单班”。但是,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订单 班”虽然能受到企业(即幼儿园或托幼机构)及学校的认可,但是就学生而言,似乎 对“订单班”的兴趣不是很大。

一、“校”与“企”对“订单班”的热的态度 校企合作这一概念是我国2002年时,在《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 革与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的,“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 培养模式”,在此之前,校企合作也经历了几个不同概念,但是不管在哪个阶段, 职业院校中的校企合作往往是“企”冷“校”热,多数企业对于校企合作仅局限于每 年招聘会的时候才会出现,日常对职业教育实际并无太多接触。

但是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 见》中提出通过“订单式”培养和“双证书”制度等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企业也 热衷于加入职业教育中,形成“订单班”,这样无疑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对未来 人力资源的需求。但是,就在“校”与“企”准备对“订单表”摩拳擦掌之时,学生却 出来说了“不”,特别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目前形势下,对“订单班”表现 出了冷淡态度。

二、学生对“订单班”的冷的态度 (一)学前的高就业率,导致“订单班”的遇冷。

自2010年至今,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文件,学前教 育也在这个背景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幼儿园的入学人数由2009年的2658万人增长到2014年的4051万人,入园率由50.9%增长到70.5%,提前实现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完成的目标。2014年, 全国共有幼儿园20.99万所,比2009年增长51.9%,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数量达 到208.03万人,比2009年翻了近一番。学前教育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最大问题 就是幼儿园师资的严重匮乏,但这也为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提供了发展契机。

2013年我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率达到了97.5%,位列全国各专业第二, 比2011年提高了4.2%①。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自己的就业问题有了信心。就业 得到了保障,学生也自然不会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希望在毕业时能不受“订 单班”的限制。

(二)合作幼儿园发展存在变数及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的不稳定性。

首先,幼儿园运营情况的不确定性。尽管我国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发展 得非常迅速,多数幼儿园都急需幼教师资,但是多数幼儿园,特别是中小型私立 幼儿园在未来两年或三年后,还是具有不确定性。而且,能与高职院校进行订单 合作的幼儿园多为私立幼儿园,所以学生选择的热情自然不会太高涨。

其次,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的不确定性,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虽然已趋 近成熟,但他们对自我职业认知还比较模糊②。多数家长及学生选择学前教育专 业时,目的比较明确,就是希望毕业后能考取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能到地方公立 幼儿园任教。但这只是家长与学生比较良好的一种愿望,我国虽然加快了学前教 育发展的步伐,但是目前公立幼儿园的招聘计划还没有达到足以消化大批量毕业 生的程度,所以,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于目前的就业前景还不明确,对于自身的 职业认知也比较模糊,对未来的职业的定位还不明确。

(三)“订单班”与普通班之间难以对接。

从课程设置的角度而言,虽然“订单班”与普通班并无大异,但高职普 通班的课程设置根据的是学生本身及岗位工作能力,而“订单班”则需要根据幼儿 园自身的情况进行设置,要与幼儿园的特色、文化及定位相结合,所以学生特别 是家长在选择“订单班”时会考虑,如果未来选择离开“订单班”,则能否符合其他 幼儿园的要求。而且“订单班”存在“断单”的威胁,如果一旦出现“断单”的情况, 则学生也会面临适应普通班的课程,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后续转型比较苦难,需 要一定的适应过程。三、改变“订单班”现状的策略 想要改变“订单班”在学生中遇冷的现状,单纯靠“校”与“园”中的某一 方是无法完成的,需要“校”、“园”、“生”之间进行合作,而且要求每一个元素都 做出适应性工作,方可达成既定目的——促进三方共同发展。

(一)基于学校的视角。

首先,在“订单班”中追求的是企业与学校的双主体,但是就中国现状而言, 学校独大的情况比较常见。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学 生的个性发展。

在二战后,德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重要原因就是职业教育, 而其职业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双元制”。“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将在企业里基于职 业实践的学习,与在职业学校里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知识及普通文化知识的学习 紧密结合培养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模式。但是“双元制”的主体并不是职业院校, 而在于企业,企业是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重要场所,企业作为一个政府承认的“教 育机构”,根据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求招收“学生”,而且要经过严格的个 性心理与倾向进行职业适配度测试,方可“入学”③。而中国则是学校先入为主, 先招学生,幼儿园后面试,导致幼儿园在整个“订单班”成立的过程中非常被动。

其次,学校在选择合作幼儿园时要有严格的标准和发展的眼光,如果 条件允许,则可以尝试第三方机构对合作幼儿园进行测评,达到一定标准后方可 与其合作。学校在与幼儿园进行联合办学时,切忌被攀关系、走后门。学校应本 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有意向合作的幼儿园进行严格审查,可聘请第三方机构, 了解清楚幼儿园是否有办园资质、对新员工的吸收能力、对待老员工的待遇及福 利、幼儿园未来几年的规划蓝图、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问题。甚至学校 可以出台一系列文件,规定对合作企业的要求和标准。

再次,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固定,当与幼儿园协商好“订单 班”人才培养模式之后,受制于审批程序等,就很难再对其进行修改。幼儿园则 可能会随着经济、市场、国家政策、家长要求的不断变化而进行改革,这就凸显 了高职教育的滞后性④。另外,“订单班”从实施时间的角度划分,有三种类型 ——学前订单,学中订单和毕业季订单⑤。建议将前两种模式结合,在学生入学 之初,幼儿园和学校共同根据学生与家长的意愿和选择,组建“订单班”,但是入学第一年学生仍以通识性教育为主,与普通班学生的课程并无差异,以给学生一 个从高中大学,从学生到职工的缓冲阶段。只是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 进行通识性知识的教学之外,还应该给学生灌输订单幼儿园的文化、背景及学生 角色已经转换的事实。

(二)基于企业的视角。

幼儿园在校企合作中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受到了学校方面的重 视,但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被边缘化,从学生入学到人才培养的设定,再到课程 设置等,受限于国家对高职院校课时及公共课的限制,导致幼儿园在课程设置上 并没有太多发言权。

首先,幼儿园应积极主动地参与“订单班”的人才培养工作。部分幼儿 园在“订单班”建立之初,目的性非常明确,就是要解决用人问题,而没把幼儿园 的发展与“订单班”中准幼儿教师联系起来,换句话说,就是幼儿园还没完全把这 些准幼儿教师当做自己的教职工。所以幼儿园应尽可能地在“订单班”建设之初, 及时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学校沟通,设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建设行之有效的人才 培养模式。

幼儿园需要将自己的企业文化融汇到学校的日常培养过程中,不要仅 仅把学校教育当做学生入职前的培训,而应把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入职前的人文素 养。人文教育关系到事业的成败。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与家庭的幸福,其原因80% 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取决于情商;只有20%取决于智力因素,取决于智商。非智力 因素中,主要内涵就是人格,就是人文教育。如果想要在事业中有所发展,则最 终还是依靠非智力因素所支持的智力因素来完成⑥。

其次,幼儿园需要像德国“双元制”学习,明确“订单班”学生角色的定 位。如果“订单班”组建成功,幼儿园就应把这一部分学生当做是自己的员工对待, 并与之签订《职业教育合同》。在《职业教育合同》中需明确规定学习专业、学 习年限、起止时间、试用期、生活津贴及双方在不同情况下的违约处理。而且这 只是一份教育合同而不是招工合同⑦,这样既能保证幼儿园的利益不受侵害,又 能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再次,幼儿园应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虽然幼儿园成立“订单 班”的目的是解决幼儿园的用人问题,但同时应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欢迎学 生继续升本深造,但应与之进行有效沟通,协商把握好升本之后学生的就业意向,体现出一个大型幼儿园的气度。当然并不是要幼儿园承担损失,而是需要幼儿园 在成立“订单班”之初与学生协商好合同的内容与要求,以免后续出现不必要的问 题(第二部分已做描述)。

(三)基于学生的视角。

首先,慎重选择,明确“订单班”的作用与目的。当学校和幼儿园准备 成立“订单班”时,对学生而言这或许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对工作的选择,所以学 生在选择过程中一定要慎重。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职业生涯的规划、家长与 教师的建议、学校对于合作幼儿园的评估调查及学生自己对幼儿园做出的初步分 析进行选择。切忌人云亦云,看到自己的朋友选择了“订单班”,自己也毅然决然 想进入“订单班”。

其次,学生应端正心态,做好角色转换。对于“订单班”的学生而言, 他们的角色并不仅仅是学生,而更多的是要往员工这个角色上靠拢。现在高职生 多是“95后”,而且立即就要进入“00后”的时代,他们生在一个经济、信息高速发 展的时代,从小家庭条件优越,对于家长的依赖性较强,但是他们又想急于脱离 家长的束缚力求证明自己。但是幼儿园招聘的是老师、是员工,而不是公主、太 子,所以学生应尽快适应角色转变。

再次,学生应该具有职业道德。虽然学生在“订单班”期间暂未与幼儿园签 订正式的聘用合同,但在签订《职业教育合同》,并作为准员工的情况下,也理 应遵守职业道德,既然现在的“95后”想要独立,想要自由,那么就要为自己的行 为负责,不能在“订单班”的学习过程中感觉无趣,就执意退出,更不能每月领取 幼儿园发放的生活津贴,等毕业的时候发现有更好的工作,就执意跳槽,当然并 不是要求学生不能跳槽,而是要履行合同,承担责任。

学生也应在“订单班”的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职业观,规划好自己的职 业生涯。很多学生对职业生涯有误区,认为只要有工资高的工作单位就立即跳槽, 这就是生涯规划,其实不尽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小环节,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现有 的工作单位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能为现有工作单位的发展尽一份力量。

高职教育是受政府调控、市场(即用人单位)影响的一种特殊的高等教 育机构,而学生的就业质量高低也是检验高职院校办学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 基于此,高职院校在与幼儿园设立“订单班”时,要明确“订单班”只是一种形式, 一种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形式,一种保证园所人力资源的一种形式,但是无论“校”与“园”以何种形式进行合作,最重要的是以学生为本,明确培养学生为高素质的 技能型幼儿园教师为最终目标。

作者:丁名夫 王璐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