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儿童实践作业分析
农村儿童实践作业分析 摘要:准确把握农村孩子的真实生活,提炼作业主题, 引发学生的作业实践兴趣;制定详细的实践作业方案,并给 予有效指导,引领孩子顺利开展作业实践;
设计形式灵活的 作业展示方式,让孩子学会并敢于展示自己,凸显“成长”, 从而提高作业效果,促进农村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
实践作业;
农村教品 德与社会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这意味 着本课程的教学空间要从课堂走向课外,从学校走向社会, 寻找落实教学目标的活动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成长。
实践作业便是一种丰富多彩、不可或缺的活动形式。对于农 村小学而言,立足学情,挖掘本土资源,科学设计与实施品 德与社会实践作业,更具实践价值。据此,笔者以浙教版六 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为例,开展了一系列实践作业探索。
一、提炼基于农村学情的作业主题,激发实践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程唯有立足学情,合理设计作业主题,才 能引发学生的实践兴趣。这要求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中捕捉有 价值的信息,找到课堂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结点,继而提炼 相应的作业主题。例如,在“不和烟酒交朋友”一课学习中, 学生在课堂中反映了一个信息――爸爸、爷爷等亲人有吸烟 的嗜好。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知道了吸烟害处大,很为家人 的健康着急。如何改变亲人的坏习惯,成为孩子强烈的探究 愿望。教参的实践作业是小组合作制作“禁止吸烟”的宣传卡片,向周围的人进行宣传。农村学生家长文化水平较低, 多以自由职业为主,即使到一些工厂或公司上班,吸烟也很 少受到约束。烟瘾重、抽烟不分场合、抽烟为了面子等情况 屡见不鲜。仅以此法,宣传效果多半流于形式。基于这一情 况,教师将实践作业主题定为“三十六计劝戒烟”。让学生 在互相合作中拓宽思路,针对各家实情,谋划计策。于是, 写信劝告、改变歌词唱戒烟、禁烟儿歌小创作、禁烟演讲拍 视频等“锦囊妙计”纷纷诞生。孩子们带着这些计策展开作 业实践,让爱烟的家人在百般“计谋”中与恶习不欢而散。
多年来,孩子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作业。如“不做小法 盲”“诸暨习俗采风”“调查本地羊年生不生小孩现象”“我 家住在新农村摄影比赛”等。这些作业主题源自品德与课堂 教学互动中的学生问题,它们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针对性 强,更富于现实意义,自然引发了学生的实践兴趣。
二、设置可操作的作业环节,激活农村教育资源 科学设计实践作业环节,从而充分挖掘家庭和社区资源, 才能促使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我们在实践中,注重制订详细 的实践作业方案,科学设计作业环节,并给予有效的作业指 导。例如,“民风民俗大观园”一课学习后,我们设计了“村 落民俗采风”主题作业,在作业方案中设置了如下环节:1. 合理分组。学生来自学校所在地附近的几个村落,为便于小 组合作调查,组织同村或临近村的同学为一组。之后,推选 一名组长。每个组选择一个调查点,如节庆习俗、饮食习俗、婚丧习俗,语言习俗等(要求具有当地鲜明特色)。2.明 确分工。各小组参照老师提供的表格(见表1),商议确定 组员分工。教师作出适当调整,确保各个点都有小组负责。
学生进行实践作业的能力存在差异,后进生多是农村学校的 特点之一。教师根据班级学生实情,因人制宜,力求让每个 组员都获得与其学习能力相一致的任务。3.逐步引导。小 组分工完成后,教师此时需进行多种方法的指导。如帮助学 生梳理资料搜集的途径,可采访长辈、查阅村志、亲身体验 等。这些方式更适合农村学生的特点,弥补农村家庭电脑配 备缺失的短板。或由教师也充当组员,完成其中一个任务, 为学生提供示范。学生先依样画葫芦,从而降低作业难度, 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同时,教师协调各组任 务分配情况,对有困难的同学给予个别辅导,并发挥小组互 帮互助的作用,让每个成员都有收获。实践作业方案中有既 定作业步骤,又有明确的方法指导。学生以充分的准备,投 入火热的农村生活,开展生动的实践活动。如此,既是对教 材内容的延伸,又是对家乡文化的传承,可谓一举多得。
三、设计形式灵活的作业成果展示,凸显道德成长 农村孩子实践能力较差,眼界相对狭窄,表现得比较腼 腆、胆小等。因此,借助作业成果展示,让农村孩子学会展 示自己,敢于表达,体验成功和自信等,更具实践意义。为 此,我们设计了多种形式的作业成果展示方法。排练小剧场, 激发兴趣。浙教版品德与社会配套教学光盘中设有小剧场,着力反映孩子的日常生活。在实践作业中,我们参照这一形 式,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收获排练小剧场,由教师充当导演 和摄像,制作视频。如“科技是把双刃剑”一课学习后,学 生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垃圾分类投放处在起始阶段,仍有一 些村民乱投放垃圾。根据调查情况,教师带领学生排练了分 类投放垃圾的生活场景,并制作了视频。借此指导同学们掌 握垃圾分类方法,并引领农村家庭的文明风尚。小剧场一般 轮流拍摄,让每一个孩子都有面对镜头的机会,从而不断激 发孩子们的实践兴趣。上台交流,磨炼胆量。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发现,农村孩子在家庭中能说会道,但到了学校就变得 腼腆胆小。其原因是平时与外界交流少,接触面狭窄,缺少 展示自我的机会等生活状况导致了这一现象。为此,我们充 分利用讲台这块方寸之地,让学生磨练胆量。在交流调查结 果时,我们让学生上台讲述调查情况。许多孩子第一次上台 时都低着头,小声读材料。教师从旁鼓励,抓住典型榜样, 热情赞扬,并借机说明上台讲话的注意事项,让孩子们逐渐 鼓起勇气,学会了自然地表达。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为 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1]这是品德与社会教学应遵 循的重要原则,它自然更适用于农村品德与社会实践作业。
扬长避短,选择适合农村孩子特点的作业主题,并设计周密 的作业方案,才能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在实践作业的天 地中收获成长。
参考文献:[1]沈晓敏,高峡.小学与品德社会(生活)课程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