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
信息化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和完善,职业 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有其重要地位和作用,其教 育过程中所涉及信息化的内容逐年增多,项目逐步细化,各 类数据与信息量也开始激增。因此,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职 业教育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我们知道,信息化是一 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多方面人才的结合,这种人才必 须具备多学科融合的能力。关键词:信息化;
职业教育;
人才信息化 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并且正在改变人才的培养环境, 21世纪是一个以互联网为核心,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互联网时 代。信息化就是全面发展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提高人类 社会的生产、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效率和创造能力, 使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得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十六大提 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 化道路的战略部署;
十七大更明确指出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 合的战略举措,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 “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把大力推进国民经济 和社会信息化提高到“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
一、职业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 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 需要的实用性技能型人才,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现代信息技 术,具备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再学习能力,在专业系统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鼎”型人才,职业教育的发展须与经 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为服务国家战略,支持高端装备制造 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求,支持产业结构 调整和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为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 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充足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二、职业教育人才结构的培养 随着现代通讯与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化成为全球经 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与此过程相适应,企业在组织结构 以及劳动过程等多方面均表现出与传统的工业化集中生产 所不同的特点:如企业组织倾向于扁平化,发展模式出现小 型化、分散化等趋势。劳动力就业的模式也随之呈现出新的 特点。这些变化给我国新时期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带来了新 的机遇和挑战,对当代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 个方面:1.劳动的性质与劳动者群体发生分化。在信息技术 进步的背景下,与传统工业社会相对应的“脑力劳动”与“体 力劳动”的划分,越来越难以反映当代劳动者在质上的差异。
脑力劳动者的边界愈加模糊,许多领域存在着大量的从事操 作性劳动的脑力劳动者,例如多数企业中从事技术性管理、 操作与维护的人员等。实际上,现代企业中最稀缺的劳动资 源是具有创新特征的劳动者,其主体是企业的研发人员。因 此,在一些高科技行业和领域,传统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 的分类逐渐被创新劳动与一般操作性劳动范畴所取代。劳动 者群体的这种新的分化与组合将对今后劳动者个人进行人力资源投资产生重要影响。2.劳动者的就业岗位数量、结构 发生变化。一般而言,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正负效应是不 确定的,它取决于就业岗位所需要的技术升级与劳动者实际 的技术升级之间的时滞长短。假如技术进步突然降临,大多 数劳动者仍然停留在原有技术水平上,结构性失业必然发 生;
反之,如果劳动者对预期的技术进步事先进行了人力资 本投资或接受了相关培训,那么新的技术进步就不一定减少 就业甚至可能增加就业。3.人力资本投资价值凸显。在早期 工业化阶段,劳动者与机器要素相结合,在分工基础上进行 规模化集中生产。劳动者在生产之外的消费过程中,只要能 恢复必要的体力与脑力就可以了,人力资本投资对于工业化 生产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在信息化条件下,技术进步速 度大大加快,劳动力群体就业的规模、结构甚至宏观经济的 增长都受到人力资本投资的制约,劳动者个体的消费与投资 不再是标准化生产过程的附属,而是像物质资本一样具有通 过投资实现收益的能力。4.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趋势发生变 化。在工业化条件下,随着生产规模扩大,社会化程度不断 提高,企业用于不变资本投资的部分越来越高,而投资于劳 动力的可变资本部分相对降低,所以工业化阶段资本有机构 成是不断提高的。信息化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动方向出 现了新的特点。例如,在一些知识、技术密集的行业部门, 由于创新劳动的作用逐渐强化,企业投资于劳动要素部分的 份额相对于物质资本更快,从而造成这些行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没有提高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这一趋势将使劳动力的需 求数量、需求类型发生相应改变。5.劳动力的部门转移有了 新特点。工业经济时代,各国劳动力转移普遍存在着这样一 种现象,即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等到第二产 业有了一定发展后,劳动力又由一、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 这种现象在理论上被称作“配第-克拉克定理”。然而信息 化条件下,技术进步的不断加速使相当一部分劳动力转移与 流动面临技术“门槛”或壁垒。一些对技术水平要求高的部 门诸如信息技术、计算机、高新技术行业等,其劳动力需求 尽管也有一部分由第二产业转移而来,但更多的却是依靠新 增劳动力群体中的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来填充,而不是像早 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那样,新兴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主 要由前一级基础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来提供。
三、信息化人才培养建议 职业教育推进信息化的过程,同时又是职业教育自我发 展、自我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过程。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过 程中多层次、多途径、全方位地培养人才,将信息化人才培 养计划放入信息化建设规划中,分阶段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 不同内容的培训,在学校内部建立培养人才的机制。逐渐培 养出一支既懂信息技术又认识经营管理之道的复合型人才 队伍,可分如下阶段进行培训:1.加强专业知识及管理理论 的培训。首先,努力改变当前大部分人不愿从事信息化工作 的心理误区,及时有效地引导和加强人员培训,建立起有序的周期性知识更新培训,结合远程教育,岗前培训,建立起 完整的岗位培训、岗位轮训、晋级培训、任职培训等,定期 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更新和业务技能学习培训,逐步提高所 有人员的业务技能和个人素质。其次,信息化程度越高,对 人才的需求也越高,因此信息化建设关键在人才。推进工商 行政管理信息化,就要建立健全与新时期工商信息化建设相 适应的人才保障机制,通过专门培训、对口培训、手把手培 训和岗位应用、实际操作以及管理理论的培训,使基层教学 人员能熟悉和适应基本电脑应用环境,在系统上独立进行基 本应用操作,并正确应对软、硬件常见的异常与安全性问题。
2.改变部分现有考核机制。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首先 要敢于通过引入机制,大力加强引入信息化人才的力度,还 可以打破常规广纳信息化人才,要通过公开招考和选调,引 进和培养一批能适应先进信息技术、调控系统信息化发展、 具有网络及安全维护能力、处理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类问 题的高层次应用人才;
其次,使用机制,要用制度、机制来 营造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