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读写结合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武汉市青山区钢城一小刘莉 一是人格雏形的培养,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为小学生 打好精神的底子, 做人的底子。二是夯实听说读写书(书 写)的基础。做到“六个一”:有一定的识字量和词汇量;能写一手好字;
能读懂一篇文章;
有一副好口才;
养成一种 好习惯———天天读书。三是提升阅读素养。包括阅读兴趣、 阅读方法、阅读习惯、还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素养,有了较 高的阅读素养,就为学生打下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四是培养 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要能质疑,爱探究,会发现, 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有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增 加文化积淀,培养爱美的情趣。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落实了, 可以增强文化自信, 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还可以提升学 生的品位、气质。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着眼于改革和优化现有课程的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通过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 科关键能力, 自主进行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积极 尝试。笔者就鄂教版五下的《隔窗看雀》谈谈自己在这几方 面的教学尝试和体会。
一、引导质疑,激活思维 巴尔扎克对世人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 议的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就问个为什 么。”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也提出:“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 只在每事问。”问题是学习的先导,语文课堂上创设环境, 激发学生提问的愿望,利用文本资源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引导学生抓住难点重点质疑,抓住矛盾处、异常处质疑,抓 住文题质疑,抓住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句质疑,提出与课文 主要内容相关的质疑,多角度,多方位发问,这是培养学生 的阅读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靶向教学,习得表达 生1:寒冬到了,虽然麻雀不能像那些大禽类飞到温暖 的南方安然过冬,但是它却不畏寒冷,在冰天雪地里三五成 群的快乐觅食,它们是那么坚强,勇敢,它们点缀着这冷寂 的世界,那叽叽喳喳的叫声是那样有活力,它们一定在想: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生2:看,麻雀尽管没有过人的本领,没有美丽的羽毛, 可是它们也如同这世界的小精灵,充满的了生机和生命力, 有时,它们在浅水洼里嬉戏玩耍;
有时,藏在荷叶下躲避烈 日酷暑;
有时, 在枝头翘着小尾巴闻着淡淡的花香。它们 过的是那么惬意,在市井间,在枝头,在草地上,它们永远 快乐的生活。
生3:春天,万物复苏,麻雀妈妈在枝头来回忙碌地穿 梭着,衔来一根根枝条做窝,它要给孩子们安一个最温暖的 家,还不辞辛苦地找来一条条小虫,让自己的宝宝吃得饱饱 的,这低飞、跳跃的小身影是那样的充满着母爱的光辉,是那样让人钦佩,欣赏。
当然这是学生中写得比较优秀的,但是,不难看到学生 们已经感受到了麻雀弱小但坚强的一面, 并尽自己的想象 力在倾诉对这小生命的赞美。
课上我将这几份练笔呈现在电子屏幕上, 让学生抓住 描写方法和重点词句进行互评,发现麻雀的坚忍、快乐和有 责任感,有的学生夸奖同学用上了对比的方法,写出了麻雀 在冬季里的顽强生命力;
有的结合动词来体会麻雀妈妈的 那份爱心和责任感;
有的从排比的句式感受到了小麻雀们 对生活的热爱。听到这一句句发言,我想,足够了,这就是 我想要的效果,通过前面的教学铺垫,学生能迁移方法,能 在想象中丰富麻雀的形象,教学过程直指教学核心目标,真 正夯实听写读写书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走出教材,扩展阅读 只靠语文教材中的几篇文章, 是难以让学生学会表达 的,所以,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 扩大他们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 合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语文素养在潜移 默化中得到提升。
虽然教学已经结束, 但是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阅读 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我想: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 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 策略,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在教学中,我们还要不断地假设读写的桥梁, 让语用的训练成为作文教学的有 力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