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类综合素质项目教学模式建设方式
创新实践类综合素质项目教学模式建设方式 0 引言 “电子设计”综合素质项目面向具有电子设计兴趣爱好 的二年级以上学生开展,本着“实践、协作、创新”的教学 理念,以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设计能力培养 为目标,以营造电子设计文化、介绍电子设计方法、组织分 类专题实践、开展电子系统设计课题、指导学生参加相关竞 赛为主要内容。该课程是非常典型的创新实践类综合素质项 目,项目实施以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断改进完善, 实施效果良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1 教学组织模式 创新实践类综合素质项目一般是依托某一专业方向的 外延型综合实践设计课,它不是学生所学专业的必修内容, 但与已学课程或正在学习的课程相关,为那些有相关兴趣爱 好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锻炼的机会和环境,通过老师的指 导和自身的努力,可以逐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 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从教学的组织实施方面来 说,应立足于激发选修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兴趣,推动学生的 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以“电子设计”为 例,由于选修学生专业、年级各异、个人能力不同,应注重 因材施教,以鼓励个人潜能发挥,不断提高其创新设计能力;
实行高低年级协作编组、实施开放式教学,则利于培养学生 的协作精神。据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取的教学组织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点。
1.1 动态教学方案、多套实施计划 为鼓励学生的兴趣,满足实践需求,项目允许本科二年 级以上学生选报选修,因此,选修学生的专业覆盖面广、理 论基础跨度大、实践能力差别明显。基于这一现状,我们在 不同学期采用不同的教学实施方案,相应设计至少三套教学 实施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秋季学期实施方案:因部分学生刚开始学习电类基础课, 部分学生则具备了一定的电子设计能力,因此本期以模块化 设计训练和基础能力培养为主,分阶段组织学生互助自学, 最终实现功能模块设计或小型电子系统设计。按照这一方案, 针对选修学生情况,具体采用基础能力培养和小型系统设计 两套教学实施计划,并兼顾自学和协作能力培养。
春季学期实施方案:本学期选修学生均具有一定的电路 基础知识,因此主要实行春季学期教学计划,开始即以某个 课题方向为牵引,直接进入专题实践训练,每个设计小组选 定一个感兴趣的专题(方向),由简到难,逐步深入,一以 贯之,不断完善和创新自己的设计。
项目鼓励跨学期选报选修,对于连续选修的学生,充分 考虑其实践、提高的需求,实行动态的教学方案和实施计划。
1.2 科学编组,协作实践 根据综合实践类课程特点及综合素质项目教学需要,为 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协作精神,除了基本能力培养阶段以外,项目主要以分组模式进行,并有小分组和大分 组两种模式。
小分组:在功能模块、拓展设计以及小型电 子系统设计阶段,采用两人编组的协作模式,并以高、低年 级学生混合编组。这种模式主要在秋季学期实施。
大分组:在以系统功能划分专题的电子系统设计阶段, 全程采用三人一组的协作模式,小组内成员分工负责、积极 协作,共同完成专题项目。这种模式主要在春季学期实施。
1.3 统筹课内外时间,实施开放式教学 根据项目的实践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开放式教学。
教师充分利用综合素质项目课堂时间,进行课题规划,讲座 辅导,指导学生课内实践等工作。根据项目需要,学生还必 须积极利用课外时间和开放实验室条件,由学生骨干负责, 进行自主管理、自主实践。为了便于开放式教学,在完善整 体实施方案的同时,我们进一步确立了骨干职责、自主学习 规范、检查要求、考核办法、辅导和资助细则等。
2 教学指导方法 上述教学组织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实践积 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以及协作攻关的能 力,同时充分发挥了每一名学生的潜力,为其实践能力和综 合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最佳氛围和最优环境。在具体的教学指 导方法上,则应根据具体项目课程的特点,研究探索怎样才 能在教学中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电子设计”综 合素质项目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下面以之为例,提出几点经实践检验效果良好的教学指导方法。
2.1 教师指导、学生骨干协助 创新实践类项目一般限制最多30人的选修规模,由于其 设计性和实践性特点,如果要求指导组教师对每一名学生进 行细致入微地指导,难度较大,也不符合项目培养的基本要 求,因此,我们倡导和鼓励更多的学生骨干参与到项目教学 和指导中,并鼓励相关学科研究生,特别是在相关赛事中获 奖的研究生参与项目讲座。
教师每学期从连续选修的学生中指定至少两名学生骨 干。项目实施中,教师主要进行专题讲座、选题引导、过程 指导、答疑解惑、考核评优和指导参赛①等。学生骨干在做 好课外实践管理的同时,根据自身参与课题情况,协助教师 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指导。
2.2 分类实践、专题引导 本文1.1节提到,不同学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案和实施 计划,在具体教学内容和指导方法上,则概括为“分类实践、 专题引导”。“专题引导”是指项目实施和指导过程中,用 于引导学生学习实践、贯穿始终的电子设计专题方向。根据 所在学期和选修学生理论和实践基础,实行不同的项目专题 分类设计,概括为“分类实践”。
第一学期,首先进行基本功训练,②然后以模块化功能 电路设计为专题,如EDA及PCB设计、单片机入门设计、电源 模块设计、放大器模块设计、测量模块设计等。完成基本模块电路设计以后,即按照小分组模式,对基本模块电路进行 拓展设计,并可进一步延伸到小型电子系统设计。
第二学期,以电子系统功能进行专题分类,以大分组模 式指导学生开展电源及功率电路设计类、信号发生器类、仪 器仪表类、通信类、控制类等专题方向的项目设计,每年基 于实验室条件和电子技术发展动态,进行项目选题更新优化。
根据选修学生的具体情况,上述基于分类专题实践的指 导方法,可以结合春、秋学期教学实施方案进行相应调整和 优化。
2.3 循序渐进,不断完善创新 3 结论 本文以“电子设计”教学为例,对创新实践类本科生综 合素质项目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总结提出了动态方案、 协作编组、教师主导、骨干协助、分类实践、专题引导、循 序渐进、自主开放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 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优异的教学成果。
基金项目: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教学建设项目 (2014117) 注释 ① 晏勇.基于过程的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组织与管理 [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33(5):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