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管理的内容_分析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创新

分析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创新

分析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创新 伴随20年来的计划经济主导地位的逐渐丧失、市场经济主导地位的最终确 立,我国传统人事管理也经历了改革、扬弃与创新的过程,当前人事管理工作已 经开始从传统人事管理层次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层面提升,这一特征在企业单位 表现更为明显,对于事业单位尤其高等学校来说,人事管理工作仍然没有摆脱计 划经济的束缚,因此也有人将高校的人事管理比作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块堡垒”。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创新是这一时代的重要特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 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21世纪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实现这一任务必须要求高校 加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而作为服务于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的高校人事 管理也就必须顺应时代要求,进行创新。高校人事管理创新首先应从管理思想和 观念创新着手,在新思想和观念指导下进行管理制度和方法创新,营造有利于师 资结构优化,教职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宽松的制度环境 和人文环境。高校人事管理者是人事管理创新的主体,但据目前的统计资料显示, 高校人事管理者学历相对教学部门低,来自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的很少,难以 肩负人事管理创新的重要使命,提高人事管理者的学历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理 论业务水平也应成为人事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管理思想和观念创新 这里的管理思想和观念创新是指超越高校当前人事工作己经形成的习惯 思维定势和一些陈旧观念,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全新的人事工作 理念和思维方式。在当今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人既是理性人,又是文化人、创 新人,既有较高的物质文明需求,又有较高的精神文明需求、实现其人生价值的 需求,尤其高校教职工作为知识工作者,高层次的需求占主导地位,最大的追求 往往是自身价值的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只见事不见人”、“将人当作一种成本 和工具”、“忽视人的个性发展”、“力求通过严密监督和控制来达到管理目的”的 传统人事管理思想己经不具适应性,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呈现对抗性情绪甚 至离职走人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多种,但传统思想指导下的人事管理可能是主要原 因之一。以尊重教职工的行为主体性,推进教职工人性需要的满足,促进教职工 自身价值的实现为目的的人本管理思想己经成为高校现代人事管理的核心。以人 为本的高校现代人事管理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人力资源是高校的中最重要的资源,区别于高校物质资源是人力资源的 能动性、再生性、増值性,进行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应是人事部门的重要职能,人力资源増值应是人事管理部门的工作目标。

2.高校的发展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包含学校总目标、学校各部门目 标、教职工个人发展目标在内的多目标系统,前两个目标最终要靠教职工个人目 标的实现来落实,因此在高校人事管理中不仅要重视学科建设、吸引人才等学校 发展目标,也要关注教职工个人发展目标,将个人目标同学校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是保证人事管理绩效的关键。

3.确立民主管理思想和“大人事”观,人事管理不只是人事部门的事,要积 极支持基层部门以及教职工参与人事管理的行为,打破人事工作中的神秘化与封 闭状态,増加高校人事管理活动的透明度,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真正在思 想意识上实现由“为民做主”到“以民为主”的转变。

4.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要从尊重人性角度出台支持性人事政策,而不 是限制性人事政策,营造支持教职工个性发展、勇于创新的宽松和谐的制度环境。

5.正确认识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关系,树立以学术权力为主导的观念。

现代大学制度和大学精神最基本的就是确立了学术自由的价值理念和教授治校 的管理模式,由学者来进行学术管理和学术评价的制度。因此,在人才引进、专 业技术职务评聘、教师岗位聘任等事务上,要树立坚持学术权力为主导的观念, 不要以行政权力弱化甚至取代学术权力。

二、管理制度创新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长期运行在一种以强调政府作用为基础的 行政约束的制度环境中,人事管理也不例外,人事调配、工资、福利等基本上是 严格按照上级制度办事。在当今高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 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勇于打破现行束缚改革深入发展的刚性的管理制 度,按人本管理思想进行人事管理制度创新。为指导高等学校进行内部管理体制 改革,人事部,教育部在2000年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 实施意见》,指出:进一步强化竞争机制,改革固定用人制度,破除职务终身制 和人才单位所有制,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 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在高等学校工作人员中全面推行聘用(聘任)制度,高等 学校的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务聘任制,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 职员制度,探索建立教学、科研、管理关键岗位制度,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 专兼结合、资源共享的原则,探索建立相对稳定的骨干人员和出入有序的流动人员相结合、以教师为主的高等学校人才资源开发机制,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分配制 度改革,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进一步加大搞活学校内部分配的力度,扩大学校分 配自主权,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 这些意见对高等学校进行制度创新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 新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1.创新引进人才制度。高校现行引进人才制度大多是刚性的,强调“人才 单位所有”的意识,但往往受编制数额、岗位需要人才的暂时性短缺等因素的限 制,刚性的制度往往不能发挥作用,这就必须突破“人才单位所有”,树立“不求 所有,但求所用”意识,建立多渠道、多方式相结合的柔性引进人才制度,例如 建立人事代理制度、从其他高校、政府机关、企业以及从在职研究生中聘任兼职 教学、科研人员的“双聘”制度。

2.创新用人制度。创新用人制度首先要建立聘用合同制,教职工同学校通 过签订合同,保证了双方权利、义务的对等,教职工对学校不再是被动地受控制 和服从,而是主动的合作,共同发展,聘用合同制同时也为人才有序流动,优化 配置提供了宽松的制度环境;
在建立合同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岗位聘任制度,根 据学校需要科学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彻底改变高校岗位设置模 糊、岗位职责不清,诸如在管理岗位的教职工聘任教师岗位职务,在工勤岗位的 教职工聘任专业技术岗位职务的岗位聘任混乱状况,通过公开竞聘,将适合的人 聘任到合适的岗位,既保证岗位绩效的提高,促进学校的发展,又保证了教职工 潜能的充分发挥促进个人价值的实现做到人与学校、人与岗位、人与人之间相互 协调的最佳状态。

3.创新教职工考核制度。目前高校教职工考核内容单调,对大多数教职工 来说,年度考核是唯一内容,而且考核方式单一,考核结果等级过粗,对结果的 使用也只是简单的奖惩等。考核制度创新非常必要,只有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才 能正确反映高校整体人力资源效率状况,才能正确评价人才引进、岗位聘任等制 度的优劣,才能为分配制度、培训与开发制度等提供合理的依据。考核制度创新 在内容上要进行丰富,要形成年度考核、平时考核、专项考核等并行的局面,在 方法上应该多样化,针对人员类别及岗位的不同,宜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在此 可以借鉴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新成果,例如360度评价法、等级评估法、 目标考评法、重要事件法等。

4.建立高校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制度。人事部门是效率部门,人力资源 増值是人事部门的重要目标,建立高校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制度是人力资源増值的重要途经。高校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不是搞几次岗前培训、在岗培训那样 简单而应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一整套适合自己的培训与开发管理体系, 它在程序上应包括可行性分析、培训与开发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绩效的评价等;

它在时间上是一个持续的不间断过程;
它在实施主体上包括人事部门、院系基层 部门、各教学、科研团队等在内的各层次组织;
它在实施对象上应包括学校的教 学科研人员、教学辅助人员、管理人员及工勤人员在内的所有教职工;
它在内容 上不仅包括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培训,还要把学校的理念、文化价值观以及管理 制度介绍给教职工,让教职工知道学校支持什么,反对什么,促进个人价值观与 学校价值观的良好统一,帮助教职工树立集体意识,建立能与他人和谐共事的团 队合作精神和能够充分发挥潜力的良好文化环境,帮助教职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促进教职工与学校共同发展、进步的良好局面。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制度是将“以人为本”、“人人成功”理念落到实处的重要措施,也是人力资源结构 持续优化、质量持续提高、潜力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

5.创新分配制度。由于受国家统一工资制度制约,高校在分配制度改革方 面力度不大,近来各高校在国家工资之外另辟资金渠道,建立了校内津贴,但也 只能是对以国家工资制度为主体的现行高校分配制度的修补,不能消除它的计划 经济特点,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彻底打破国家工资分配 制度,废除与教职工身份紧密联系的职务等级工资制,建立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 人才和核心教职工,激励教职工努力工作,不断提高工作绩效,鼓励教职工提高 知识和技能,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的新的分配制度。新制度应以岗位工资为主体充 分结合高校的岗位聘任制,将教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 献以及知识、技术、成果转化中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直接挂钩,向优秀 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充分发挥工资的激励功能,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总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摆脱那种”伯乐相马”式的局限, 能够依靠好的机制使”千里马”批量生产,”伯乐”不再局限于个人,而是逐步变为 通过创新的制度。

三、提高人事管理者自身素质 管理人员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同时还是管理创新的主体,提 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对人事管理创新尤其重要。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优秀的管理 者都必须是本专业的内行,精通自己的业务,否则就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人事 管理工作也是一门科学,业务熟练只是做好人事管理工作的基础。目前高校人事 管理人员中,一般维持性的管理人员多,满足于学校正常工作的运转,缺乏现代管理思想与创新能力,缺乏对人事工作进行研究的意识,不能适应当前高校人事 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的。

提高人事管理人员素质,要注意引进具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 有一定创新意识和掌握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的人才充实到人事管理队伍,从而打破 被动、维持性人事管理系统的平衡,优化人事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结构;
在工作安 排上,将业务学习和培训作为人事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进行,结合本部门人事 管理人员的素质现状和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案例讲座、管理经验交流讨 论会、人力资源管理及信息管理技术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从而改变管 理人员长期局限于例行工作的状况,将业务学习和培训落实到行动,真正提高人 事管理者素质和创新能力。此外,要激励管理人员自觉从事人事管理专业知识及 相关制度、法律法规等方面学习和研究的行为,积极支持人事管理创新方面的科 研立项工作。

市场经济将高等教育推向全球化的竞争环境,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尤其高校 人事制度改革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人事管理在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中面 对的将是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因此必须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实现 管理制度与方法的全面创新,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开拓性地做好人事管理工 作,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活力的高水平师资 队伍,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地发展。

作者:李玉光,孙林(大连大学人事处,辽宁大连116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