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道德生命的发展作用
试论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道德生命的发展作用 “品语明道、文道统一”是语文的基本学科属性,亦是 语文教育的重要特征,德育纳入小学语文教育目标体系不仅 是必然,还应与生命教育相互渗透,对此本文基于道德与生 命质量的联系,探讨了基于小学语文课堂推动学生道德生命 成长的重要命题,揭示了小学语文生命道德教育的真谛:让 道德去唤醒道德,让爱去启迪爱。一、小学语文促进学生道德生命成长的重要价值 小学语文学科具备道德唤醒的基本功能,能满足小学阶 段学生的道德教化需求。首先,小学语文课程渗透了丰富的 道德案例,有助于学生认识道德、关注道德、体验道德,通 过接纳道德知识,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与规范,逐渐培养道 德观念与道德判断力,鲜明的人文属性意味着语文学科以人 为本的基本特征,而道德即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之 上,语文学科对人性的表达与理解充满了对人精神价值的关 注以及使人向善的正面力量,能达到小学生道德教育的目的。
另外,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生命包括生理生命、心理生命 以及社会生命三部分,除了生理生命,心理生命与社会生命 都包括道德成分,学生道德成长与生命质量提升的关系在于 道德赋予生命以意义,即道德教育我们除了爱自己还要懂得 爱别人,从而获得充满温情的生命关系。对此,小学语文基 于德育内容对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表现为以下内容:第一, 生理层面的生命质量提升,例如安全教育、自尊教育、自爱教育等等;
第二,心理层面的生命质量提升,例如坚强勇敢、 谦虚宽容、勤奋上进、自信感恩等等;
第三,社会层面的生 命质量提升,例如奉献精神、关爱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助 人、学会交往、追求正义等等。因此,小学语文不仅是知识 的载体,还是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载体,其基于道德因 素的融入,激励小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内涵,促进小学生遵循 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呵护小学生心理与精神发展的和谐圆 满。
二、小学语文促进学生道德生命成长的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教育促进学生道德生命成长的基本途径,是让 学生感知生命的力量,并基于道德体验认知生命的意义,对 此教师可以设计主题教育活动。例如笔者曾经让学生归类总 结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过的残疾人题材,向他们提出了三个 重要问题:第一,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过哪些残疾人?第二, 这些残疾人向我们展示的是什么样的形象?第三,你对他们 有什么看法,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第一问题考察的是学生 对教材内容的熟悉度,学生需要亲自去归纳与提炼素材,从 全新的角度探究课文,最后的结果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找到了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中的“盲婆婆”、《微笑着面对一切》 中的“桑兰”;
中年级的小学生找到了《番茄太阳》中的“女 青年”、《给予是快乐的》中的“弟弟”;
高年级的小学生 找到了《轮椅上的霍金》中的“史蒂芬·霍金”、《海伦· 凯勒》中的“海伦·凯勒”等等。这些人物个个都形象鲜明、充满强烈的生命感染力,学生在对残疾人形象的审视中能很 快捕捉到他们身上散发的人格魅力,例如霍金克服生命缺陷 致力于科学研究、阿炳的眼睛坏了却仍然对音乐充满向往, 除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使学生深受感染,亦不乏让人肃 然起敬的道德号召力,例如《别饿坏了那匹马》中的残疾青 年,为了让“我”不用付钱而心安理得的看书,叮嘱“我” 每天为他送马草,其实他根本就没有马。这样的残疾人在日 常生活中是何其渺小,但美好的人性力量一旦被发现,又是 怎样地光芒四射!学生从普通的甚至显得卑微的小人物身 上感受到的道德震撼比一切说教都要管用,如此经由第一个 问题和第二个问题的分析、归纳与情感体验,教师再让学生 展开对第三个问题的讨论、发言,就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例如在课前笔者问学生什么是生命的力量,他们往往含糊其 辞,现在却会举例告诉你:“霍金坐在轮椅上只有三个指头 会动,却写出了伟大的《时间简史》,这就是生命的力量!” 问他们什么是道德,他们也会明确地回答:“道德就是求真、 求善、求美的心。”可见,小学语文生命道德教育的真谛是:
让道德去唤醒道德,让爱去启迪爱。
总之,教育之功不在于训练学生谋得职业,而是在激励 学生涉猎知识的同时对自身的人格、品行等精神维度亦有所 追求,小学教育在小学生“成人”过程中的最大作用是唤醒 小学生的道德意识。然而,单纯的道德教育并不足以培植小 学生的道德基础,将道德置于生命的真实存在中才会起到撼动人心的教育力量。对此,语文以其独有的人文情怀与生命 体验素材成为首选学科,其卓越的道德浸润价值不仅能审美, 还可立人,本文主张以语文学科内容为载体,以美引真、以 真储善,帮助小学生认识道德赋予生命的意义,从而呵护学 生精神发展的和谐圆满,推动学生的道德生命成长。
参考文献:
[1]孙志强.当代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缺失现象研究.中国 青年研究,2012(11) [2]陈碧波.点化生命润泽童心——浅谈如何在小学语 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