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民工职业教育分析
新时期农民工职业教育分析 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研究概况 2010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 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第一 次正式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随后,新生代农民工 群体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 点话题。就在这一年,全国总工会在《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 题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现阶段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1 亿人左右,占外出农民工的六成以上,占我国2.3亿职工队伍 将近一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所谓 新生代农民工,是以人群的社会属性“代”为划分依据,相关 学者曾从务工年龄、教育背景、外出动机、身份认同、职业 期望、群体文化、群体行为等不同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界定, 大多认可新生代农民工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90年代 中后期开始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亚群体。与上一代农民工 相比,他们具有务工年龄“年轻化”、外出动机“多元化”、 身份认同“非农化”、生活方式“城市化”、职业期望“高 移化”、职业转换“高频化”的典型特征。与此同时,关于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也日渐广泛,已经从社会学扩展到 人口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多学科 力量的交叉联合必将推动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由于职业教育培训在规导新生代农民工合理有序的流 动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也是解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要求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素质现状矛盾行之有效的 途径,因此关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问题理应引起了 学者们的高度重视。但初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大量关于新生 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关于其职业教育培训的研究还是较少 的。如从中国学术期刊网搜索,以题名为“新生代农民工”、 时间从“1979年~2010年”、匹配为“精确”、查询范围为 全部(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中国博士学位 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搜索, 发现相关记录有“468”条,而以相同的检索条件,题名为“新 生代农民工+教育”的只有10条;题名为“新生代农民工+培 训”的只有5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研究只有3条,;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研究只有1条,以上4类相加总数为 21条,占新生代农民工研究(468条)不足4?5%,可见现阶段我 国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理论 研究落后于实践发展。因此,对现有的研究探索进行归纳总 结,深化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实践和理论探 索的新认识,有助于推动我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工 作健康发展。从研究内容看,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生代 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作用与意义、现状与问题、对策与建议 三个方面。
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作用与意义 剖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作用与意义,学者们的 研究立足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联系,从经济社会发展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发展的角度,探讨其作用 和意义。
1.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表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 重要性 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看,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 速推进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的战略关键期。在这 一时期,经济发展转型、产业结构优化、技术的革新,必然促 使人才提档升级。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国现代产业工人不可 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引发的职业教育培训需求尤其是 高层次的教育培训需求也会进一步增加。而这一时期劳动力 资源配置的非均衡状态的“青工荒”,其背后实质为青年民 工群体的“教育荒”。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层面看,由于“二 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和城市、农村的推拉对迁移选择性的影 响,广大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尤其是青年剩余劳动力迫切 需要向非农产业实现有效转移。最近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 明,农民教育水平每增加1年,农业GDP就增加0?76%,农民到 工业部门工作的机会就增加1?5%~3?2%。从维护社会稳定的 层面看,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是一个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 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 特殊社会群体,他们具有强烈的上向流动愿望,但有限的上 向流动机会和狭窄的上向流动空间构成了社会稳定的潜在 威胁。因此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职业教育培训有利于新 农村建设和城市化目标的实现,实现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社会和谐。
2.个体自身发展的需求表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 训的必要性 研究表明,从需求现状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对技能培训 的需求表现为以职业准备性需求为主,具有多层次、多样化、 功利性、盲目性等特征。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新生代农民工 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偏低,造成就业难、发展受限、职业形 态不稳定、无长期职业规划等。加强岗前岗后培训,提高技 能素质,加强法律知识、职业道德、文明素养等方面的基本 教育培训成为解决职业枯竭的有效途径。从群体特征的角度 看,由于社会心理、生活习惯和价值观等外部阻力而难以融 入现代城市,出现了梦想与现实的强烈冲突,而社会现实力 量推使这一群体在人际交往、社会认同、情感支持三个方面 出现“内卷化”趋势。解决办法就是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继续 教育和培训机会,充分发掘各方面潜质,给他们实现自己梦 想的机遇和条件。
三、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现状与问题 有学者概述目前农民工教育与培训的现实境况:教育实 践漂移;政策缺失,体制缺位;社会流动机制规陈弊积;农民 工自身教育上的“先天不足”与“后天残缺”;农民工群体 弱势化导致自身话语权缺失。
1.现行组织机制及机构问题 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机构,缺乏有效的配套保障机制与措施。就行政管理而言,涉及的多个行业和部门之间缺乏沟 通,配合力差,还没建立起管理、培训、指导、服务等功能协 调的专门机构,导致对农民工的培训各自为政,盲目性、无序 性突出;就培训资金管理而言,多个部门以不同方式介入放 大了对财政资金的需求,由此带来资金分散,且各部门培训 资金使用标准和方式不同;就农民工培训的运行机制而言, 不少地方缺乏科学的运行机制,采用垄断手段,下指标、搞摊 派,很少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尚未形成合理的、多元化的资金 投入机制,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吸引财政以外的其他资金的 投入;与此同时,对教育培训机构也缺乏相应的激励和监管 制度,导致教育培训机构的短期化利益倾向严重,只是为了 完成培训任务而培训,只注重培训的数量和规模,而不顾培 训的质量、特色和效果。
2.职业教育培训教学状况手段落后 在内容上,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政府或新生代农民工个 体都难以预计进城以后的情况,提供的培训内容狭隘片面, 较为单一、低层次,与就业脱节的情况比较严重,落后于市场 需求,忽视相应的文化及思想观念的培训。在方式方法上,依 然延续了讲理论,灌输式讲课的习惯,缺少现场指导、观摩, 还未开发出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培训,相比帮助新生代 农民工积极储备角色转换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补偿性学历 教育明显不足。在师资上,由于不同程度上引进了志愿者模 式,构成上以专兼职结合为突出特点,存在着非职业化倾向和不稳定性的因素。在培训基地建设上,目前职业教育培训 的主要力量是各类职业中学、技校、社会培训机构和市、县 (区)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但总体规模偏小,培训工作主要依 靠项目的支撑,由于政府经费投入不足,加上培训机构自身 实力较弱,导致大部分培训机构校舍简陋,教学设施落后,同 时实训基地也不能适应大量农民工跨地区就业的培训需要, 难以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培训基地。
3.职业教育培训成效不平衡 整体上新生代农民工参与教育培训的比例与较高的职 业技能培训需求相比,比率极低,新生代农民工转移前教育 培训工作进展不平衡。企业方面,职工教育经费投入占职工 工资总额的比例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企业用于就业 人员的培训经费投入不足。有学者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 在职培训参与率远低于城镇职工在职培训参与率,企业农民 工获得的在职培训机会较少。有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 培训的意见,除了培训费用较高等问题外,主要集中在:培训 内容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地方性特点不突出;重文化知识 教学,轻职业技能传授;重课堂系统理论讲解;轻实际操作演 练;职业资格证书偏重书面考试,轻技能考核,资格证书不能 真实反映实际技能;培训时间集中且较长,不够合理;培训地 点由培训机构根据自己的实际、方便来安排,忽视了农民工 的需求,给他们学习造成一定的不便。
4.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层面问题一是由于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对学习的认识存在偏差,有 的人对学习知识没有兴趣,对掌握新知识丧失信心,不能正 确认识培训后的潜在价值;二是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工资 较低,少有剩余支付学习;三是大多从事生产性操作工作,工 作强度大,时间长,需要加班加点,在忙累了一整天之后再去 学习的动力不足。
四、推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1.统筹兼顾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 理顺和完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机制。首先,应 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各级管理机构、教学机构 和研究机构,充实和配备相应人员。其次,各级政府财政部门 要安排好用于农民技能培训的资金同时设立新生代农民工 专项基金,做到专款专用;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用 人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在方法上政府可 以采用发放教育培训券等形式,还可通过对职业培训机构补 助或免税费,来降低培训学费。再次,进一步完善县、乡、村 三级教育培训网络,加大对教育培训课程的开发力度,政府 部门在安排农业发展项目,资金投入时应与农村劳动力资源 的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另外,建立完善农民工职业资格评定 体系,研究制定符合城市发展情况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 鉴定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教育培训结业证书和职业 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持证上岗和就业准入制度,强化新生代农 民工的教育培训意识。统筹和优化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各项教学要素。在教学形式上,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特 殊性,以浅显易懂,即学即用、活学活用为原则,采取厂内培 训与厂外培训相结合,课堂讲授与互动学习相结合,学历教 育、技能培训和素质教育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在教育 内容上,要以新生代农民工的现有知识与技能水平为起点, 充分考虑个人职业倾向,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和就业能力,加 大对他们开展城市生活常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加 强法制观念教育和融入性教育,同时对有创业能力与创业愿 望且经济条件较好的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创业教 育培训。在师资建设上,实现“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师 资的来源渠道、规模数量、质量规格、专业结构、培养培训、 专兼职队伍等方面建立保障措施,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在 培训基地建设上,整合各类职业学校、农机学校、就业训练 中心等教育培训资源,改善教学设备,改革运行经营,建设若 干品牌示范训练基地。
2.循序渐进推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 从政府层面考虑,现阶段迫切需要的是政府通过营造有 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社会环境、法律环境、体制环境和 相关的制度环境,从而保证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首 先,改革现有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体制,使新生代 农民工平等享有在城市各项保障权利。其次,输出地政府要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措施;加强与外 出农民工的跟踪联系,了解他们的就业状况和培训需求;根据市场的需要,定期发布职业需求和职业技能方面的信息;
与输入地有关部门联动,妥善安置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建立 农民工教育培训的人才资源库,为农民工就业市场体系的构 建奠定基础。再次,各地政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形式多 样的宣传措施,同时,还应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对当地农村劳 动力进行全面摸底、统计,及时掌握富余劳动力的详细情况, 建立数据库,确保培训招生工作的正常开展。从企业和培训 机构层面考虑,由于他们的参与,一方面可以让培训进行得 更为顺利,另一方面培训结果更有针对性,培训更加有的放 矢。在原则上,坚持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并重的原则,做好统 筹规划;坚持按需培训原则,加强市场调查与预测,增强培训 的针对性;坚持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原则,提高培训 质量和效果;坚持引导培训与职业技能、素质培训相结合原 则,扩大培训覆盖面,全面提高参训者的综合素质;坚持就地 取材和优选优用的原则,广泛利用多种教育培训资源。在操 作方法上,第一,制订中长期培训规划,确定年度培训目标, 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第二,根据自身需要和新生代农 民工现状,形成共同的发展目标,使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 展愿景与企业和培训机构发展目标的协调统一;第三,发挥 培养一线优势,降低成本,落实培训经费,营造支持学习的氛 围。
从个体自身层面考虑,不仅要学会学习与思考,还要发 掘其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学会适应现代社会,使自己具备足够的社会流动资源积累,确立合理的流动趋向。首先,他们 必须认识到通过具体、广泛的职业教育及相关技能培训,使 自己具备从事现代职业活动的知识技能与核心职业能力的 重要性,从而奠定他们在城市立足的经济基础。其次,他们需 要通过对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学习,增强城市生活融合能 力,内化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在心理上获得认同,在情感上 找到归宿。再次,为了有效弥补其受教育水平的不足,为了不 被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淘汰,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平等 地位,为了更好地提高生存、生活质量,他们需要形成终身学 习的意识与能力。还有,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规模日益扩大、 职业期望值增高,他们需要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知识的学习, 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经营风险预测和抗风 险能力等,激活其创业细胞,使自己具备一定的自主创业能 力,以利于实现自由、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