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采用积极心理学]大学生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采用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采用积极心理学 摘要:现如今,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贫富差距越来越 大,利益分配越来越不均衡,大学生毕业就业压力也与日俱 增。在高压环境下,高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 健康教育。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以大学生目前心 理健康的状况以及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实施情 况为依据,分析采用这种途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 性。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 高校是社会培养以及输出人才的地方,人才不仅要考虑 数量更要考虑质量。大学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社 会对于大学生的关注度一直都不低。复旦大学投毒案等社会 影响恶劣的事件,让人们越来越重视高校高素质人才的心理 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分析大学生的心 理健康,并给出完全不一样的应对措施,值得心理老师和各 大高校加大对积极心理学的关注与使用。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治疗心理上的精神疾病以及 挖掘和培养有天赋的人才,使人的生活更加的充满意义。提 到积极心理学,就不得不提及消极心理学。在以往,人们主 要的研究领域都为消极心理学,人们更加关注心理亚健康、 不健康,如何去诊断心理疾病或是如何治疗心理疾病。学者 们的研究倾向于对消极情绪或是行为的解释和理解,然而这些研究,既没有减少人们的心理问题的产生,也没有很好的 控制人们心理健康问题的增长。仅仅关注消极方面的心理学, 忽视了积极心理对人产生的内在潜力,限制了心理学事业的 研究与发展。积极心理学把人的内在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 的品质作为研究的核心,引导人们多关注自身的优点,树立 健全的人格品质。根据调查研究显示,积极的人格与大学生 的心理健康状态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且两者的关系趋向于正 相关。积极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让人获得幸福感,提高对现 实生活的满意程度,使大学生们正视自己,以积极向上的态 度去对待他人、对待生活。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挑战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 的文件,其中包括了对高校的一些标准与规范,意在加强其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 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了解基础的自我心理修正的方 法。目前我国各大高校,乃至初中高中都设立了心理咨询 室,每个学校都配备了至少两名拥有专业资格证书的心理老 师。大学校园里还活跃着心理协会等组织。可以说,我国对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极其重视的。且根据一学期一 次的大学生在线心理问题测试结果来看,我国大部分大学生 的心理健康都达到了正常水平。传统心理学更加侧重通过消极的问题来检测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如何摆脱消极心理。传 统心理学虽有作用,但作用效果不够明显,不能够应对当代 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心理老师以及各大高校需要做出教学创 新,引进新的教学途径,探求更好的教学方式,帮助大学生 们更好的改变现状。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一个全新的角度,不再过多的关注学生们 的消极行为或是消极心理,意在增强与培养大学生对自身积 极品质的挖掘和探寻,不再满足于使学生的心理状况由不达 标变成达标,而是想要使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由正常 朝向更好的层次发展。积极心理学一改传统心理学的教学方 式,采用新颖的积极量表来使学生对自身进行积极评价,通 过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挖掘自 身的优点。放大自身的优点或是力量会比如何去解决自身的 不足更有作用,这在根源上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且同时 做到了有效的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从积极心理 学视角来看,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明显 的改善和预防效果,可以在各大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 育中推广,做到广泛使用。

三、采用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塑造大学生健康积极的人格品质 目前心理学界普遍的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培养健 全的人格为目标。塞里格曼以及其他研究者认为关于人的美德与其他积极人格特征是高校开展心理教学工作的具体内 容和前进方向。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要围绕着学生的综 合心理素质来进行培养,培养学生全面型的人格。据研究表 明,积极的人格中存在两个维度:一个是与他人积极的关系, 另一个则是对自身积极的看法。大学生褪去了高中时期的稚 嫩,思想也愈加的成熟,因此,大学生是人格培养与发展的 重要时期。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采取积极心理学的内 容,加大对学生积极力量的挖掘与引导,注重诚信道德品质, 让学生认清自己,并且利用与发挥自身的优点,学会与他人 交流与合作,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追溯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得知,心理学的作用 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用于诊断和治疗心理疾病;
二是提升人 们的幸福感,使生活更加充满意义,更有创造力;
三是挖掘 和培养天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早就指出,目前心理学仅在 第一个方面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于第二、第三的作用 使用度不高,研究也不够透彻。但我们应该意识到,创造能 力是至关重要的,它是社会进步的基石。人类的美德中也包 括了创造力。积极心理学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加大对积极心 理学的研究就能更好的使人发挥出冰山一角下巨大的创造 力潜能。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满意度 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可以使人保持愉悦的心情,人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能够更好的吸收知识,更好 的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也表明体验使 得大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相关的心理教学活动中,参 与度是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的最佳体现。学生对学习有兴趣, 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同时老师在一旁指引,这能最大程度 上提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助 于提高大学生学习的满意度。

(四)有利于解决大学生恋爱问题 大学生恋爱是大学校园中常见的现象,但在所有的健康 问题中,大学生恋爱导致的心理问题占据了大部分内容。在 恋爱中产生的自卑与患得患失,甚至是格外的敏感成为了影 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传统的心理学无法使学生遗 忘这些真实存在的缺点,而积极心理学可以另辟蹊径,积极 心理学可以引导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提高大学生的自信, 自信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方式,无论是对自己自信还是对 他人自信,都可以有一个良好的改善心理状况的作用。

四、采用积极心理学的可行路径 (一)建立一支专业师资队伍 (二)打造积极心理教育课程群 光是设立心理咨询室的效果是微弱的,学生由于各方面 的原因,不愿意主动去寻找相关的老师咨询与开导,学生的 参与度十分低,因此为了提高教学,高校应开展相应的心理 教学课程。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达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计划的科学性,高校在开设相关的心理教育课程事应考虑到各课 程之间的关联性,遵循其连续性与程序性的原则来制定和规 划课程。开设教育课程群能够让学生都参与课程学习,大大 的提升了其对掌握心理知识的程度,对学生全面、系统的授 课使得学生会对一些小问题自己进行心理调节与化解,建立 自身丰富的人格。积极心理教育课程群的宗旨就是提高大学 生的幸福感。

(三)健全学生发展评价体系 社会对高校的地位的评估,主要是根据这个学校所培养 出来的人才的素质来评判的。所以在学生毕业之前,学校往 往会对在校的大学生做发展情况调查。调查主要以学业成绩 和心理健康这两个方面进行。传统的心理学评价体系侧重于 检测大学生内心的不健康因素,意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而积极心理学从学生的积极发展角度入手,添加乐观量表等 积极量表来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对学生消极心理 的预防和治疗工作的同时,也培养了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人 格。学生的评价体系应该不断的完善,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 待评价体系,不可单一的只关注学业成绩,应该全面的评估 学生的发展状况,既要看到学生的不足更要看到学生潜在的 能力,有针对性的解决不足,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内在潜 质,并使其发挥出来,不断提升自我认知。

(四)营造积极育人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想要拥有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及想要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是和其所处的环息息相关和密不 可分的。人格特质需要在环境中才得以凸显,而环境又是影 响人格特质形成的重要因素。两者关系紧密,这也说明了营 造积极育人环境的重要性。二十出头的大学生可塑性最强, 因此在大学校园生活最适合完善和发展人的心理人格。同时 不仅仅是学校,家庭的心理教育环境也是极为重要的。高校 也应该加强对高校学生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引导 和支持家长多鼓励孩子,发掘孩子自身优点,构建家庭与学 校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营造积极育人环境。

五、结语 本文依据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的影响,从四个角度来分 析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积极心理学的可行路径 来提高其在心理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合理运用心理学可以帮 助大学生们塑造积极的人格,加强自我认知,增强自身的幸 福感,促进大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工作与生活。

【参考文献】 [1]高茹,许昌斌,李斯.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证 研究[J].教育探索,2016(10):132-133. [2]郭颖.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4(17):65-67. [3]辛自强,张梅,何琳.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 史研究[J].心理学报,2012(05):664-679. [4]杨济连,江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积极心理学的可行路径[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6,17(02):5-9. [5]张大均,王金良,郭成.关于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 保障系统研究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 究,2007(02):85-8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