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师教育教学言论中的反动性
浅析教师教育教学言论中的反动性 教师在课堂的语言活动占了教学活动的重要地位,课堂语言的质量与引导 方向,不仅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与判断。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注意课堂语言内容的反动性以及引导性,在社会主义领导 下,教师应该顺应国家的发展形式,正确的引导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引导他 们正确的爱国,爱党。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中国历代名师在传道过程中,都深深的影 响了一批有道德有思想有远见的学者,而这些学者们或多或少都被自己老师的观 念深深的影响者,在当代高校,老师的观念会直接和长期的影响着一个学生或者 一批学生对于学术,社会价值观,人生观的看法。特别是当这位教师在学生心中 有一定位置的情况,学生会更加坚信。如果教师在言论中的带有反动性含义,则 直接能在学生心中埋藏一颗不安的种子,质疑的种子,躁动的种子。
教师言论中的反动性,大的不说,从小的方面来讲主要围绕着这几 点:①散布谣言;②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③侮辱或毁谤他人,损害他人 合法权益。
现在网络发达,网络上时常发表一些用词尖锐,对社会对国家产生质 疑的帖子或言论,对于网络上恶意的攻击性言论,教师应该避免或避开。首先教 师应该端着态度,不轻信这些网络文章,即使是真人真事,也不做偏向性判定。
当遇到学生针对这些文章的提问或质疑时,应该正确引导学生,不要盲目相信网 络上非真实性的反社会扰乱社会稳定性的舆论,面对这些舆论的内容,要用全面 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判断问题中的利弊。最后要做到,经常提醒学生不要盲目跟 风,不要在网络上无凭无据就散布谣言造成舆论。
其次,针对侮辱他人,毁谤他人,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教师是一直处 于学生讨论的中心,学生十分在意自己喜欢的教师对于个人的评价,无论是鼓励 还是批评,所以教师应该更加注意自己的用词和语境,包括说话时的态度。教师 对于另一个人不好舆论,很容易直接变成一种倾向性,影响到这个学生或人物在 同学们心中的形象和看法。特别是在处理学生矛盾时,我们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 拿事实说话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学生,错就是错,对就是对,不能带有个人情绪, 擅自判定一个犯错学生的人格,侮辱或毁谤他人,这会对这个学生带来舆论压力 和心里压力,为后期不良后果埋下隐患。最后,当教师在生活中有不如意或者工作问题中碰壁时,偶会产生逆 反心理,怀疑社会的不公,怀疑单位的不公,进而将这些负面情绪夹杂在自己的 情绪中,偶尔会在课堂上与学生闲聊时,或多或少或隐晦的透露一些自己的情绪 与看法,而学生接收这些情绪可能出于好奇,然后选择相信自己的老师。这样或 多或少的影响了一个还未涉入社会圈子的学者对社会的第一印象就是不公,有内 幕,这种想法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质疑。
教师言语的反动性更多跟老师的师风师德相关,同时也与教师的道德、 法律、政治素养息息相关。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经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 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上明确表示,高校教师必须守好政 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他指出,《意见》的贯彻落实要加强高校意识形 态阵地管理,加强对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管理,绝不能让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教 材进入我们的课堂;决不允许各种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大 学课堂出现;决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大学课堂蔓延;决不允许教师 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把各种不良情绪传导给学生。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环境与场所,它应该处于一个宣传积极向上, 健康思想的学习氛围中。广大师生应该衷心拥护党,其中教师起着带头作用,他 的思想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坚定方向。所以,高校要构建一个良好的核心价值观体 系,从领头人做起,从科员做起,从教师做起,从而影响一代又一代的社会接班 人。
作为一个高校教师,我们要时刻注意我们的言语措辞,无论是课堂上, 还是在生活中,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一个人,一群人,一批人。应该时刻端正 自己的思想态度,要更充分,更理性的发表言论,让言论有高度,让内容有思想。
作为社会辛勤的园丁,在灌溉知识的同时,要在学生的身上烙下美丽且有魅力的 思想印记,而不是偏激,违法宪法法律法规的暴力图腾。因此,作为一名教师, 在课堂上的言论,不仅仅要考虑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要注意语言内容的反动 性。不要在一颗对未知社会充满探索的纯洁心灵上,过早的诱导他们做出了不属 于他们认知范围的判定。我们应该完善自己,强化自己的思想理念,学习习近平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利用课堂教学与言论,把好口观,理性发言,正确引导学 生的人生观和社会观,培养有正确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作者:涂茜 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