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如何融入小学教育
千字文如何融入小学教育 摘要:“国学热”下,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学习、背诵 经典的蒙学教材,《千字文》是其中很热门的一本经典教材。在良莠不齐大浪下,如何合理的使用传统经典教材迫在眉睫。
本文仅以《千字文》为例,具体探讨怎样合理地将其融入小 学教育,以期达到更好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千字文;
小学教育;
合理教学 一、《千字文》在当前小学教育中的现状 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重视发展教育的大潮下,家庭的 重心放在了孩子身上。人们逐渐开始再次重视传统文化, “国学热”成了社会现象。高中生成年礼着汉服祭孔,小学 生开始背经典蒙学教材。这些现象在引起人们关注的同时也 带来了很大争议。蒙学教材即产生于封建上层之手,其内容 必然是为皇权族权夫权服务,使它在今天看来带着很多不合 时宜。但是历史证明,蒙学教材的体系、内容都是相对合理 的,因此才会产生“国学热”现象。《千字文》是典型的蒙 学教材。其内容涉及了天文、地理、自然、历史、人物典故、 典章制度等,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价值。所以尽管蒙学教材 有很多,《千字文》仍然是不可忽略的,这就使合理教学《千 字文》的研究迫在眉睫。
二、浅梳《千字文》的文化底蕴 古代稚子开蒙常用“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 姓》、《千字文》。而《千字文》因其内容之广,涉及了天文、自然、地理、历史、典故、人物,加之我国古代的识字 教育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识字和习字。《千字文》集王羲之 字,次韵成篇,显然符合这两方面的要求,自然成为蒙学经 典。《千字文》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千字,但它条理分明,且 内容广博。从“天地玄黄”起,至第三十六句“赖及万方”, 讲宇宙所有、天地万物;
从“盖此身发”起,至第一百零二 句“好爵自靡”,重在讲人对自己的要求,如何克己成德;
自第一百零三句“都邑华夏”起,至第一百六十二句“严岫 杳冥”,重在讲古代的奢华贵族日常;
自第一百六十三句“治 本于农”起,至第二百四十八句“愚蒙等诮”,主要讲百姓 的日常起居。从天地万物到人自己、从贵族之道到百姓之乐, 可见该书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千字文》在逻辑清晰的内 容中,一直推崇着儒家思想。家庭中的尊老爱幼,父慈子孝。
但也应当承认,其中很多内容带着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思想。
当代的小学生是应当学习男女平等、人人平等观念的,这就 需要老师合理的引导。“景行帷贤,克念做圣;
德建名立、 形端表正”其意在要求人们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做一个 思想上行动中都优秀的人。在这里应当正确的引导小学生, 克制的不是所有的欲望,而是不正当的,努力做一个优秀的 人,就应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在小学中,以识字、学常识、体民族精神为引导 在传统文化倍受关注的今天,《千字文》作为大家蒙学 教材的主要选择之一,笔者认为学习对象是小学生时,可以从认识日常用字、了解文化历史、体会民族精神三方面来具 体教学,引导小学生切实感受中华传统蒙学教材的魅力。很 多人认为《千字文》太难了,但实际上《千字文》中绝大部 分字今天仍然在常用。发现《千字文》“现代汉语3500常用 字”可直接对应的汉字有889个,这意味《千字文》千字中 所占的常用字为88.9%。《千字文》与“现代汉语7000通用 字”可直接对应的汉字有996个字,即《千字文》1000字中 有99.6%,这说明将它作为识字教材是非常合理并且适合的。
这就意味着对于小学教育而言,可以初步达到小学生识字、 用字的目标。《千字文》引经据典地涉及了非常磅礴的知识, 包含了很多人名、地名和历史典故。全文涉及经典22种,其 中以《诗经》、《尚书》、《礼记》次数最多,内含很多儒 家经典著作。全文直接提到的人名共36个,有尧、舜、姬发, 也含名家名臣,如成汤、墨子、杜度等。提到的地名共19个, 并且会适当说出此地的特色。如丽水、昆仑山、长安、洛阳, 点出金生丽水。更是涉及很多典故、生活常识等。这些内容 都是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引申的,即可以增加小学生学习的趣 味性,也可以切实地让孩子们更加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常识, 最关键的是可以在很多典故中去粗取精的学习到很多优秀 的中华民族精神。体会其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身边小事的 为人之心;
领会期间对国家的责任与担当。在对儿童进行传 统文化教育时,笔者认为不必太过拘泥于私塾的形式。可以 适当结合运用传统的方法,着汉服、听古乐、行古礼等。但我建议可以与现代教学方式相结合,如情景剧,让学生们仿 若置身其中,加深学习感悟。但可以确定的是,形式是为了 内容服务的,对于小学生,形式的恰当可以增强孩子们的兴 趣,更好地达到学习效果。本文仅以《千字文》为例,发现 讲解它的相对合理之处,继承我国的优秀教育传统。探讨将 《千字文》分三个阶段融入小学教育,以期使一线小学教师 讲授《千字文》和很多蒙学教材时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让小学生切实受益。
参考文献:
[1]程曦.千字文与儿童传统文化教育[J].滁州:滁州学 院学报,2016(6). [2]诗悦.《千字文》用字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5. [3]谭书旺.汉字启蒙教育的典范-千字文的史料价值与 现代可用性评述[J].铁岭.辽宁师专学报,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