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计算教学_小学计算教学初探

小学计算教学初探

小学计算教学初探 计算内容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广大数学教师 一直很重视这部分的教学,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 也是他们今后参加工作所必须的最基本技能。那么,运用新 课程的理念来构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数学计算课堂 呢? 一、严格教学要求 新课标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 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 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熟练;
对于除此 以外的基本口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用一两位数乘、除多位 数的笔算,要求达到比较熟练;
对于三位数乘、除多位数的 笔算只要求会算。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是计 算教学的重要阶段,必须过好计算关。

二、讲清算理 新课标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 “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 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 什么要这样算。教学中多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口, 能促进多种感官协同参与,能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表象的建 立、算理的探究。如教学“需要进位的笔算一位数与两位数 相乘”一课,例题是36×2,最简单最省时间的方法是直接 列竖式教给学生“二六十二,二三得六,六加一得七”,但“为什么要进位”“怎样进位”对一些学生来说,还是没搞 清,而这恰恰就是本课的难点。

三、注重思维训练 1.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 过去计算教学以“算”为主,学生没有“说”的机会。

现在稍为重视“说”的训练,但缺乏说的指导。因此必须给 学生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

2.提倡算法多样化 “新课标”对计算的要求不再是以前的又快又准,而是 看谁的方法多——“算法多样化”。提倡“算法多样化”, 实质上是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提倡个性化的学习。在课 堂上我尊重每位学生的想法,用激励性的语言为学生提供观 察、思考、表达、交流、发现的机会,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 的、熟悉的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从多样化算法的 讨论中、从小组交流中,听取别人的意见,把别人的思维精 华纳入到自己的认知领域,以提高和发展自己,让学生获得 积极的情感体验。

3.加强直观,重视操作、演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 力思维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表象,并进行分析、综合、判 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在操作时要 让学生看懂,并把操作和语言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展 学生的思维。如第一册在20 以内的进位加法中配合直观操 作,突出计算规律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凑十”过程,边动手,边思考,用操作帮助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培养学生 的思维能力。

4.重视口算 口算是不借助于任何计算工具,依靠思维和语言进行计 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具有方便、快速、灵活的 优点。经常进行口算练习,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 性和深刻性都是十分有益的。

四、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1.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 “新课标”强调要通过现实生活的情境使学生体验、感 受和理解数与运算的意义,要呈现给学生大量的现实背景, 从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深刻地理解数学,认识 生活。这就要求教师能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 际情况或用生活题、对话题的形式、或用创设生活情境、问 题情境等方法赋计算式题予生活的活力。

2.感受计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还要把 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比如估算:除了在课堂上教给 学生估算的方法外,最有效的培养方法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 锻炼,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中提高。如估计一篇文章一页的字 数,到图书馆估计书架上书的总数,在做操时估计全校的人 数——通过这样的估算实践活动,逐步掌握、优化估算方法, 养成估算习惯,提高数学素养。五、培养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 惯是课标的要求,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量事实 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 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小学阶段应该培养哪些 良好的计算习惯呢? 1.校对的习惯。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 的都校对,做到不错不漏。

2.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题。一要审 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

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审计算方 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 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以通过什么方法使运算 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3.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按格式书写, 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整齐美观。

4.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验 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估算的 方法;
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

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正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