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二级学院院务公开机制研究以S大学为例_S二

高校二级学院院务公开机制研究以S大学为例

高校二级学院院务公开机制研究以S大学为例 院务公开是校务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二级学院加强 民主管理,防止腐败行为,建设和谐学院的重要举措。本文以 S大学为例,探讨了高校二级学院院务公开的体制:顶层设 计、管理体制、公开范围、公开方式及监督体制。

摘 要:
高校;

二级学院;

院务公开;

机制 一、研究背景:高校院务公开的背景必须从校务公开谈 起。早在2002年2月,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即发布了《关 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教监[2002]1号),不 过当时主要从依法廉洁治校的角度对校务公开进行规范。

2008年5月1日,《中国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 实施,《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于2010年9月1日正式实施, 自此各高校纷纷出台了本校校务公开的实施办法。纵观上述 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其目的呈现出从加强监督、依法治校到 科学决策的历史轨迹。由于学院是高校的二级单位,其管理 有一定的自主性,在这样的背景下,院务公开便提上日程。

二、S大学院务公开的现状 (一)S大学校务公开情况 S大学于2010年12月1日印发了《S大学信息公开工作实 施方案》,对学校信息公开的原则要求、公开范围、组织领 导、目标任务、职责分工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对首期工作进 行了部署,并在学校主页开辟了“信息公开”专栏,信息公开目录见图1,并提供信息综合搜索功能和信息公开反馈意 见箱。对学院的相关规定主要有两条:一是,“校内各学院、 直属系、各直属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由院长或相应负责人负 责,由其办公室或者承担办公室职能的部门明确具体从事信 息公开的工作人员,落实岗位职责,主动公开本部门应当公 开的信息,积极协助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开展相应工 作。”二是,校内各学院、直属系的信息公开工作可参照学 校作法。

图1:S大学信息公开目录 (二)S大学院务公开现状 笔者利用工作之便,采访了部分学院主管领导。从采访 的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学院都有一定院务公开的活动,但对 于整体规划,都语焉不详。笔者还访查了部分学院的“宣传 栏”,发现其一般没有明确的院务公开专栏,公开的内容主 要是学校下达的各项通知。各学院的主页均无设置“院务公 开”专栏,公开的院务信息散落于“学院新闻”、“通知” 等栏目中,绝大多数学院主页没有综合信息搜索功能。

总之,目前S大学各学院的院务公开工作尚未系统规划, 只是按照学校要求进行了一些零散的院务公开工作。

三、院务公开机制构建 (一)院务公开机制的顶层设计 院务公开的机制如何设计?由谁设计?从大学与学院的权责关系来看,其顶层设计应从学校层面进行。院务公开 是校务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从学校层面对院务公开进 行规定,明确院务公开的组织领导、方式范围、及监督体制 等。

(二)院务公开的机制构建 1、院务公开的管理体制 院长是院务公开的第一责任人,具体业务由学院办公室 工作人员担任(需指定专人负责),其监督按具体事务可由 院党委(总支)、学生会、学院工会、学校相关职能部门、 联系校领导来担任。

2、院务公开的范围 院务公开的范围主要根据学院的管理权限来确定,凡与 学院师生、管理人员利益相关的信息均需要公开。从分类来 讲,主要包括综合、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四类。

(1)应向教师公开的信息:①学校下发的针对教师的 各类推荐评审的通知、学院推荐依据及结果;
②学院人才的 引进与培养、师资的调配与流动、职称的评定信息;
③自主 选聘院级以下组织的负责人,自主聘用教职工,自主评聘教 师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信息;
④教学质量监控信息;
⑤学院内 部分配制度;
⑥办学经费与自筹资金管理;
⑦学院物资使用 与采购情况等。

(2)应向学生公开的信息:① 推免、推优通知与推荐 结果;
②人才培养方案;
③学生会工作情况;
④学生守则、学生违纪处理与申诉渠道等。

(3)应向管理人员公开的信息:①管理人员评优及推 荐结果;
②学院内部分配制度;
③办学经费与自筹资金管理 等。

上述向三类人员公开的信息如有重复,可放综合信息栏 目公开。

3、院务公开方式 可采取传统方式和信息化两种方式进行院务公开。传统 方式是学院公告栏。信息化的方式是在学院主页设立院务公 开专栏,分为综合、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四个分栏目,分 栏目下面再按照公开的范围(目录)细分,并提供综合查询 功能。

4、院务公开的监督 学院内部事务由院系职工代表大会(或工会)监督,学 生事务由学院学生会、研究生会监督处理,与职能部处业务 相关的事务由相关职能部处监督,学院和职能部处不能处理 的事务由学校处理。

参考文献:
[1] 杨剑勇·高校二级学院推行院务公开存在的问题与 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10(2)· [2]楼成礼,等·新时期高校院务公开工作机制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