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兴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_

学生学习兴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学习兴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堂教学中要 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成绩。语文教师应 该明确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学生没有学习语文的 兴趣和激情。只要认识到这些问题,深刻地思考和剖析这些 问题存在的原因,采取合理有效的对策,学生学习语文的兴 趣就肯定会提高。

“语文学得真没劲”,听到学生泄气的话语,我的心里 很不是滋味。于是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产生了对厌学同学 调查的念头。经过调查,我发现学生学习兴趣面临以下三个 问题:
一是部分同学上课不喜欢听课或者说听不懂老师讲的 课,无法激发听课的兴趣,因而学不到知识,产生了厌学情 绪。

二是初中学生正处于好玩的年龄,部分学生往往沉迷于 玩电脑游戏或者打篮球,应付教师布置的作业,腾出更多的 时间玩,无形中就放松了学习。

三是由于各科的作业太多,学生压力太大,整天为了完成作业而劳碌,久而久之就把学习看成负担,甚至产生了厌 学、逃学、弃学的念头。

如果有一天语文布置一篇作文
数学分发了一张提纲;

英语除了一些书面作业要交外,还要背诵单词,还有其他学 科布置的作业等,这些作业加起来,学生能不累吗?这就难 怪部分自觉性不高的同学要厌学、逃学。调查完后,我突然 觉得学生有太多“苦衷”,学习够辛苦,因此我对教学进行 了反思:
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必须减负、提高课堂教学 效率。

减负必须增效,这是当前人们对减负的共识。如果只是 把减负机械地理解为减作业、减习题、减课时,那么只是停 留在浅层次,是皮毛的东西。如果教师的素质没有提高,教 学水平没有提高,教学方法没有改变,在备课上没有花真功 夫,仅仅是减少了几道作业题,那么只能降低教学质量,不 会达到更好的效果。云南大学的陶小龙老师说:作为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把每一个45分钟高效利用。学生高效学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益,这就是最实际的减负。当一节节 的精品课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怎能不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当学生们主动获得知识,就会极大地发掘自身潜力, 投身于科学探索之中,乐此不疲,这怎么会产生“负担”的 感觉?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别说是减少课后作业,即使不 留课后作业也是可以的。

二、要精彩的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必须课下多下工夫。

课上的精彩不精彩,关键在于课下所下的工夫。我们听 许多知名教师讲课是一种享受,他们在讲台上挥洒自如,驾 轻就熟,抽象的理论被他们讲述得津津有味,枯燥的知识被 他们描绘得有声有色。他们中有许多人上课不拿教材,不拿 教案,对教材的熟练把握让人由衷叹服。如著名特级教师魏 书生经常到全国各地讲现场课,可从来不拿教材和教案上讲 台,事先也不必熟悉学生,并且在讲台上临时让学生随意点 课,只要是初中语文,学生愿意听讲哪篇课文就行,不必事 先准备,一堂课上下来,听课师生赞不绝口。

在听课中我们发现一个现象:越是会讲课的老师课堂上 讲得越少,越是不会讲课的老师在课堂上讲得越多。如魏书 生老师每学期的初中语文教材只用30节课就能讲完,其余时 间都让学生自学。而有些老师则是“满堂灌”,结果教材还讲不完。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不会讲课的老师不 能真正把握教材,不知道哪儿是重点,哪儿是非重点,只能 像扫马路一样,柴草沙子一起扫。在他们看来,我什么都讲 到了,还能漏重点吗?殊不知,这种做法恰恰掩盖了重点。

这就像摸鱼一样,会摸鱼的人一把抓到鱼,水很清;
不会摸 鱼的人搅浑了水也抓不到鱼。其二,不会讲课的老师不了解 学生的基本情况,不知道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 识学生还没有掌握,哪些知识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掌握,所以 只得泛泛地讲,其中有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教师的讲 解只能引起学生的厌烦。其三,不会讲课的老师不注重培养 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喜欢“满堂灌”,什么都交代得非常 清楚,嚼得很细,唯恐学生不明白,不给学生自学和思考的 时间,培养了学生不爱动脑不爱动手的懒惰习惯。其四,不 会讲课的老师语言不精练,表达不精确,浪费时间,只能引 起学生的厌烦。这正如墨子所说:多余的话就像池塘的蛙声、 树上的蝉鸣一样,人们或者不理会它,或者讨厌它。有经验 的教师非常重视提炼教学语言,做到规范精练,富有逻辑性,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要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负而不影响教学效果, 教师应做教学中的有心人,从多方面武装自己,这样,在课 堂中才能够更好地刺激学生大脑皮层兴奋,使学生智力活动 活跃,催促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使他们越学越有劲,越学越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