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艺术院校教师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方式研讨
高等艺术院校教师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方式研讨 一 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简况 1.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必要性 实施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是为了落实国家加快信 息化建设的要求,引导全国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和掌握计算机 应用知识,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实施职称计算 机应用能力考试,是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生活、学习和工作的 需要;
实施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是广大专业技术人员 专业发展的需要,对于高等艺术院校教师,更有利于提高教 学、科研能力,提升专业水平。
2.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模块及内容 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实行模块化考试,共有14大类计22 个模块,不同地区在执行过程中,略有差异。为方便本文研 究,笔者将人事部《关于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 考试的通知》(人发〔2001〕124号文件)规定的全国专业 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科目(模块)罗列如下:
中文Windows XP操作系统;
Word 2003中文字处理、WPS Office办公组合中文字处理、金山文字2005(三个模块选一 个);
Excel 2003中文电子表格、金山表格2005(两个模块 选一个);
Powerpoint 2003中文演示文稿、金山演示2005 (两个模块选一个);
Internet应用;
Frontpage 2000网页 制作、Frontpage 2003网页设计与制作、Dreamweaver MX网 页制作(三个模块选一个);
Visual Foxpro5.0数据库管理系统;
Access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
Auto CAD 2004制图软 件;
Photoshop 6.0图像处理、Photoshop CS4图像处理(两 个模块选一个);
Flash7.0动画制作;
Authorware7.0多媒 体制作;
Project 2000项目管理;
用友财务(U8)软件、用 友(T3)会计信息化软件(两个模块选一个)。
二 高等艺术院校教师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存在的 问题 就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现有制度的执行情况,笔者 对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师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制度存在着以下 问题。
1.标准答案教条死板,不利于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例如,题目要求居中对齐,平时我们习惯于直接点击工 具栏上的居中图标,但在考试系统中,正确的操作只能是:
点击“格式”,选择“段落”,在“对齐方式”中选择“居 中”。又如,文本字体、加粗等设置,都必须在“格式”里 进行最细致的操作,不能使用工具栏中的快捷操作,也不能 用快捷键跳出设置框。
一位老师说:“我常使用计算机,考职称计算机应该不 会有多大问题,但是第一门考Word文字处理,一开始就傻眼 了,居然连题都看不懂。由于心情烦躁,我无法入手做题, 就花了10分钟平息情绪,待静心仔细研究考试答题方法又花 了近10分钟,等全部弄明白剩下的时间不多了,结果,Word 文字处理软件只考了52.5分。高考时,一个题目如有两种解答方式,选择任一种方法都算对,但是职称计算机考试,只 要不按设计者的思路答题,就不正确,明显有点死板。” 职称计算机考试系统中,标准答案只能按出题者的思路 去做,过于僵化死板,对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没有帮助。
2.花费时间,考试成为职称晋升的“拦路虎” 现代信息时代,计算机的普及应该是为人们服务,而不 需要都去掌握高深的计算机知识。众所周知,日常计算机应 用,绝大多数都是使用鼠标,以最快捷的方式尽快达到应用 目的,并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都去解决故障或问题。但职称 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系统,往往是假设计算机出现了问题, 需要使用者采取其他方式去解决,这样的考试方法,形同“故 意刁难”。笔者在高等艺术院校抽取了100名教师进行调查, 通过考试的人员中有64人是一次性通过,31人是通过反复 “学习”才合格的。他们的秘诀是:只要对照光盘题库练习 几遍并记住标准答案,就能顺利通过考试。因此,本考试的 诀窍是:只要报名领取了教材和光盘,对照题库多做几遍模 拟考题,按标准答案死记硬背相应的操作步骤,可确保合格。
这样的考试,让很多专业技术人员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去死记 出题专家的标准答案,浪费了时间和精力。高等艺术院校教 师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时间往往显得更加宝贵,对于这样的 考试,他们认为已成为职称晋升过程中的“拦路虎”。
3.考试流于形式,与日常应用严重脱节 考试系统中的答题方式和答案,多数都是平常用得极少的解决计算机应用系统问题的专业方法,有一些题目相当偏, 甚至计算机专业人士也不一定能做对。例如,要求“为文档 创建目录,格式为流行,显示级别为4级……”“在光标处 添加一个带三角框的W”“设置菜单的打开方式为滚动,然 后用键盘打开Office剪贴板”等等,这些题目基本属于日常 难以触及的范围。笔者对50名通过了考试的高等艺术院校教 师进行了调查,42人认为考试过后,对题目基本没有印象, 也不知如何在实际操作中使用相应的功能;
45人认为考试的 现有模块中除了word外,其他都很少使用甚至根本不用;
有 20人认为自己希望考的模块和内容,却完全没有;
有46人认 为考试内容和日常应用基本不相关,甚至是严重脱节。
另外,笔者在日常工作中,通过教师的职称申报材料(主 要是简表和申报表)看出,仅有不到8%的人能把表格填得相 对规范、能把文字处理得相对整齐。例如:他们在简表内填 写教学、论文和科研业绩时,原本要求一页的内容,他们往 往增至两三页;
申报表里,前一页内容太多,挤到下一页, 原本一页的内容,被分成了两半。这是笔者最常见到的问题, 这些老师说,内容多了装不下,自己已经费了很多时间都调 不好。实际上,只需要减小字号、缩小字间距或行间距,问 题就解决了。这些老师都是取得了职称计算机A级或B级考试 合格证书的人员,但是连最基本的问题都无法解决。可见, 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实效引人质疑。
4.考试模块陈旧,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高等艺术院校教师从事的教学主要有音乐、舞蹈、戏剧、 影视、美术、设计等,对他们而言,日常生活中使用计算机, 偏重于网络应用;
他们的学习和工作,主要以艺术专业为主, 如音乐舞蹈类偏重于音乐软件应用,美术设计偏重于美术、 设计等相关软件的应用。根据本文上述模块内容,无论是生 活、学习还是工作,仅有Internet应用、Photoshop 6.0图 像处理(Photoshop CS4图像处理)及Flash7.0动画制作三 个模块适用于高等艺术院校教师,其中与美术、设计类专业 相关的有图像处理和动画制作模块,音乐舞蹈类相关的模块 完全空白。由此可见,对于高等艺术院校教师,考试模块较 为陈旧,文件规定的模块内容基本不能适应高等艺术院校教 师的日常学习和工作。
综上所述,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与高等艺术院校教 师的实际应用不相适应,通过考试的人员既没有提高计算机 应用能力水平,也不能反映出晋升职称的教师在教学实践、 理论研究等方面的水平和成绩,与职称晋升关联性不大,这 样的考试已急需改进或完善。
三 完善高等艺术院校教师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 措施 根据广泛的调查分析,结合职称计算机考试与高等艺术 院校教师的学习和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可以按以下几方面 对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方法和模式加以完善,以真正发 挥该考试对高等艺术院校教师学习和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1.调整题库内容,提高实用性 职称计算机考试的模块、命题,不能只按出题人思路, 应符合日常实际工作和学习的应用,要立足于通过考试有所 收获。
第三,熟悉其他日常应用软件的操作。比如,教学过程 中的Powerpoint软件、Internet应用软件、音乐播放软件、 美术图形处理软件等等,凡是与日常工作和学习紧密联系的 应用软件,都应立足于提高教师的实际应用水平,强化熟练 程度来设计出题思路,完善考试题库,真正发挥职称计算机 应用能力考试的应用作用。
2.增加美术及设计类模块 现行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模块仅有Photoshop 6.0 图像处理(Photoshop CS4图像处理)及Flash7.0动画制作 两个模块属于美术及设计类模块,这两个模块对于相关专业 教师的应用性不强,需加以完善。
第一,增加以上模块的实用性。对于相关专业教师,他 们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相关软件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而 不是将时间用于摸索不实用的特殊功能或技巧,模块及题库 应立足于使教师通过更简单快捷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达到 期望的效果。
第二,增加以上模块的深度。相关专业教师,本身不一 定是计算机专业人才,但对于他们的专业,对计算机应用水 平要求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比现有模块和题库更深,因此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要进一步进行考题的深度挖掘,为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创造条件。
第三,增加新的模块。针对美术、设计、影视等相关专 业,还需要增加一些新的模块,要尽可能多地满足相关专业 教师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突破现有模块和题库的局限, 并以此真正带动相关专业教师加强计算机应用学习,促进专 业水平不断提高。
3.增加音乐类相关软件模块 现有模块针对音乐类专业教师的专业学习和工作还是 空白,因此也应加以完善。
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主要是为了提高职称晋升人 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对于高等艺术院校教师也应发挥其积 极作用。但是,根据调查和分析,由于考试模块、考试题库 以及考试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高等艺术院校教师有明 显的不适用性。如果能适当增加考试模块、更新考试题库, 并且在出题思路和考试方法上真正以提高应用性为目的,在 现有基础上加以完善,必将大大提高高等艺术院校教师的计 算机应用能力,进一步发挥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在教师 教学、科研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专家委员会 编写.word2003中文字处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辽 宁电子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