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的价值和情感目标的相关分析
现代教育的价值和情感目标的相关分析 现代社会物质的极度丰富,导致生命不得不面对种种 “现代性问题”,如精神家园的失落,肉体和精神的双重不 自由,生活也逐渐变得孤寂、虚无、绝望,人陷入茫然不知 所措的境地。舍勒说:“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当前 这样,人对于自身如此迷惑不解”,“个体身位已找不到自 己的安身之位”。[1] 一、教育的弊端:缺乏对生命的敬畏 教育本身的异化导致教育忽视人的需要,抛弃人而渐行 渐远。现代教育追求功利、追求科学,缺乏对个体的情感关 怀,对心灵世界的关注不够,从国家的教育政策层面而言, 教育目的更多的是把青少年视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人才, 而对于个体的人、目的的人少有关注,导致正在寻求自我身 份同一性的青少年,生命更加脆弱,放弃生命的现象越演越 烈。(一)现代教育追求外在功利,忽视对生命的敬畏 现代教育的功利化表现在,教育多追求外在的、可换取 名利的事物,而对于学生个性、情感、精神成长等问题关注 不足,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由国家利益主导。努斯鲍姆 (Martha C.Nussbaum)指出,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 教育危机,各国及其教育制度都在拼命追求国家利润。[2] 国家功利主义在教育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国家要求教育为 经济发展提供建设现代化工业社会的人才,教育追求规模与效益、效率,相对忽视了培养公民,少见了对个体生命的敬 畏。
现代教育的功利化还表现在过度追求“科学”,因而也 具有了规范性与正统性[3]。所有学校都具有相对统一的规 格,定期参加标准化、可测量的考试,对教育的评价偏重外 显化的数据。科学化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工程化”问题严 重,生产工程类的术语占据主要地位,如目标、对象、表现、 产品、系统、工作、管理、测试、测量与评价、打造、结构、 基础等。[3]现代学校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批量生产工人, 职业化取向日益明显,相关的科学、技术、管理等理工科成 为显学,而关注社会群体、人的内心等问题的人文社会科学 则备受冷落。这样的教育“顺理成章”地忽略教师和学生心 灵世界的成长,对生命个体的敬畏当然无从谈起。
(二)教育目的“目中无人”,缺乏情感的关怀 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从国家层面来看,教育目的“目 中无人”,把人当作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60多年的教育发 展过程,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点。前30年对教育目的的理解存 在泛政治化的倾向,认为教育即上层建筑,理应为政治服务, 教育培养的人必须是无产阶级接班人,人沦为政治的工具。
1952年,前苏联召开关于教育的讨论会议,之后由《苏维埃 教育学》总结为“教育是任何社会都需要的,是永恒的范畴。
但因教育与语言不同,是有历史性、阶级性的,因而肯定教 育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总结还专横地批评了认为教育同生产有直接联系的观点”[4]。我国随之在政府主导下全面引 进苏联教育学,直至“文化大革命”开始为止。
后30年,经过改革开放、引入市场经济,我国经济迅速 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的物欲以“解放”的名义被迅速释 放出来,与此同时,人们把教育理解为“教育即生产力”, 主张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的目的即为社会主义事 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种对教育的理解存在泛经济化的 倾向。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 育”。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教育基本都站在“社会本位” 的立场,把鲜活的人仅当作实现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的工具。
人的价值与尊严被忽略,个体的人沦为经济的“工具人”, 学生是被外铄的、被决定的,在教育中是一种抽象的、被安 排和摆布的人。在这样的教育目的下,1985年,一名初一女 生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自杀。她留下的录音如下:“我不只 一次受罪,挨打,受骂。……上了中学,你们对我的要求更 严了,……我爸对我那样谈话以后,有点儿绝望了,我这才 又一次想到了死。”[5]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观念的 变革、消费主义和对物质的占有欲望超越甚至控制了个体的 精神世界。教育对社会变化的积极回应能力不足,碎片化的 知识教育无法回应整体性的生命情感的需要。对此,檀传宝 也提出批判,认为匮乏信仰的教育,“拘泥于物象,拘泥于 琐碎的规范授受,从而对学生的终极价值求索无所关怀”[6]。二、敬畏生命:现代教育的价值与情感的双重目标 (一)敬畏生命:现代教育的救赎 敬畏生命伦理学为当今功利的、工具化的教育提供了理 论上的救命稻草,只有敬畏生命的教育才能救赎深陷国家功 利主义之中的教育。施韦泽提出“把爱的原则扩展到动物, 这对伦理学是一种革命”[7],这是“一次新的、比我们走 出中世纪更加伟大的文艺复兴”[8],它将为人类的可持续 发展与世界和平提供新的思想基础。
在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地球环境恶化的背景下,施韦 泽从生命的相互联系中,看到人不能再妄自尊大,提出了敬 畏一切生命的理念,创立了敬畏生命伦理学。
第一,重构了善的观念,善即保存和促进生命。敬畏生 命伦理学的目标在于使人通过敬畏生命而获得最终的自由。
它把肯定人生和伦理融为一体,“善就是保存生命,促进生 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 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它的追求是:“实现进步和 创造有益于个人和人类的物质、精神、伦理的更高发展的各 种价值。”[9]生命的最高价值就是实现自由,而自由与责 任从来密不可分。施韦泽强调每个人对生命拥有不可推卸的 责任。责任就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不可推卸的、必须履行的 某种义务。尽管他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但是能够 让我们感觉这是对的,而且是必须的。
第二,生命价值序列平等。“敬畏生命的伦理否认高级和低级的、富有价值和缺少价值的生命之间的区分。”[10] 施韦泽强调,所有生命具有同等的神圣性,敬畏生命要求尊 重爱护所有的生命,包括动物、植物等。“只有当人认为所 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 他才是伦理的。”[11]承认人的尊严,对所有的人和物同样 尊重。承认他们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
教育的本意是陪伴儿童成长,教育即生命价值的彰显, 即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即教人学会敬畏生命。教育的价值立 场是相信人性本善的,相信儿童是善也应当行善的,而教育 即教人行善。人的生命可以分为生理生命、社会关系生命和 超越性的精神生命。生命的本质意义在于超越性。只有“深 入人的生存的内在结构,深入个体生命的深层质地”[12], 才能够真正关切到个体的生命。因此,教育可以注重规范的 传递,但更应该注重对超越性价值与意义的追求,这种追求 即对生命的尊重。教育必然包涵生命教育的内容,需要负担 起生命的责任,教育本身就应该蕴含生命的意义,传递人类 文明的价值内涵。
可见,对于善、生命的尊重、生命价值的实现等相关问 题,敬畏生命所提的观点与教育的本意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价值目标:彰显生命价值,敬畏一切生命 现代教育的应然价值追求在于高扬人的价值、把人当作 目的,尊重人在教育中的根本地位,发现每个人的独特价值, 帮助人实现其生命的潜能。“从上世纪的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众多的教育批判将矛头指向了教育和教育学中所存在 的‘人学空场’”[13],扈中平提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教育最高的鹄的。教育应该把 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来培养,而不是作为社会的被动客体来塑 造”。[14]鲁洁提出“教育即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15], 应“使教育真正站到人的立场上来,以人之生成、完善为基 本出发点,将人的发展作为衡量的根本尺度,用人自我生成 的逻辑去理解和运作教育”[16]。这就要求教育体制的整体 转型,从对功利、科学的过度追求转向敬畏生命,从目中无 人转向依照生命的纹理顺势而为地进行教育。强调人在教育 中的根本地位,不同于人类中心论视野下的教育观。
现代教育以敬畏一切生命,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 的教育观为价值追求。人类中心论的危害在于,它必然导致 自然生活中的人类沙文主义、物种歧视主义。[17]这与人类 社会生活中的沙文主义、民族(种族)歧视主义一脉相承。
以人类中心论为基础的教育观,必然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其 他生命物质的道德地位,仅把其当作工具性的存在,这样的 教育会导致青少年缺少对其他生命的伦理关怀,尤其缺乏敬 畏感,容易导致群体性自私,这是伦理观的缺失。这样的教 育如何对人类未来和命运进行人文关怀,如何关注生态与伦 理关系呢?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在未来将会把人类引 向何处呢?曹明德认为,从人类中心论到生态中心论的伦理 变革,将人类道德共同体和权利主体的范围从人扩展至非人类存在物。[18]据此,对任何生命包括最低等的生命的无谓 伤害都不符合敬畏生命伦理学的要求。
(三)情感目标:对所有生命保持敬畏感 敬畏感在所有情感品种中尤为重要,培养儿童的敬畏感 是教育的情感目标之一。施韦泽认为:不伤害生命、不杀生 并不是目的本身,它必须从属于更高的目标,这就是“人道” “爱”和“同情”。敬畏感是一种含有崇敬和畏惧双重成分 的复杂情感。只有对自我和他人生命的高度负责和关切,才 能对自我和他人生命产生同情、爱,并提升至敬畏,进而扩 大到一切生命。敬畏感是包涵尊重、崇敬和畏惧感的高级情 感,更复杂而深邃、更神秘,具有信仰色彩的道德情感。康 德说过:有两样东西, 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 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 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23]面对现代社会和教 育功利化的危机,敬畏感显得格外重要。
三、敬畏生命的教育之实践策略 敬畏生命成为现代教育的价值目标和情感目标,也预示 着敬畏生命的思想需要进入到教育实践中。在教育实践中, 教师需要给予青少年思考生命问题的空间,让他们自由探索, 体会生命的自由与责任。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探寻生命的意 义,对人生的终极问题进行阐释,帮助学生建立对生命神圣 性的尊重,以实际行动展现出对生命的敬畏情感,以情感感 染学生。(一)师生共同探寻生命的意义 第一,采用师生共同叙事方法,进行了解生命的教育。
学生必须了解生、死,理解生命的过程,学会思考。生命在 本质上是美丽而又不断减损的事物,生命的过程也是一个不 断拓展却逐渐接近死亡的过程。“有思想的人体验到必须像 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他在自己的 生命中体验到其他生命”。[24]教师叙事多是以成人的立场, 向学生提出“应该如何”的要求,而学生叙事呈献出的是正 在成长中的生命的诸多困惑。因此,教师应更多学会倾听学 生的心声。
第二,教师对学生进行关于生命神圣性的价值引导。
生命本身具有神秘性和神圣性,敬畏生命的教育,其使命在 于“实现进步和创造有益于个人和人类的物质、精神、伦理 的更高发展的各种价值”[25],努力使自身生命实现潜能最 大化是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生命 的意义,承担生命的责任。敬畏生命的道德教育意味着珍惜 生命、活在当下。人作为一种短暂性的存在,死亡是必然结 局,但我们可以使过程变得与众不同。“世界,大自然和美 的生命是永恒的,而在这永恒的生命中,我个人只能活在大 自然指定给我的那么一段时间。要使每一个人在少年期就考 虑到应当怎样来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 教育人珍惜生命,也就是珍惜人,爱护人,爱护生命”。[26] 人的存在本身就有无限的意义与自足价值,在生命不断展开的过程中,教育尤其是教师承担着启发个体意识的责任、扩 充生命价值的义务。
(二)教师的敬畏情感 根据“生命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以实际行动表 现出对生命的敬畏感,以期待唤醒学生。学生尤其是青春期 的学生,会特别关注生命问题。青春期非逻辑序列的发展节 奏快于逻辑系列,青少年对于生命的理解在更大程度上依赖 于教师情感的力量。教师的敬畏感,主要目的在于感化学生, 从学生感受而言,教师的敬畏感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第一, 使学生懂得尊重高尚,畏惧自己变得卑鄙,需帮助学生获得 敬畏的情感,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人首先应当有所畏惧, 但“不是畏惧神话式的某种报应,而应当畏惧变成他人面前 的一个卑鄙的人的可能性”[27]。
敬畏生命的教育不仅在于解决自杀问题,不仅在于解决 道德教育的“实质性低迷”和“无根性”问题,而在于从人 生意义、生命价值与尊严等终极关怀的角度观照每一个生命, 更重要的是关注人类整体的发展与命运,试图为人类的明天 开辟一条通向光明的道路。人类不是地球的中心,更不是主 宰,人类与其他生物都是平等的生命体,我们只有彼此敬畏 才能共生。人类未来过何种生活,取决于我们今天怎样做。
显然,敬畏生命伦理学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小枫.舍勒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编者导言. [2][美]努斯鲍姆.告别功利:人文教育忧思录[M].肖聿, 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2. [3][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 育科学出版社,2003:中译本序. [4]金一鸣.教育:求真留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82. [5]满逸.生活中的"小太阳"[N].光明日报,1986-5-7. [6]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 版社,1999:8. [7][8][9][10][24][法]施韦泽,敬畏生命[M],陈泽环, 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76,10,9,13, 9. [11][25][法]施韦泽.敬畏生命[M].陈泽环,译.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26,9. [12]刘铁芳.生命与教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4:3. [13]王啸.教育人学:当代教育学的人学路向[M].南 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序言1. [14]扈中平.人是教育的出发点[J].教育研究,1989, (8). [15]鲁洁.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J].教育研 究,1998(9).[16]鲁洁.教育的原点:育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 育科学版),2008(6). [17]刘湘荣.生态伦理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2:49. [18]曹明德.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的 转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3). [19]朱小蔓.道德的情感维度[N].中国教育报, 2013-6-7(6). [20][苏]卡尔瓦茨卡娅.意识和行为的道德动机[J].哲 学问题,1982(11). [21]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35. [22][苏]吉塔连柯.情感在道德中的作用和感觉论原则 在伦理学中的作用[J].石远,译.哲学译丛,1986(2). [23][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 务印书馆,2000:17. [26][苏]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 第3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724—725. [27][苏]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蔡汀,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