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中小学校园超市和商店管理的创新机制 附近商店超市

规范中小学校园超市和商店管理的创新机制

规范中小学校园超市和商店管理的创新机制 [摘 要] 中小学校园超市和商店在许多学校普遍存在, 是师生购物的重要场所。建立校园放心超市和商店,制定科 学规范的管理办法,强化校园食品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管控 工作,对于规范中小学校园超市和商店管理、确保师生食品 卫生和用品安全、建设文明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小学校园超市和商店在许多学校普遍存在,是师生购 物的重要场所。加强中小学校园超市和商店的规范管理,逐 步建立和完善食品和学生用品安全监督和服务保障体系,确 保食品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营造一个更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省中小学校园超市和商店基本情况 我省中小学学校(含幼儿园)数为25 017所,中小学校 园超市和商店为1 818个,其中,城镇学校超市和商店占总 数的42%,农村学校超市和商店占总数的58%;
与食堂连体的 超市和商店占总数的37.1%;
寄宿制学校拥有超市和商店的 是寄宿制学校数的75.7%。我省中小学校园超市和商店经营 管理模式主要为个体承包经营、学校自主经营、企业连锁经 营。二、我省校园超市和商店经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模式简单,经营范围单一 由于各种原因,校园超市和商店的承包者大多为学校关 系单位的亲属,也有的是学校教职工的下岗家属或子女,与 学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以公开招标或议标的形式,向学 校交纳租金,承包者大多直接与学校签订合同,短则二至三 年,长则三至五年;
经营的范围主要有学生文具、食品及生 活日用品,经营模式简单,经营范围单一。有食堂的学校, 大部分是以在食堂边开设超市或商店的形式与食堂连体经 营,个别学校食堂经营状况不佳的,还以超市或商店的经营 收入贴补食堂的运营。

(二)缺乏有效监管,“三无”食品充斥柜台 部分校园超市或商店没有办理营业执照,经营人员也没 有卫生部门颁发的“健康证”。少部分的经营者为了获得高 额利润,不通过正规渠道进货,货品甚至来自一些非正规的 个人作坊、地下工厂,这些非法厂家加工工艺落后,所生产 的食品成本低廉,包装粗糙,容易被污染,达不到规定的卫 生标准,并且含有大量的工业色素、防腐剂等物质。与正规厂家的产品相比,这些食品价格低,而中小学生对食品质量 的优劣辨别能力差,通常会经常购买食用,不知不觉中严重 损害了身体健康。更有甚者连进货渠道都不固定,谁家便宜 就进谁家的,因此学校超市和商店的食品和学生用品质量难 以得到保证。而且因为缺乏相应的监管措施,发生食品安全 事故,几乎无法溯源和追究责任。

(三)经营管理不规范,卫生状况堪忧 长期以来,中小学校园超市和商店由于规模小,且又在 校园内,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未得到有效的监管。学校对它们 缺乏一套系统的管理办法,从而使得它们在经营范围、台账 管理、卫生要求、人员队伍的管理和培训等方面都达不到要 求,特别是对过期食品的下架制度、临界食品的分类管理、 食品的储藏要求等涉及食品安全方面的内容都缺乏相应的 管理条例和措施。此外,由于大多数中小学校园超市或商店 的面积狭小,货物繁多,因此环境凌乱不堪,卫生状况堪忧。

更有甚者,经营场所和宿舍厨房合二为一,再加上照明线路 不规范,私拉乱扯,炉灶、液化气随意摆放,存在严重的安 全隐患。

三、规范中小学校园超市和商店管理的措施中小学校园超市是学校后勤的组成部分,是在校师生购 物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服务学校和师生的重要职责。为了保 证校园食品卫生和用品安全,推进校园食品和用品消费市场 的规范化,逐步在我省建立和完善校园食品用品安全监督和 服务保障体系,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和外省经验做法,笔者有 以下建议:
(一)明确校园超市和商店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 中小学校园超市和商店必须坚持“确保质量、规范经营、 服务教育、方便师生”的指导思想,秉持“公益属性、服务 至上、让利经营”的原则,以创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为出 发点,切实为师生提供质优价廉的学习生活用品,保障师生 的身心健康。对有需求的各级各类中小学校,探索建立校园 超市连锁配送经营管理模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协 同配合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依据相关法律 法规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加大对校园超市和商店的规范管 理力度,相应制定校园超市和商店管理规定、建设标准、考 评办法等,督促校园超市和商店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管理措 施,努力提高学校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明确校园超市和商店必须坚持依法经营的原则校园超市和商店必须取得《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 及其他经营证照,禁止小摊小贩和无照无证经营者在校园内 兜售食品、用品。校园超市和商店经营者销售的食品(含保 健品)、用品必须符合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和安全的国家强制 性标准,不得经营假冒伪劣商品。食品的销售一律要建立商 品进销登记簿,并执行查验“三证三票”、验明“三期”、 严防“三无”,即:查验检验检疫证、质量合格证或认证认 可证明、卫生许可证和销售发票、进货发票、信誉卡;
验生 产日期、保质期、时效期;
严防无厂名厂址、无QS标识、无 识别条形码食品。校园超市和商店经营范围主要包括:文化 学习用品、包装食品和生活日用品,不得超范围经营,不得 搞任何形式的引导消费和促销活动。学校食堂不得超范围分 设超市或副食品经营部,所有食品经营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健 康证明。

(三)探索建立校园连锁超市经营管理模式 对有需求的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要积极稳妥地探索建立 校园连锁超市经营管理模式。积极引进经济实力强、服务质 量好、品牌影响力大、公众熟知的大型企业来推进本地区“校 园放心超市”创建工作,以确保食品用品安全、规范市场经 营、整肃校园环境、降低师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费用为落脚点, 逐步建立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和校园食品用品监督管理及服务保障体系。

1.推进“校园放心超市”创建工作 建议由大型有实力的企业,最好是信誉度高、品牌影响 力大、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来推进我省“校园放心超市”创 建工作。

2.将校园超市和商店逐步纳入公司化连锁经营管理范 围 以抓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出发点,将我省校园超市和 商店逐步纳入公司化连锁经营管理范围。解决校园超市食品 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和价格问题,关键在于实现校园超市连 锁配送经营,减少中间环节,逐步建设成经营诚信、管理规 范的校园放心超市;
将建成的校园连锁超市纳入学校标准化 建设和考评范围,发挥教育效益,逐步建成能与校园文化相 结合的新型校园超市。

3.高位推动,依法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