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又称翻转教学、颠倒教室、翻转学习, 具体来说,就是在信息化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提供以教 学视频为载体的学习资源,然后学生在家中或课后观摩视频 的教学内容;
同时,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开展辅学、在线导学 等网络教学工作;
之后,学生回到课堂,教师和学生以导学 案为平台,开展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这种教学模式以导学 案为平台,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来完成教学过程,翻转 了传统的课堂顺序,因此被称为“翻转课堂”。该模式可以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在此,笔者主要探索“翻转课堂”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前准备工作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一步是制作导学案。导学案 中包括学习目标、重点知识、难点知识、合作探究、案例精 析、达标测试、总结反思等。设计导学案的核心是让学生把 握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设置学习目标最关键的是要让学 生明确“在学完这一节课之后,将会做些什么事情”,这就 是“使能目标”。之后,教师应利用具体案例创设问题情境, 以问题的方式呈现课本知识点。设计导学案后,教师应制作 教学视频,使学生对教材的知识点有形象、直观的了解。例如,教学《跨越代沟》(科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 上册)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学案:
1.学习目标:(1)掌握调控逆反心理、跨越代沟的技 巧,学会理解父爱和母爱。(2)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学 会正确看待教师的批评与表扬,掌握与教师沟通的技巧。

2.使能目标:(1)掌握与教师、父母沟通的技巧。(2) 克服逆反心理,提高自我调适和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3) 理解情绪的多样性,提高自控的能力。

3.专题问题设计(搜集一些反映学生与父母、教师有代 沟以及消除代沟的图片、文档、视频等,然后让学生在情境 中回答问题):(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2)怎么孝敬父 母?(3)代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有哪些消除代沟的 策略? 4.教学硬件: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支持。

二、课堂交流与合作 上课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对导学案中的问题自由开展讨论,可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回答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 标,指导学生采取合适的交互策略,从而保障课堂教学的有 序进行。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比较常见的交互策略有小组讨 论、头脑风暴、辩论会等。为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 极性,对组织纪律比较好的、讨论气氛比较活跃的小组,教 师应给予加分,而不主动参与讨论、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应扣 分。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究、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在 合作过程中,掌握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小组讨论成果的汇 报,在范围上可大可小,在形式上灵活多变,在汇报、交流 中表现比较好的学生或者小组可以获得一定的分数奖励。课 后,教师可以把各小组汇报情况的录像上传到公共的网络平 台,供同学们讨论、学习和评价。在学生讨论期间,教师应 给予必要的点拨和引导,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而在点评 阶段,教师要给予学生互相点评的机会,从而实现共同进步。

例如,教学《跨越代沟》一课,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 为单位讨论“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怎么孝敬父母”“代沟 产生的原因和消除的策略”等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开展辩论。

讨论结束后,教师请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 其他学生可进行补充,重点关注“与父母相处时的对与错”。

这样教学,学生在讨论和辩论的过程中掌握了与父母交往的 技巧,在合作中实现了共同进步。三、反馈评价阶段 “翻转课堂”提倡采用多元化、开放式、过程性、制度 化的评价方式,这要求教师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满足不同层次 的学生在多方面的需要。学生在家庭教育、思维、个性、认 识上的差异,决定了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评价和反馈方式。

如对自负的学生,教师在反馈时应指出他的不足,帮助他完 善自我;
对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应多加表扬和鼓励。同 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各个方面的表现,并做出适度、准确、 及时的反馈,让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总之,“翻转课堂”是一种颠覆传统教学理念的教学模 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值得广大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