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辅助性作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辅助性作用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辅助性作用 1 以学生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为教学切入点,促 进新知识的建构 阅读教学作为文本解读活动,它是一场多向度的对话, 即通过读者对语言文字的确认,以及对单词意义和音像视图 的解码,然后进行意义重构和综合,使读者与文本之间相互 作用。这一互动过程激活了读者的社会知识、先前经验、期 望以及直觉,使其与文本进行交流、碰撞和对话,并理解文 本,从而获得精神参与的愉悦。然而,在我们的阅读教学活 动中,学生似乎很少产生这种愉悦。这是因为长期以来,阅 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把阅读教学局限 在课堂、课文和各类语文知识点上。其实,教师在阅读教学 中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当作重要的课 程资源,尽可能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作为教学 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 探究的兴趣,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新知识的建构。

2 注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与体验,营造平等、民主、开放 的教学氛围 传统的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追求共性,忽视个 性,强调统一,回避差异,出现了教参为教师导读,教师为 学生导读,基本上把教参视为唯一标准的现象。所以,要使 语文新课程阅读理念付之于教学实践,必须营造师生平等、 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淡化教参、教师的权威意识,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鼓励学 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分享彼此思考 体验观念、实现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在具体实施策略上应 注意以下两点:
2.1 提问设计要有开放的意识。在开课之初,教师习惯 于设计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里,教师应根 据学生的个性、思维的差异,设计具有开放性的提问,给学 生更多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和更自由的思维空间。例如在 《狼》的教学中提问:①课文的主人公究竟是“屠户”还是 “狼”?②你是喜欢“屠户”还是喜欢“狼”? 2.2 教师及时介入,引领、促进及提升。民主、开放的 课堂,并不等于课堂是放任自由的,是天马行空的,甚至是 一盘散沙的。一堂课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放与 收的尺度的把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在细心聆听学 生对文本的感受与见解的同时要及时介入,善于评价、总结、 拓展、补充、提升,不能整节课都让学生说了算,因为虽然 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感受、体会,但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同层 次的,甚至是肤浅的。例如在学习《心声》一课导入后,进 入整体感悟阶段—— 师: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

(生阅读课文。师巡回指导。) 师: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在你心中油然而生?或者说此 刻你有什么心声想与老师、同学们说呢?生2:我很敬佩李京京。我觉得他很自信。遭到老师拒 绝后,敢于站出来指正其他同学的错误,结果又遭到同学的 数落,即使如此,在公开课上居然还有勇气站起来。

生3:课文中的赵小桢,她虽然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 但在我的心中她却是一个没有勇气、缺乏自信的人。

生4:我觉得文中程老师的做法不对。他不应该有偏见, 应该平等对待,给大家同样的机会! 生5:通过读这篇课文,我想对所有的老师说一句话, 那就是对所有的学生都要公平、一视同仁,不能把学习成绩 的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我相信其实每个人都有他 闪光的一面。

生6:我觉得除了李京京希望老师能对学生一视同仁的 心声外,还有就是李京京希望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而 不是每天回到家都听见父母的吵闹声,甚至迁怒于自己的家 庭。

3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利用,拓展延伸学习的 视野和空间 3.1 善于挖掘教材。教材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利 用教材中的学习资源,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价值。特 别是在学校图书资源、学生家庭藏书严重不足的落后山区, 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内容,把其变为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发展的内容。

3.2 加强课内外学习资源的有机结合,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由书本到生活、由学习到实践的拓展与延伸。

4 注重指导学生对课文的积累与借鉴 有时改学生习作,会感到词汇贫乏,语言空洞。学生不 会运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眼前闪烁着的事物的形象、颜色、动 作。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 就是指导学生积累、借鉴作家的语言和写作技巧。引导积累, 即着重指导学生理解、欣赏、记忆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做好 积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必要的仿写、改写等写作训练, 使其逐步转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在写作中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