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课展现生命的魅力] 生命的魅力

让科学课展现生命的魅力

让科学课展现生命的魅力 摘 要:
“这就是生命的魅力啊!”这句话乍一听,会认为是在 艺术课或者是语文课上出现,但是事实却是出现在一节科学 课上。

在四年级《新的生命》一单元,其中有一课在研究植物 种子时,本来让孩子们研究的是成熟的油菜果荚,通过用手 捏成熟的油菜果荚,发现油菜种子的传播方式。但是由于时 间关系,油菜果荚并没有成熟,是不是就不让孩子观察了呢 我课前考虑了下,还是让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剥开了没有成熟 的油菜果荚,至少他们能够观察到油菜花的种子特点。孩子 们一边在下面分组解剖,我也在实物投影上解剖。当我解剖 完,大部分的小组还没有完成,但是有个别孩子先发现了我 解剖好的油菜种子,禁不住大声惊呼起来:“太漂亮啦!” 随着一声惊呼,孩子们都暂停了手里的动作,抬头看着屏幕。

我也不禁抬头看了看屏幕,哇,真是十分漂亮,为了让孩子 们能看得更清楚些,我放大了油菜花的果荚以及里面的果实, 屏幕上之间一个绿色的果荚里面是一颗颗嫩绿色的油菜种 子,由于还没有成熟,所以水分还比较充足,晶莹剔透的, 怪不得孩子们要忍不住惊呼呢!那情那景,让我情不自禁地 向孩子们赞叹道:“对呀,这就是生命的魅力啊!有谁能想 到,那么貌不惊人、小的不起眼的油菜种子却是那么地美丽, 所以说任何生命都是有魅力的,我们都应该要尊重生命!”当我说完这段似乎在一般科学课上很难听到的话时,孩子们 没有一丝不耐烦或者不屑,他们接着解剖着手里的油菜果荚, 更专注、更认真了,甚至这段小插曲还被一些细心的孩子写 到了日记里,让语文老师看得十分惊讶,直来向我打听事情 的原委。

“这就是生命的魅力啊!”像这样的语句在科学课上是 十分罕见的!科学课一直是十分理性的课程,如此人文化的 表述在我平时的课堂上也比较少见,但就是这样的一句话, 让我发现生命教育原来在科学课上也有着其独特的一隅。这 个学期我在上《新的生命》一单元时,又仔细地研究了整个 单元的目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目标维度上,有这么两 点:“保持探究新生命产生的奥秘的好奇心。”“认识到自 然界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繁殖对于每个物种的延续都至关 重要。”这些具体的目标归根到底体现着科学课程中“生命 教育”的理念。《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珍爱生命” 这个理念。在科学知识目标中也提到: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 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 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在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更是指出: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 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而反观我们的课 堂上,理性多了些,感性少了些,这个现状就导致了生命教 育的缺失,即便是在课堂上体现生命教育,也只是蜻蜓点水, 没有真正渗入孩子的心灵。如何能让生命教育在科学课上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 细无声”,自然而又真实地感染孩子的心灵如何让科学课展 现生命的魅力 其实,要让孩子感受到生命的魅力并珍爱 生命那么首先就要让孩子尊重生命。

在三年级养蚕和种凤仙花的过程中,孩子们和动物、植 物都有了亲密接触,我发现他们对动物的尊重之情是很容易 被激发出的。例如,在研究蚕的生命周期时,由于蛹这个阶 段比较特殊,被茧裹住了,是观察不到的,必须要剪开茧才 能观察到蛹,但事实上我在上课的时候就没有剪过,因为没 有一个孩子同意我把蚕茧剪开,他们都说这种行为太残忍了, 把蚕宝宝的家破坏了,蚕宝宝就活不了了。他们对于蚕宝宝 发自内心的呵护正是源于养蚕的过程中建立的对蚕宝宝的 喜爱,更是对蚕宝宝这种生命的尊重。在养蚕活动过程中, 孩子们既能了解生命的形成、生长、繁育、死亡的过程,又 能体会生命的珍贵,并逐渐形成了珍爱生命的品质。但是我 发现对于植物,孩子们却没有那么深的感情。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经常会发现孩子会不用提醒就知道动物是一种生命,是 人类的朋友,要保护动物,可是却对乱踏草坪、用棒乱抽枝 条、折花摘叶的行为毫无反应。反思一下,动物这种生命是 灵动的,是孩子易于感受到的,而植物默默地存在会让孩子 一不小心就忽略了。

那么如何让孩子能够像尊重动物那样尊重植物呢我在 《新的生命》单元起始,就开始有意识地渗透了对于植物的生命教育。由于要长时间地研究油菜这种植物,于是我让每 个小组到郊区或者乡下去找了一些油菜,移植到花盆里,带 到实验室里来。在研究本单元第一课《油菜花开了》时,孩 子们一进实验室,就发现实验桌上摆上了一盆盆的油菜,他 们有些震慑,因为是第一次在实验室见到如此多,如此大株 的植物,在研究凤仙花时,孩子们是看着凤仙花从种子慢慢 长大的,而研究油菜花,是直接将油菜植株移到实验室里的, 这种感觉是不一样的。孩子们惊讶过后,我就开始了我的生 命教育之旅:“从这节课开始,我们的实验室里多了一位朋 友,那就是……”还没有等我说完,孩子们已经接着我的话 了,“油菜花!”“对呀,正是这一株株的油菜花,他们现 在就在实验桌上看着我们,他们虽然不会我们人类的语言, 但是他们能感受甚至能表达,只是他们的表达方式我们不能 理解罢了!我们把他们从原来的家里搬到实验室里来,为了 帮助大家研究,他们已经远离了故土,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对 待他们呢如果你是油菜花,你希望同学能怎样对待你呢”学 生纷纷发言“我们要小心地对他们。”“我们要温柔地对待 他们。”“我们观察油菜花的时候要安静,不要吵到他们。” ……一句句质朴的话,道出了孩子内心深处对于生命尤其是 植物这种生命的尊重。于是,从那一刻起,当孩子们在观察、 解剖油菜花、果实时,一时控制不住发出较大声音时,不用 我提醒,自有孩子站出来,压低了嗓子提醒大家要安静;
于 是,从那一刻起,孩子们为了观察油菜花的构造不得已从油菜植株上取花时是那么地小心翼翼,问其原因,孩子会告诉 你“油菜花也是有生命的,重了他会痛的。”;
于是,从那 一刻起,孩子们慢慢地开始感受到了植物这种生命的魅力, 他们询问着“等我们研究完了油菜花,能不能把他送回家, 种回到原来的地里”;
于是,才有了“这就是生命的魅力!” 的感叹! 通过四、五节课的研究,孩子们和油菜花这种植物的 感情越来越深了,错了,不仅仅是油菜花,而是和植物的感 情越来越深了,甚至于到最后一些油菜花由于长时间地呆在 实验室里,缺少营养而枯萎掉时,学生忍不住叹息“老师, 我们学校里有田就好了,可能种在田里他能活的更久些。” 孩子们幼稚的语言在成人的世界里可能会被不屑一顾, 可能会被觉得十分可笑,但是我却真正地体会到了孩子们对 生命的那份尊重,我也真切地感受到了科学课上展现出的那 一抹生命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