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_创造性思维怎么培养

浅谈小学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浅谈小学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一、让学生的想象能力有充分的发挥空间 美术课堂应当是一个自由而充满活力的课堂,美术教学 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也有着很突出的效 用。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前首先需要引导学生, 让他们的想象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 基础及前提。教师只有让学生对于各个教学内容及教学实践 展开充分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够不断得到培养与提升。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很多教学素材都能够让学生的想象能力 找到充分的发挥空间,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和学生们一起“玩” 起来,乐起来,同时也天马行空地想象起来。

《纸卷魔术》是很富趣味的一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 会以纸盒为基本制作材料,通过绘画、剪贴、捏塑等综合方 法,让学生来制作一个微型舞台。教学目标在于从学生平日 随手可得的材料入手,通过合理的想象、艺术的再现,赋予 作品新的生命,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学习兴趣。这个 过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在动手中也直接地 体会到了美术课程的乐趣。有的学生会用小纸盒给小鸟做一 个家,有的学生会用小纸片折成舞台上各式各样的装饰,还 有学生负责给搭建的舞台上色……就这样,大家热火朝天的 忙碌起来,在玩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 发挥与锻炼。之后我会和学生们一起进行课堂考评,看看哪 个小组搭建的舞台最富有想象力。这个过程是很有意义的,能够让学生观察与留意到其他学生想到而自己没有想到的 有趣的小主意,这对于学生自身想象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构建 是很有帮助的。

二、让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充分的施展舞台 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很多教学素材都能够让学生的 创新能力得到发挥,教师应当善用这些教学内容,引导学生 思考,鼓励学生创新,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更好的发挥与 锻炼。创新能力在课堂中的锻炼可以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赏国内外各类优秀的美术作品,尤其是那 些富有创新意识的作品,让学生从作品中更好地感受到创新 的理念;
另一方面教师要多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 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将创新能力得到实践。这两个途径都能够 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多观察、多体会,能够在学生 脑海中积累更多富有趣味性的素材及小创意,而动手的过程 则能够很好地让学生将这些创意得到发挥与实践。

《穿穿编编》就是一个很善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 内容。这部分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参观、欣赏,让学 生了解穿编工艺的材料、工具和特点,开阔学生的眼界,培 养审美意识和审美习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创造力发挥的支 点,课堂上我选取了门饰设计让学生们来展开学习实践。我 首先会让学生观察了解中外传统门的类别以及装饰的特点, 通过对门饰的观察与欣赏,让学生初步学习运用剪纸或绘画 的穿编艺术形式来创作自己喜欢的具有不同风格的门饰,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能够得到极大的发挥。之后,我 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展开创作,我给学生们提供了相关的素材 及工具,然后让学生不受任何限制地制作他们喜欢的门饰。

学生们对于这个过程都非常喜爱。有的学生穿编出很漂亮的 小工艺品贴在门上,也有学生会通过折纸来折出各种小装饰 物,还有学生会将刚才观察到的各种门饰进行糅合,然后通 过穿编艺术自创出一种新的独具特色的门饰。学生们在制作 过程中都非常积极,他们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显 著的发展与锻炼。

三、鼓励学生犯错 创新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这 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创新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颠 覆,无论是对于传统观念的颠覆还是对于所谓的常规意识的 推翻,其中很可能会出现某些错误。当学生出现这类错误时, 教师一定要有技巧性的处理与对待。切忌盲目否定与批评学 生,那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将会是很直接的遏制。教师应当 以更为灵活的标准来对学生进行评判。在展开创新的过程中 本来就不应当存在绝对的对与错,教师应当全面而综合地来 衡量学生的创意,只要是学生认真思考过的有创意的想法都 应当得到肯定与鼓励。

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无疑是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培 养的良好阵地。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 象,在创作中让他们脑海里各种有意思的想法及创意都能够很好地得以表达,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够得到有 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