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智慧故事精选】中国经典历史智慧故事

历史智慧故事精选

历史智慧故事精选 历史智慧故事精选篇一:从未听过的事 一天,国王觉得无聊,派人找来了阿凡提。

国王对阿凡提说:“如果你能给我讲一个我从未听说过的故事,我会 赏给你一百枚金币。” “好啊,一言为定!”阿凡提说。

“一言为定!”国王说。

阿凡提开始胡吹了起来:“从前,我家有一头骡子。一天,它挣断绳 子逃了出去。我四处寻找,哪儿都没有找到。过了几天,我从集市上买来一个大 西瓜,拿回家切开一看,我那头逃出去的骡子躲在西瓜里,正在给王后补破鞋子 呢。” 国王听后,笑了笑说道:“这种故事我听得多了,并不新鲜。你只不 过是把自己的妻子说成了王后而已。” 这天,阿凡提又开始给国王讲述新的故事:“有一天,我和父亲乘船 在大海上航行。突然,遇到了一条海盗船。海盗追上了我们的船,我抢过了舵轮, 把船开进了一条大鲸鱼的肚子里。海盗船也跟着追进了鲸鱼的肚子里。我悄悄对 鲸鱼说:‘我们这条船大,你消化不了,那条海盗船小,你完全可以消化。’鲸鱼 听了我的话觉得有理,就把海盗船吃掉,把我们的船给吐出来了。” “这种吹牛的话我也听过不少,请你讲一个我从未听过的吧!”国王说 道。

“好吧,那我就给您讲一件真实的事。有一天,我在先父留下的一本 书里,发现了一张字据。那字据是您亡故的父亲亲笔写的。您的父亲曾经借了先 父一万枚银币。您的父亲原来应该把借先父的一万枚银币还给先父的。”阿凡提 从容地说。

“阿凡提,你这是胡说八道!我可从来没听说过有这种事。”国王恼怒 地喊道。“对了,我讲的就是您从来未听说过的事。请您赏给我一百枚金币吧!” 阿凡提笑了笑说道。

国王气得不得了,但又不能食言。只好把一百枚金币给了阿凡提。

历史智慧故事精选篇二:许绾的智慧 魏王决定建造一座很高很高的台阁,它的高度恰好是天与地之间距离 的一半,并将这座高台起名叫“中天台”。很多人知道魏王这个决定后,都觉得很 荒唐,于是纷纷前来劝阻魏王。魏王感到非常生气,他传下命令说:“谁要再来 反对我的决定,一律杀头!”这样,大家都不敢再说什么了,只是在心里着急。

一天,有个叫许绾(wan)的人背着筐,拿着铁鍬到王宫来求见魏王。

他对魏王说:“听说大王要建一座‘中天台’,我愿前来助大王一臂之力。” 见到这个前来帮助建造高台的第一人,魏王感到很高兴。魏王问他:
“你有什么力量能够帮助我呢” 许绾说:“我没什么了不起的力量,我只是能帮助大王您商量建台的 计划。” 魏王连忙高兴地问他说:“你有什么高见快讲来我听。” 许绾不慌不忙地说:“大王您在建造高台之前,先得发动大规模的战 争。” 魏王很不理解地说:“你这是什么意思” 许绾说:“请大王听我分析。我听说天地间相距15000里,中天台的高 度是它的一半,那就是7500里,要建7500里高的台,那么台基就得方圆8000里。

现在拿出大王的全部土地,也远远不够做台基的。古时尧、舜建立的诸侯国,土 地一共才方圆5000里。大王要建中天台,首先就得出兵讨伐各诸侯国,将各诸侯 国的土地全部占领。这还不够,还得再去攻打四面边远的国家,得到方圆8000 里的土地之后,才算凑齐了做台基的土地。另外,造台所需的材料、人力,造台 的人需要吃的粮食,这些都要以亿万为单位才能计算;同时,在方圆8000里以外 的土地上,才能种庄稼,要供应数目庞大的建台人吃饭,不知道还得要多大的土 地才够用呢。所有这些,都必须先准备好了,才能动工造高台。所以,您应该先去大规模地打仗。” 许绾说到这里,魏王目瞪口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后来,魏王当然 是放弃了造中天台的想法。

许绾劝说魏王,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使魏王明白自己所要建的“中 天台”只不过是毫无客观基础的盲目蛮干,它当然不可能实现。

历史智慧故事精选篇三:烛光填屋 从前,有一个富商有三个儿子。富商经常去很远的地方经商,但是每 次他只带一个儿子一起去。

富商又要出门了,这一次,他要去京城。三个儿子都想跟着去,但是 他们知道,父亲只可能带他们中的一人去,他们就都跑去求富商。富商给了儿子 们每人五两银子,对他们说:“院子里有三间空屋子,你们一人一间,各自去买 东西把屋子装满,谁做得最好,我就带谁去京城。” 第二天一早,大儿子和二儿子就出门了。快到中午的时候,大儿子买 回来好几车的木头,他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地干了大半天,终于堆满了一间屋子。

这可把他累得够呛。

二儿子买回来好几车的稻草,他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地干了小半天, 也把一间屋子堆得满满的。他也累得够呛。

小儿子却一直没有动静,他上午到那间屋子里看了看后,很快就出来 了。屋子的门紧紧地关着。

天快黑的时候,父亲从商铺里回来。他看到大儿子的屋子里装满了木 头;二儿子的屋子里装满了稻草;当他走进小儿子空洞洞的屋子里时,小儿子不慌 不忙地点燃一支蜡烛,蜡烛小小的火光立刻把满屋子照得亮堂起来。

父亲表扬了小儿子。自然,这次跟父亲一块儿上京城的也就是小儿子 了。

历史智慧故事精选篇四:长孙皇后的智慧故事 长孙皇后的智慧是一种大智慧。“玄武门”兵变之前,李世民在与太子李建成、四弟李元吉的明争暗斗 中一直处于劣势,虽然李世民比李建成有能力,但唐高祖李渊为了维护长子继位 的宗法传统,必须站在李建成这边。而当时的后宫形势,对李世民也极为不利, 后宫中的万贵妃,因为替亲戚向李世民求官遭拒,一直对李世民怀恨在心,李渊 最为宠爱的两个女人尹德妃和张婕妤,也被李建成争取过去,成为他的内应。这 三个女人一有机会就在李渊面前诋毁李世民,李渊对李世民当然是越看越不顺眼。

看到丈夫如此被动,长孙氏出场了,史书上记载她“孝事高祖,恭顺 妃嫔,尽力弥缝,以存内助”。有人说这是李世民特别授意的,因为这一方面可 以稳住父亲的情绪,另一方面也可以积极探听太子党及朝廷的风向。

即使李世民没有半点暗示,长孙氏也会这样做。她清楚,温柔和低调 永远是女人最有效的武器。柏杨先生把后宫比作魔窟,说每一个美女被投到后宫, 她自己就会变成蛇蝎,最终难免被另外的蛇蝎咬死。就是在最危险的地方,长孙 氏游刃有余,光有温柔没有智慧是寸步难行的。

她对高祖的孝顺是那般自然、周到,多多少少抵消了尹德妃、张婕妤 等人诋毁丈夫的不利影响。而“恭顺妃嫔”应该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即使是 对尹德妃、张婕妤等丈夫的反对派,她也笑脸相迎;另一方面也表明她在努力搞 好与其他妃嫔的关系。

当然,起初她“尽力弥缝”的目的,只是想改善李世民剑拔弩张的“父 子关系”、“兄弟关系”,并没有长远到为李世民夺嫡做内应的地步。长孙皇后自 小受到诗书礼仪的教化,父子反目、兄弟残杀的局面,是她所不愿意看到的,所 以,她努力化解危局。

纵使你有再高的智慧,并不是每一场危局都能化解。

利益的冲突,将太子李建成与李世民置于“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独木 桥上,当她明白所有的和解都是徒劳,一场血雨腥风的战斗不可避免的时候,并 没有迂腐地固守礼法,劝丈夫放弃夺嫡之争,而是该出手时则出手,跨上战马, 到玄武门,亲临第一线慰问准备与李建成、李元吉决一死战的将士。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太宗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 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长孙氏沉毅的目光与亲切的问候,在决战之前死 一般的沉寂里,如同甘霖,注入将士们焦灼紧张的心。当时,长孙氏的哥哥长孙无忌作为“玄武门事变”的策划人之一,早早 就带人埋伏在玄武门,长孙氏的舅舅高士廉也将囚犯放出来,发给他们武器,前 来助战了。当东宫和齐王府的兵将与李世民的部下在玄武门激战的时候,丈夫、 哥哥、舅舅和自己就那样坚定地绑在一起,面对生死存亡,这样一场战争,就像 熊熊燃烧的熔炉,将长孙氏映照得更加美丽灿烂。

不是战争不让女人走开,而是女人不愿从至爱的人身边走开。

李世民胜了,但是却背上了弑兄杀弟的沉重的道德包袱,又是长孙氏, 以女人特有的温柔和善解人意的心灵,来化解李世民心中的焦虑、内疚与不安。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相当一段时间,长孙皇后肯定充当着“心理按摩师”的角色, 为唐太宗疗伤。

长孙皇后死时年仅36岁,如此匆忙谢世,除了自身的病痛外,还应该 加上心理疾病这一条。

一直以来,长孙皇后都活得很累,虽然她始终坚持牝鸡不司晨,妇人 不预闻政事,但对于关键事情还是要提意见的。到她哥哥长孙无忌逐渐为丈夫所 重用的时候,她的忧惧与日俱增,某种不祥的预感,如大石头一般重重压在她的 心上。

长孙皇后生前总是担心外戚干政,因为历史上外戚弄权,最后身败名 裂的例子太多了。汉高祖死后,吕后、吕禄专权,汉宣帝时霍山、霍禹专权,要 么被就地处决,要么被秋后算账,结局没有不悲惨的。

所以,长孙皇后一直不想让她的家族卷进政治漩涡的核心,她甚至对 于自己都不放心! 有一次,唐太宗病重,她就在身上带了毒药,一旦唐太宗驾崩,她就 马上追随其后服毒自杀。因为她不想重蹈汉代吕后的覆辙,所以就打算提前了断。

这样一个理智、贤惠、隐忍、善良的人,都担心自己会被魔鬼似的权力所诱,做 出身不由己的事情来。对于哥哥长孙无忌,她就更没有把握了。

和她一样,长孙无忌也经历了童年寄人篱下的生活,而童年的苦难既 可以成为一种发奋向上的动力,也可以成为野心和欲望膨胀的渊源。而唐太宗重用长孙无忌,不说长孙无忌是皇后哥哥这一条,他也有十 分充足的光明正大的理由,他和长孙无忌是布衣之交,两人一起出生入死,“玄 武门事变”中,长孙无忌立下汗马功劳等。因此,在是否重用长孙无忌这个问题 上,夫妻俩第一次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唐太宗原本几次让长孙无忌担任宰相,长孙皇后却奏称:“妾备住椒 房,贵宠极矣,诚不愿兄弟执国政。”这是《资治通鉴》上的原话,有人认为当 时长孙皇后把话说得很明白,说:“妾既然已托身皇宫,位极至尊,实在不愿意 兄弟再布列朝廷,以成一家之象,汉代吕后之行可作前车之鉴。万望圣明,不要 以妾兄为宰相!” 依照长孙皇后含蓄的性格,她不可能如此坦率地大谈外戚干政的可怕, 万一引起唐太宗的防范和猜忌,长孙无忌的处境可就大大不妙了。她的本意,是 让长孙无忌最好能担任一个闲职,有虚名无实权的那种最好,可是唐太宗不干, 还是让长孙无忌做了尚书右仆射。长孙无忌再三辞官,但不被允许。实际上,长 孙无忌的动作,并非完全迫于长孙皇后的“压力”做出的一番表演。早年的他,自 知根基尚浅,初涉仕途,谨慎一点,总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