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自主学习体系研究
大学计算机基础自主学习体系研究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 力和利用计算机这个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更 具竞争力的人才,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由于大 学入学新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计算机课时特 别是实验课时被逐步缩减,给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带来了 很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质 量和教学效果,我校从2008年起,开发了一系列的"计算机 基础自主学习平台",采用教师课堂授课和学生课后利用该 平台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但 通过对几年下来的教学质量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自主学 习平台虽然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满足了学生课后 巩固学习效果的要求,但由于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 自主学习平台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并没有完全达到我们预期 的效果。从另一方面来看,自主学习平台仅仅成为学生课后 学习的工具,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完善教学内容等方面 却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入了"形成性 评价"这一思想,构建了一个以形成性评价为核心的大学计 算机基础自主学习体系,并对该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进 行多维度的分析,从中发掘可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数据, 并对相关群体进行干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一、形成性评价思想“形成性评价”这个概念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由美国 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斯克里文在其《评价方法论》中提出了。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evaluation)i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 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 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 的评价。在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利用“过程控制” 理论,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数据监控和分析,阶段性的形 成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和课堂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对这些数 据的分析,将结果反馈给教学组织部门、授课教师和参与学 习的学生,为下一步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决策支持。
二、以形成性评价为核心的自主学习体系的建立 围绕形成性评价为中心,建立一套全方位、立体化的网 络自主教学平台,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的结 合在一起。整个体系的建设由教学资源组织、训练方案设置、 自主学习平台建设和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组成。
(一)教学资源组织 教师需要对课程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依据教学大纲的要 求,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归纳,形成以知识点为中心的教学资 源库。教学资源的组织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这就要求授课 的教师认真的准备,并按一定的要求保证资源的质和量。对 于同一知识点,需要保证有多个可训练的资源。
(二)训练计划制定 以教学内容为中心,形成教师课堂讲述、课后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测和阶段性考核为方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通过集 体备课,细化计划的方案,分步骤进行相应模块的实施:1) 依据教学进度划分教学单元,以教学单元为中心,开展学生 课后自主学习。学生通过对教师精心组织的教学资源的学习, 可以巩固课堂学习的效果,同时通过自我知识发现来拓展学 习的内容。2)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学生自我测试,了 解自身当前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布置的单元内 容或者自主的选择已学习过的内容(以知识点为中心),进 行自我测试。测试完毕后,自主学习平台系统会给出本次测 试的正确率和能力排名。通过对这些数据结果的认识,学生 可以清楚的了解自己当前的学习效果情况。由于是自我测试,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再次进行测试。通过对多 次的自我测试过程以及每次测试后的反馈数据的分析,我们 发现:学生会不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应的学习 效果必然得到提升。3)通过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考核,掌控 教学计划实施情况通过阶段性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自测来 反映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教师也可以获取这方面的信息。
但是,自我测试的进行是完全自主的,不能够很好的反映学 生真实的学习效果,因此,为了更好的掌控教学计划的实施 情况,应定期进行阶段性的考核。教师在组织考核资源时, 应选择代表知识点的典型例题对学生进行统一测试,以获得 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阶段性的考核的频度不需要太高,一 般每学期2次左右即可。(三)过程控制参数的形成和干预措施 通过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自我测试和阶段性考核中形成 的对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数据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可以形成以 下一些过程控制参数,并分别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1)学 生学习态度分析通过对教师布置的单元练习任务的完成情 况的分析,可以统计出未完成该项任务或者是根本没有参加 学习的学生信息。对于这部分的学生,我们可以认为他们是 在学习态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统计出来的名 单,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干预。2)学生学习能力分析对于整 体错误率较高和自测与阶段性考核排名靠后(可以通过设定 的阈值由系统自动筛选)的学生,我们认为应该是学习的能 力方面有一定的问题。对于这些已完成训练任务,但是完成 质量较差的学生,我们提供了“预约答疑”的方式,给予他 们能和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惑。3) 教学内容分析通过对各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数据分析,可以发 现有些知识点的整体掌握情况较差。这样的数据就反映出教 师在授课过程中对某些知识点的讲述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通 过动态的对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分析,教师能够不断的修正教 学过程,提高教学的效果。4)整体性差异分析在教学计划 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对每个教师的教学对象做整体性知识掌 握情况分析,对比教师之间的教学效果。分析与平均值有显 著差异的教师,对其教学过程进行评估,分析其出现这种情 况的原因。三、结果和讨论 在该教学体系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认为取得了以下几个 方面的认识:
(一)身份转换 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组织者,不再是以 往单纯的“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的状态。教师精心的 组织教学资源,以自主学习平台为纽带,建立与学生之间的 互动关系。基于系统给出的教学过程控制数据的分析,对产 生的问题做出及时的响应。另一方面,学生从传统的知识被 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发现者。学习过程中详尽的成绩数据和 排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可以根 据自己的学习能力,主动的进行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层次。
(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系统平台提供的自我评价数据,正确的认识自己的 知识掌握情况,以便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三)可控的教学过程 在大数据分析的支撑下,依据详细的指标分析,教学过 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可以及时的得到响应;
(四)高效的教学效率 以数据为中心,形成了学生、教师、教务和学工为一体 的教学框架,多部门协同工作,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四、结论 建立以形成性评价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自主学习体系,通过对收集到的教学信息化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 及时的获知教学过程中反馈的信息,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 决策支持。学校很多学科都建立了自主学习平台,希望我们 的做法,给其他学科提供一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