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艺术专业 大学艺术科文化专业群的选择

大学艺术科文化专业群的选择

大学艺术科文化专业群的选择 艺术学科是新建本科高校中较为羸弱的力量,但对地方 社会经济与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要 摆脱困境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从区位性出发,紧跟区域社 会经济与文化艺术事业发展趋势和发展需求,积极培育学科 建设的新方向,形成学科、专业群与地方文化艺术产业群对 接共生的利益共同体。

一、对接地方文化产业群是新建本科高校艺术学科发展 的必由之路 2.对接地方产业群是适应艺术学科发展规律的必然趋 势学科发展主要有两大动因:一是学科内部矛盾的推动而造 成的学科自身的新陈代谢,突出表现为学科自身的分裂、细 化及交叉等,即内因;二是特定学科由于受到外部社会需求 的拉动和牵引而出现的被动的适应,即外因。艺术学科作为 一门普通学科,同样尊崇这一规律。而新建本科高校本科办 学历史短、经验不足、遗留问题和困境多,故学科发展的动 因主要来自于外部。即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实际需求以及新 建本科高校面临的巨大生存压力,要求新建本科高校艺术学 科建设脚步必须不断前进,不断适应地方发展的要求。

3.对接地方文化产业群是遵循新建本科高校自身特点 的必然选择新建本科高校的布局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基本处 于省会之外的二、三线城市,从功能上看主要是为地方经济 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1](P.2)。这也是新建本科高校办学实力和影响力皆薄弱的无奈选择。故新建本科高校 办艺术学科,主要是为发展区域文化艺术产业,提高地方人 民群众的文化艺术素养,并为发掘、保护和创新地方文化艺 术资源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而这一办学目的的实现、主要 的途径和落脚点关键是其艺术学科的建设与地方文化艺术 产业的紧密对接。

4.对接地方文化产业群是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要 求区域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需要两个方面的智力支持:能 主持、推动本产业发展的应用型艺术人才;能准确把握文化 艺术产业发展方向,实现文化艺术产品的更新换代,突破产 业升级技术瓶颈的研究团队。如果区域文化产业是一艘船, 那么前者就是发动机,后者也就是导向的罗盘。而无论是人 才支持,还是技术支持,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说,新建本科高 校的“比较优势”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不二的选择[2](P.47)。

此外,区域文化艺术产业发展与艺术学科建设的结合,还可 以使艺术学科通过实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促进文艺产 业的进一步提升,实现两者螺旋上升的双赢局面。

二、新建本科高校艺术学科专业群对接地方文化产业群 的路径 1.确保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要以服务地方为导向对新 建本科高校而言,科学的办学定位,就是要立足于自身的特 点,发掘本学科发展的优势,将本学科办出特色、办出品牌。

而新建本科高校的优势就是立足于特定区域,在应用技术和职业教育方面有“比较优势”[2](P.47)。对艺术学科来说, 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就必须以服务于地方艺术事业发展需 求为宗旨;以地方风情为艺术创作和研究对象,展现地方历 史和社会建设的优秀成果;与地方艺术从业者、文化艺术部 门、艺术行业协会等通力合作形成一个立体的互助性的,以 地方风情为对象的研究团队;培养地方社会建设急需的具有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艺术人才[1](P.3)。

2.专业和课程的设置要以地方文化艺术产业发展为导 向新建本科高校办学历史短、经验不足,遗留问题和困境较 多,在办学之初,为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和规模,学科、专业和 课程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内部的 实用性和外部的市场需求。故新建本科院校艺术院系要根据 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在发挥原有专业优势的基础上, 积极发掘新专业,拓展应用型专业,设置新课程,形成以地方 性为基础的特色专业;要以“适销对路”为理念,培养综合素 质高、实践动手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地方经济和艺术产 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艺术人才[3](P.28)。

3.加强地方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承与创新保护、传承 与创新传统文化是高校的社会责任,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办 特色高等教育的有效途径[4]。但新建本科高校所处的二、 三线地区多对区域文化研究缺乏应有的深度,也缺乏相应的 人才。故对接地方文化产业群时,新建本科高校艺术院系首 要的工作是必须加强与地方合作,积极地介入地方传统特色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工作:设置以本地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开设区域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课程教 学,培养文化遗产发掘与创新的人才;在传统文化内容集中、 影响力较大的地方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开展文化传承与教学 实践;开展以本地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为主要内容的科学 研究,并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牵头组织相关的学术交流活 动和校园主题活动,普及文化保护与传承知识,扩大区域文 化的影响力;等。

4.提高成果的转化力度与效力,探索校地互动、共生模 式新建本科高校的使命是为二、三线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 供技术和人力支持。艺术学科建设对接地方文化产业建设, 首要的工作是必须使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满足地方文化艺术 产业发展的技术性要求,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 能力和创新能力,使特定专业培养出的人才既能满足地方文 化艺术产业发展的技术性要求,也能满足其能力性要求;其 次要积极地探索校地、校企合作、共生模式,采取措施将研 究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从“对接”中发掘、培养学科的 特色和优势,并由此获取地方企业、社会,尤其是政府持续的 认可和支持,为学科建设争取更多的资金、资源[5]。

三、对接地方文化产业群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专业和课程设置应具有前瞻性,切勿过分迎合市场, 盲目建设对接地方文化艺术产业群建设,目的是提高学科和 专业建设的水平,必须走出一切为市场,大搞“订单式教育”的误区[3](P.29)。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艺术院系学校必须 考虑学校办学条件和本系科的办学水平;必须遵循艺术学科 的办学规律;必须充分把握艺术学科发展的方向和本地区文 化艺术产业发展的未来,做到学科建设科学、准确,具有前瞻 性。既能有效地推动本地区文化艺术产业群的发展,也能有 效的为区域文化产业群未来的发展导航。

2.既要“走出去”,也要注重“请进来”这是一个方法 论的问题,也是一个学习问题。即在“对接”过程中如何处 理本体与对象的关系和地位的问题。“对接”就是开门办学, 既要主动走出去,勇于承担高等教育应有的社会职责,积极 地投身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智 力和人力支持,更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放下知识分子的 架子,积极地“请进来”,认真总结学习地方政府和各企事 业单位在文化艺术产业建设过程中的可取之处,用善于学习 促进学科建设和内涵发展。

3.专业发展既要外驱力,也要注重内驱力注重学科和专 业建设的实用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内生增长”[6]。就新建 本科高校及其艺术学科目前处境而言,相当长一段时期内, 其学科建设和专业成长的动因还将主要集中于外部市场的 需求。但是学科与专业要建设好,人才培养要办出特色,仅凭 借主动的对外适应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适应”的成果 提高本学科及其相关学科与专业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必须提 升办学理念,必须凝练务实、拼搏、好学的大学精神和文化,以永葆竞争力。

4.应注重学科品牌建设高校的品牌是无形资产和在竞 争中的有效途径之一[7]。新建本科高校在上有老牌本科、 下有强调实践性和动手能力培养的职业与私立院校的多重 竞争中毫无优势。艺术学科要发展,必须以自身实际条件、 本地区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需要为基础,以特色专业、特色 课程、创新型人才为突破口。特色越突出,越不可替代,这就 是品牌优势,也是在与地方文化艺术产业对接中永不断链的 基础。新建本科高校艺术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以学科和专业 群对接地方文化艺术产业群建设是工具性的,目的在于解决 当前的生存困境,并提升整体的办学层次和水平,使之永葆 竞争力。但从宏观上看,“对接”也有目的性的,新建本科高 校及其艺术学科的发展最终必须履行高等教育的四大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