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术观形成的心理分析探讨中医研究生培养模
从学术观形成的心理分析探讨中医研究生培养模 作者:李炜弘 李世通,张晓明 韩佩玉 王儒芳, 王米渠 【摘要】 通过分析中医体质、中医医疗行为中的心理因素,认为中医学 术观形成是受到医家个体心理因素影响的,从而提出在中医研究生培养中无论是 培养模式还是研究方向上都应引入心理学的指导,并提出了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熏 陶培养中医思维模式,通过心理测评指导研究方向的选择等具体的心理指导措施, 为中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视角。【关键词】 学术观;
心理;
中医;
研究生培养 中医医学流派历来存在百家争鸣、学术观点不一的现象,在促进中医理 论发展,提高临床疗效水平方面都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在当今临床中很多 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包括普通的中医师即使没有鲜明的学术流派特征,也往往 在多年的临床探索和论证中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医学见解和学术观点,并且始终用 自我铸炼的学术观指导自己的临床实践,最终搭建了自己主要的医疗领域和医疗 方向。笔者在研究阴阳人格体质对中医学术流派的影响中,注意到心理学在中医 学术观的形成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由此引发了在中医研究生培养中引入心理分 析的想法。试探讨如下。
1 中医学术观形成的心理分析 学术,系统专门的学问,早前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wWw.133229.cOM 延伸开来,学术也可以用来指“知识的累积”,专家学者把知识经验的积累更多地 上升为理论层面,而普通医家往往也有他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认识,如擅长应用 小柴胡汤调治抑郁类病症,擅用五味消毒饮治疗病毒性疱疹等,可能还上升不到 理论层次,但不可否认这些是这位医家个人的较为独到的见解,即使有失偏颇。
而在这些观点的形成中,心理学发挥着隐形的不可或缺的影响。
1.1 中医体质学说中的心理学中医体质学的提出是近几十年的事,但 体质的学说和思想早自《内经》时代即已形成[1],并影响着中医学的发展,渗透到 历代医家自成一派的中医学理论中,如金元四大家中的河间学派大谈火热,攻下 学派重视寒凉攻下,丹溪学派注重滋阴降火等,这些学术观点各说不一,但放到他 们医疗的具体时代条件、自然环境下,又处处弘扬着中医辨证论治的医疗特色, 体现出体质学说的影响[2]。而体质的影响又是通过人格中多方面的心理素质渗透进来的。以滋阴派的朱丹溪和攻邪派的张从正为例,朱丹溪沉静内敛、深居简 出、不善于表现自己,而善于内心的自省与思考,潜藏而不露,在体型样貌上也 较一般人瘦长,善治杂病,长于治郁证,善用养阴方药,成为滋阴派的创始人。
张从正性格直爽豪迈、敢作敢为、思维敏捷、好言大事,在形体上健硕强壮、红 光满面,主张治病首先以驱邪为要,多用汗、吐、下三法,后世称之为“攻邪派”。
二者体貌特征所反映的个体体质、行为特征最终形成医家的人格心理特征而影响 着其学术观的形成,医家行为、体质特征正是通过心理途径烙印在学术思想上的。
1.2 中医医疗行为中的心理学不可否认医疗行为的过程始终贯穿着 医患双方的心理学反映,甚至疗效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心理的干扰。由于中医理 论体系历来辨证重于辨病,从医生来看,个体经历对中医辨证论治存在不可忽视 的影响。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受到潜意识而非意识的支配。那医生在 做出证的诊断时的潜意识来自于哪儿临床上一个有趣的现象部分解释了这个问 题:中医医生在治疗与自己患过、自己的至亲亲属患过,或自己亲手诊治过的疑 难案例相似的病证时,往往有独到的过人之处。为什么呢这就是感同身受,其中 医家患过的“证”本身就是受医家体质的影响的。自己患过、至亲患过、疑难案例 都会给医家个人留下切肤之痛或深刻的印象,这个疼痛的印象会在不知觉中植入 医家的潜意识中,而影响着他以后诊治过程中的判断。尽管我们是那么希望客观, 但颇受主观经验影响的中医辨证论治仍不可避免地出现偏颇。当然这个偏颇有利 也有弊,一方面使某些相似病证,甚至是疑难病证应手而瘥,另一方面,可能因 为医家的先入为主,出现诊治失误,疗效不佳。
就患者而言,口碑相传是患者聚集在某位医家门下的重要途径。而在 口碑相传中,除了肯定医生医治的疗效,患者往往会对自己的症状进行比对来决 定是否就医,即循症就医。如果自己的症状与前面那位疗效好的患者相似,他会 认为这个医生也同样能治好自己这相似的病证。而中医诊断的重要依据就是患者 的症状体征,这些症状和体征以其内在的联系性决定了证的趋势性。这样就使相 似的证集中到某位医家的门下。长期诊治类似病证的患者,医家的辨证、处方、 用药也就逐渐囿于某一个较单一的领域,正所谓“术业有专攻”,长期的历练使这 位医家对这一类病证逐渐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甚至进一步上升为学术理论。
从上述医患两方面的心理分析可以看出,医家的体质与病家的体质也 存在一定的联系,二者较为相似的,往往疗效更好。
2 中医研究生培养中的心理学应用对传统中医药学的继承,是我们寻求发展、走向现代化的基础 ,这是中 医研究生教育所必须牢记和做到的 ,这也是中医药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
必须看到中医研究生培养的困境:一批批研究生走出来,踏上工作岗位,作为未 来中医药事业的继承者,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却无论从理论思维还是临 床实践上越来越偏离中医,越来越西化,甚至中医研究生不能用中医治病。此外 导师负责制的中医研究生培养制度使导师在研究生的学术发展、能力培养方面发 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导师的学术观点、心理特质、人格特征都会对研究生产生 深远的影响。结合对中医学术观形成的心理分析,来探讨中医研究生培养中的心 理学应用。
2.1 培养模式中引入心理学的指导有临床能力的研究生的培养事关 中医存亡,临床能力的培养就是思维的培养,中医思维模式的认同才能彰显传统 中医药特色。尽管在课程设置的合理与教学方式的有效等方面[3]已做了大量的 改进,对提高研究生对中医药传统理论和治疗方法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与研究有 一定促进作用,但还没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改革培养模式的探讨。由于特定的生 产和科学水平以及文化结构、民族心理、道德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中医形成了特 定的思维模式:以形象思维[4]为主导,以表象和观念为加工内容,以表意性文 字和古汉语为表达工具,采用形象思维主导下的形象比较、倒果求因、类比推理 等思维方法。
笔者认为中医思维的培养有一个很重要的着眼点——中医思维模式 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模式,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生长的沃土。当今的大多数 中医研究生从小接受的是现代科学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非常弱化,尽管 有了中医本科教育的经历,仍很难在他们思维中真正植入中国哲学思辨的根,对 很多中医理论的理解仅限于教材的字面解释。从心理学上看,这些研究生的内心 深处,或者说潜意识里并没有真正认同中医理论和学说,自然会在今后的工作中 丢掉那些死记硬背的中医经典,逐渐让现代科学观指导下的西医充斥他的意识和 潜意识。这样的后果是中医发展的岌岌可危。
因此在研究生常规教学的改革中应该引入心理学的指导,如建立必修 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儒家、道家文化研究等选修课程,开设《易经》等专 题讲座,鼓励研究生不仅跟踪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动态,也练习书法,修习太极拳、 呼吸吐纳等。通过综合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交融共赏,培养中医思维模式, 一定比单一的中医学习更能奠定中医研究生的心理基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 上,中医研究生才更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2.2 研究方向上引入心理学的指导如今研究生都是自主选择报考的 导师,进来之后却发现学生的思维、目标、要求和导师对学生的需求有较大差距, 千辛万苦的考上了,却和理想偏离太远,而研究生的学院内调配等也都有较大的 盲目性。中医研究生往往是通过跟师的形式,学习导师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领 悟其辨证论治的思想和方法,来提高自己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能力。研究生对导师 学术观的认同对其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效力都有很大的影响。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正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尽管兴趣可以由后 天陪养,但如果能在师承导师、报考方向上提前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 适的导师,岂非更好。本科生限于教育资源和条件限制,大锅烩,研究生阶段就 应该提倡因材施教了,而这个材就包含认知、情感、意志等众多的心理因素。研 究生在研究方向上完全可以引入心理分析。如前所述,“感同身受”,个人经历对 中医医生有很大的影响,有至亲或自己患过类似病症,则对某法、某方有所偏好 等。根据这些生活经历事件、性格特征可以制定相关的心理测评,心理测评的结 果又可作为研究方向、导师选择的参考。
个体心理差异,包含性格、气质、能力、兴趣爱好等多重心理特征。
个人学术观的最终形成,与其人格体质特征形成过程中的经历背景、体貌特征、 行为特征、性格特征等多个方面都有联系。当然人格等心理特征对学术影响的研 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新领域,波及面广的课题,这里仅为初步涉及,影响的程 度和具体模式还有待探讨。此外,中医医生在辨证论治这一主观思维活动中,不 可避免地受到自我感知觉、认知觉地调控,而出现一定思维倾向性。一方面,如 能充分认识到这一心理学上的认知规律,有意识地选择师承专家,有导向地发展 个人的中医学术思想,可能有事半功倍之效,这也是给中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的 新的思考角度。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这一认知规律可能导致辨证主观化的扩大, 而损害辨证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在临床辨证论治中有意识地克服它,将有利于辨 证水平地提高。对中医研究生的培养而言,探索其成才的心理规律,对于中医、 中医人才培养以及中医心理学发展都是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