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典语言与古典文化中漫溯苏教版五上《黄鹤楼送别》教学评析 漫溯

在经典语言与古典文化中漫溯苏教版五上《黄鹤楼送别》教学评析

在经典语言与古典文化中漫溯苏教版五上《黄鹤楼送别》教 学评析 翻开教材,我们不经意就会被这样一类课文吸引:语言 错落有致、优美生动,读起来富有音乐的美感和画面的质 感;
再品味课文内容,散发着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仿佛迎 面吹来一股“中国风”,让人心旷神怡。《黄鹤楼送别》就 属于这一类的课文,下面,我就以这篇课文为例,谈一谈教 学中的语言训练与文化教育的实施。

在经典语言与古典文化中漫溯 ———苏教版五上《黄鹤楼送别》教学评析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蒯威 语言训练:品味经典语言的表达形式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文章内容的外在形式。长期以来, 语文教学正是在这样关注作品的思想性和“内容至上”的指 导下进行。表现在教学中,就是如同“庖丁解牛”般对文本 进行分析讲解。其实,语言的表达形式和语言内容是紧密联 系的。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为 例,想必在范仲淹之前,相同内容的话早就有人说过,为什 么没有流传开来?其原因就在于表达得不够生动,没能让人 过目不忘。可见,语言的表达形式与内容是有机的整体。本 课教学中,我充分关注文本的表达形式并进行教学。

1.诗文共赏 师:别离,是一首诗。你们知道是哪首诗吗?生朗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通过课前的预习,你能说说诗句的大意吗? 生:我的老朋友就要辞别黄鹤楼,在繁花盛开的三月去 扬州。小船的帆影已慢慢远去,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 看见滚滚长江水流向天边。

师:其实这首诗还有更丰富的内容,有更动人的情感, 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近这千古传诵的别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读了课文,你对诗句中哪些词语、句子理解更加深 刻、更加准确了? 生:我对“烟花三月”有了更深地理解,这里讲的是三 月时节,春暖花开,桃红柳绿,江边烟雾迷蒙的景象。

生:我仿佛还看到了江边的杨柳随风摆动,江面上沙鸥 自由飞翔。

师:有了课文的补充,我们对诗歌有了进一步地解读, 还有补充的吗? 生:我读到了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的雄伟气势。

生:我从文中读出了诗人目送友人远去,直到他的小船 慢慢消失在自己的视野中,却仍然久久不愿离去的情景。

师:是的,你能把诗句与课文中的句子对照起来读一读 吗?出示相关句子,学生对照朗读。

师:读一读,你更喜欢哪一种表达呢? 生:我喜欢课文中的句子,因为这样的句子一读就让人想到了当时的情景,像放电影一样展现在我的脑海里。

生:我更喜欢诗句,因为诗句虽然字数不多,但表达的 意思却非常丰富,给人留下广阔的、丰富的想象空间。

………… 2.依文“绘”图 正因为课文运用了大量的四字词语、成语、对仗,语言 洗炼,优美生动,具有清晰的画面感。如果只是按传统的教 法,靠大量的讲解分析,理解词语、句子意思,教学效果可 想而知。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这样展开教学:
师:别离,是一幅画。细细品味课文语言,看看文中哪 一幅画面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在这幅画面中,你看到了 什么? 学生品读课文,如“江边春景图”“把酒对饮图”等。

生:我还看到了江水浩浩荡荡,从诗人身边流过。孟浩 然登上小船,两人面面相觑。随着江水的流动,小船渐渐远 去,直到它化着江面上的点点沙鸥。最后诗人眼里只剩下滚 滚的江水…… 师:这既是你看到的,也是诗人李白所看到的,这是一 幅“画中画”呀!对这位同学的发现你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生:我认为其实江面上还会有其它船只,但诗人眼里只 有朋友所剩坐的那只小船,即使别的船就在眼前也视而不见。

生:我仿佛看到了诗人像一尊雕塑一般,久久地伫立在 江边,看着江水,回忆起他们在一起度过的快乐而又短暂的时光,根本无心去欣赏身边美丽的春景。

师:能把你想象到的画面读出来吗? 学生练习在感情地朗读。

“草色遥看近却无”。我们强调语言训练,绝不是重新 走回“分析讲解”“题海战术”的老路,而是要求教师在文 本细读的基础上,设计简约、高效、统领全文的教学问题,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把散落在课文中的,蕴含丰富信息 的语言珍珠汇聚起来,串成一根完整的、光彩夺目的项链。

例如,本文中的春景的描写就是零散的,像《爱如茉莉》中 “我”对爱的理解就是隐含在叙述之中。这里,围绕“别离 是一幅画”把散落在文本中的一处处优美的景色、人物的活 动连结起来,构成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话别图、送别图。

依文“绘”图,是对文本语言的深入解读,更是对文本语言 的重新组合与再创造。

3.品味语言特色 本文在叙事过程中,穿插着对环境的描写,融情于景, 感情真挚,读起来回味绵长。同时,在语言形式上一个主要 特点就是恰当地运用对仗,骈散结合,文白相间,读起来琅 琅上口,具有很强的韵律感、节奏感,这也是汉语言表达中 的独特的形式。

出示: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

师:“依依”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①形容树枝柔弱, 随风摇摆;
②形容留恋,不忍分离。这里应该怎样理解这个词,这句话? 生:应该是第一种意思。这句话是说杨柳在江风中轻轻 摆动,江面上的一只只沙鸥在自由飞翔。

师:诗人与友人即将分别,再读读这句话,你感受到什 么? 生:我感受到杨柳轻轻地摆动,仿佛也舍不得看到友人 的分离。

生:我也感受到沙鸥也是在低低地飞行,好像也在为友 人送行。

师:是的,“杨柳依依”不正是诗人与友人依依不舍之 情的真实再现吗?再来读一读(变换成对联的形式),现在 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生:这句话也是对仗的。

生:这里都用了重叠的词“依依”和“点点”,放在句 中读起来,好像当时的那种离别之情更深了,更浓了,更加 让人回味。

师:是的,其实我们的古人早就知道这样的句式了。

出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 师朗读并解释:这句话是说,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 依随风吹;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谁来读一读? 指名朗读,齐读。

师:为什么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这样的句子呢?生:这些句子很工整,本身就像一幅画。

生:这样的句子读起来很有节奏感,很动听。

每一篇课文都有其在表达上的特点、方法、技巧,如修 辞、详略、倒叙、衬托、伏笔、象征……薛法根老师在教学 《爱如茉莉》时,就关注到“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 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中的“探”字,连阳光都不 愿打扰这对相爱的人,不也正衬托出父母平凡却真挚动人的 感情吗?这也正是古人所强调的“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崧 舟老师在教学《慈母情深》时,也抓住“背直起来了,我的 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这样特别的表达形式, 在学生体会母亲的艰辛的同时,也增加了一种审美的体验。

本文的表达、特别是在句式结构上特色鲜明,具有古典的美 感。教学时,不但读出其内容,还品味出表达上的特色。

当前在阅读教学中写作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普遍比较缺 乏。关注文本的语言特点就在于关注这些表达的独到之处, 就是要把教学从思想内容引向语言的表达形式,把教“写了 什么”引向教“怎么写的”。将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理解课文 的表现形式、语言的表现形式紧密地、适当地结合,读写结 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训练。

文化熏陶:触摸古典文化的浑厚脉搏 正如钱理群教授所讲,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给学生打 下一个精神的底子”,把学生变得更美好、更纯洁、更善良。

语言是文化载体,语文教学就是要用语文课程所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 域。文化又是民族之根,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就是要把 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 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为学生的精神成长“固 本厚根”。

然而,谈到文化教育,谈到古典文化教育,我们往往觉 得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遥不可及的。究其原因,主要是“教什 么”和“怎么教”都没有形成基本的认识与规范。在本课教 学中,我也力图在这两方面做一些尝试。

1.怎么教:披文入情,实现情感共鸣 “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它强大的吸引力和认同感。”古今 中外,每一种文化现象的形成都离不开一定的情感体验,进 而引起群体的共鸣。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渠道,同样也 是学生学习、认识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滋养、浸 润的主阵地。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情感体 验是必然的途径。如果学生缺少这种情感基础,讲文化无异 于隔靴搔痒;
而一旦学生体会到相同或相近的情感,便能产 生穿越时空的共鸣,也就会慢慢触摸到文化的脉搏。

师:别离,是一段情。课文中哪一种情感最打动你?再 读一读课文,细细体会。

生:最让我感动的是李白对孟浩然发自内心的敬仰与分 别时依依不舍。

师:能讲一讲吗?生:当时的李白还是一个刚刚出道的青年,却得到了已 经闻名天下的大诗人孟浩然的赏识与指点,作为后生,李白 对孟浩然这种无私的帮助应该非常感激。所以,李白说他一 直把孟浩然当作自己的兄长和老师,表现出自己深深的敬仰 之情。

生:此时的李白心中应该是无限的不舍。

师:是的,唐玄宗开元十三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 东下,在襄阳,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此地,便特地 去拜访。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 友。

出示: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 松云。

———李白《赠孟浩然》 朗读体会诗人对孟浩然的敬仰。

师:那孟浩然此时的心情呢? 生:其实他的心里也是不舍的,但作为他的兄长,孟浩 然却反过来宽慰李白,更显示出一位长者的成熟与豁达。

生:应该说李白也是他的知己,临别之际,他在安慰李 白,其实也是在宽慰自己。

师:今天我们经常与朋友、亲人有短暂的分离,为什么 这样一次他们这样不舍呢? 生:因为古代交通不便,通讯也不方便,见上一面是很 不容易的。生:我查阅了资料,黄鹤楼在湖北武汉,而孟浩然要去 的是扬州,两地相距近千公里。这一别正如诗人所说的“不 知何时才能见面”,所以才这样依依不舍。

师:谁能想到,李白、孟浩然的这一别,到他们再见面 时已是十年以后了! 练读人物对话,体会依依别情。

传统文化教育的难点就在于它不能直接地进行传达、讲 解,而只能在具体的情境中领悟,在特定的文化气场中感受。

因而,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紧紧把握课文语言,披文 入情,实现与文中人物的情感共鸣。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枫 桥夜泊》时,也是紧紧抓住诗中的一个“愁”字,围绕古代 各种愁绪展开教学,以形象的语言、创设了生动的诗歌情境, 实现了与诗人共鸣的情感状态,从而引领学生一步步触摸诗 人的悲欢,解读诗人的作品,理解诗人的生命。在此基础上 再进行文化教育也就自然能够水到渠成。

2.教什么:充分挖掘教材文化元素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语文课堂上应该教 些什么呢?有些老师也比较注意古典文化的传承与熏陶,想 方设法把一些文化元素“渗透”到教学之中,课堂上“旁征 薄引”,琴棋书画,样样登场,结果只是在课堂热闹一下, 课后便抛之脑后。其实在我们的教材中、文本中,散落着许 多古典文化的点,只要我们用心解读,一定能挖掘出更加适 合的古典文化教育的元素。师:即使是生性洒脱、狂放不羁的李白,在与友人分别 时,也要久久伫立在江边,目送友人———“孤帆远影碧空 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对友人的无限不舍。还有哪些送 别时的场景感动着你? 生:课文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王勃的名 句,他没有像一般的送别诗那样充满伤感,而是鼓励、宽慰 朋友。所以一直被后人引用。

生:王维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是把离别前的依依惜别之情直接表达出来,同样很感人。

生:我们学过的《送别》歌词里也这样写:“天之涯, 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把 分别后孤独、寂寞的心境写得很感人。

………… 师:正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呀!你知道人们在分别时刻 往往会做些什么呢? 生:赠送物品。

生:唱歌。

生:有时还会折“柳”枝,表示留恋、不舍。

师:是啊,别离,还是一首歌,(播放歌曲《烟花三月》) 咏唱了千年。中国人向来重情谊,古往今来,“送别”的情 怀反复被人传递,人们无数次用诗、文来记录它,用歌声来 吟唱它,直至它成为人们一种集体的情怀,这就是“送别” 的文化。语言本就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可 谓俯拾即是。如汉字的造字的规律与方法,成语的来源与意 思,诗句的对仗与意境,等等。在具体的课文内容中,同样 是遍地开花,《沉香救母中》表现出了沉香坚忍不拔、不屈 不饶的品质,《哪吒闹海》表现了哪吒不畏强暴、为民除害 的精神,《爱如茉莉》表达了传统的爱的方式,即细致而又 含蓄,平淡而不平凡……我们在教学中所要注意的就是要充 分发掘,精心挑选适合学生学习的文化点,让古典文化传承 对小学生来说也能像呼吸一样自然。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欣赏、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终极追求是让学生获得真善美的精神体验,为人 一生的幸福奠基。这节课后,学生还久久地沉浸在课文情境 之中,不时听到几个学生轻声吟诵着“岸边杨柳依依,江上 沙鸥点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仿佛看到语文 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