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绿毛衣的女孩读后感
穿绿毛衣的女孩读后感 穿绿毛衣的女孩读后感(1):《穿绿毛衣的女孩》读后感 以个体记忆对抗群众“沉默之恶” 大屠杀的幸存者多不愿谈及往事,中外概莫能外。血淋淋的伤疤需多 年才能愈合,沉渣泛起只能搅动心中的隐痛,这些我们都能明白。但是否还有另 一种心结存焉?1957年,从纳粹大屠杀侥幸生还的波兰犹太人克里斯蒂娜齐格迁 居以色列,发现那里到处都是“形形色色的幸存者”,这些人“背后都有一个与我 们不相上下的故事”,以至“任何暗示我们的包袱比大多数人的更沉重都是不公平 的”。换言之,以以前的苦难作为荣誉的勋章或者同情的口实(遑论作为赚钱的 商品)换取别人的瞩目,在他们根本就是一个道德问题。
然而,幸存者这种“沉默”的道德,却未必能换来良善的回应。大屠杀 随战争终结而归于湮灭(只在欧洲),但种族歧视却不死(不只在欧洲),复活 的新纳粹主义甚嚣尘上,而对大屠杀是否实有其事也时有个性的论调抛出。有鉴 于此,齐格女士觉得在“沉默”的道德之外,幸存者负有将所发生的事情说出来的 更高的道德:“如果我不说,还有谁来说?如果我不记得,还有谁记得?如果我 们那段在下水道里的经历被黄土掩埋,未来的人们就更容易质疑大屠杀是否只是 个传说,根本不曾发生过”。于是,就有了这本与美国作家丹尼尔佩斯纳合著的 《穿绿毛衣的女孩》。此书之后改编成电影《黑暗弥漫》,2012年获得第84届奥 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齐格女士(小名克丽莎)为我们忠实记录了这段苦难史。克丽莎1935 年出生于波兰小城利沃夫的一户富裕犹太人家庭。利沃夫是一座文化城市,但扎 根于居民意识深处的反犹情绪使犹太人的生存处境十分艰难。1939年,根据《德 苏互不侵犯条约》,利沃夫被苏联占领,齐格一家很快就因资产阶级出身被没收 一切财产,德国撕毁《条约》独占利沃夫之后,齐格一家流徙于各种名目不一样 (收容所、劳动营、隔离区等等)的集中营。1943年5月30日,纳粹实施“最终清 算”,小城犹太人口从15万骤减至5000人。是夜,包括齐格一家在内的上百名犹 太人潜入城市下水道,由于不识水路加之秩序混乱,很多人命丧汹涌的地下河水 中,至1944年7月27日“解放”,仅有10人幸存下来。搞笑三句半当年只有8岁的克丽莎,直击了这十四个月的地下生活,没有虚饰、 没有回避,正因她无法如电影《美丽人生》中的小男孩那样幸运地生活在某种刻 意营造的温馨环境中。我们不必一一列举,单是克丽莎详细描绘的“取水长征”, 就足以说明残酷的生存环境不容任何完美想象的存在。地下水脏污不堪,自然不 能饮用,取水需从地上的喷泉或者滴水嘴处获得。而地下管道半径仅40厘米,男 生们只能嘴里叼着茶壶把手,手脚并用匍匐潜行2公里并且来回数次,由于无法 转身,他们的回程是倒退着爬的,而费这大半天工夫所取得的水量,只够每人四 分之三杯而已。更}人的是,地下管道因春季融冰夏季暴雨频发洪水,逼仄的空 间常有灭顶之灾,取水的代价是巨大的。
克丽莎敏锐地捕捉到物质上的匮乏如何加重了人道灾难。为生存资源 展开的权力斗争,使地下的犹太人一次次内讧和分裂。下水道工人索哈等人涉险 运来的生存物资,被掌管分配的决策者中饱私囊,或作倾向性分配。而当物资不 够分配时,便有丈夫抛妻弃子,儿子撇下寡母,兄弟彼此嫌弃,身怀六甲的孕妇 被弃置不管等惨剧发生。如果说那些抛弃家人兀自保命的犹太人(他们一出地下 即被德国人逮捕杀害)令人不齿的话,那么,留在地下的犹太人的心态就更为复 杂他们悲哀,但更庆幸那些被杀的人“永远都没有机会将我们的境况泄露出去了”。
同情、怜悯、苦难命运的共同体,这些把犹太人联合起来的东西,崩溃了。克丽 莎说苏联人让他们的生活从“直线变成曲线”,但“德国人彻底从心理上击败了我 们”,正因“德国人带走了犹太人的眼泪”。这是一句诛心的话。
但德国人并没有真正击败下水道中余下的犹太人。克丽莎为我们展现 了黑暗中的那一丝光明,正是这丝光明,使得生存不至沦为加害者未能做到而受 害者作茧自缚的地狱。其要旨便是,保证每个人都有事可做。他们清扫做饭取水 各司其职,这种条理性的秩序构建起了生活的基本框架,而人的信心也由此被依 托起来;
他们理发、洗澡、做填字游戏、讨论文学作品,写戏甚至演戏,始终持 续一种礼貌人的姿态;
他们发奋从苦难中发掘乐趣,与地道中的老鼠和蟑螂共眠, 以一种幽默和自嘲的心态应对生存的极限。而人性的温暖,比如亲人的关爱,索 哈等人冒着生命危险予以驰援的人道主义,以及地下“大家庭”十四个月以来构成 的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伙伴关联,都是他们发奋坚持下去的支柱。经典对白台词 回忆录因亲历者鲜活的经历而在大屠杀叙述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鉴于 当事者强烈的情感倾向,他们的回忆通常不太“客观”,但也正因其主观,反而要 比博物馆中展出的物证、影像、文字等视听资料更具冲击力,后者常因无法与参 观者建立起心灵上的沟通而显得遥远、生疏。《穿绿毛衣的女孩》则充溢超多感官记忆:几十年后,克丽莎闻到洋葱炒鸡蛋的味道,就会想起母亲曾用这道菜收 买当年上门抢劫的德国兵;
听到波尔卡舞曲《滚起啤酒桶》,就会想起大屠杀前 夜纳粹为犹太人举行的诡异音乐会;
看到电影《大逃亡》,就会想起父亲以蛋壳 里的薄膜转移油墨的办法伪造文件……这些由色香味串起的记忆,使大屠杀不仅 仅仅是纸上的历史,而是一种可感的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克丽莎称书中屠杀犹太人的德国人从来是“德国人” 而非“纳粹”,我们不能因之称其“狭隘”,正因这确乎不是未经历那场屠杀的人所 能明白,而“纳粹”之类的外交辞令也使那些在战争中眼见犹太人被屠而持续沉默 (甚至助纣为虐)的人得以脱罪。是的,在大屠杀这件事上,许多犹太人选取了 沉默,但这种沉默是有分量的,它麇集了千千万万如克丽莎那样的个体记忆,不 屈不挠地凸显了加害者的“沉默之恶”,也在必须程度上,促使之后勃兰特那举世 震惊的一跪,不是以纳粹的名义,而是以整个德国的名义。正是这一跪,开启了 宽容与和解的大门。
穿绿毛衣的女孩读后感(2):
大屠杀本是段残酷的历史,可我在书中感受到更多的是一个小女孩对 死亡的渐渐木然,对亲人的死没有血淋淋的描述,只是说被带走了,没再回来, 想象他们的地下室生活,让我有些无奈,是什么样的灾难造就了这么一群为了生 存不顾一切的生灵,利益让德国和俄国轮番折磨犹太人,种族歧视让乌克兰的小 孩子都用有色眼镜看待犹太人。但欣慰的是,还有那么几个好心人,帮忙他们, 让他们还能够见到那光亮的天空。
穿绿毛衣的女孩读后感(3):
一本还原了大屠杀真实经历的小书。充满期望的书名之下是犹太人大 屠杀下的艰苦卓绝的生活。故事跌宕起伏,直指人心。
读完这本稍显平静的书,让我感觉经历真的是一个有魔力的词。从小 生活在纳粹迫害下并曾在下水道生活14个月的穿绿毛衣的女孩,却能够在日后用 这样一种平和的语言讲述这些过去,似乎那些经历不是那样恐怖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