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质量管理学的构建论文(共2篇)
高校质量管理学的构建论文(共2篇) 第1篇:高校教学质量闭环监控体系的构建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从1998年的9.8%发展到2009年的23.3%,在规模快速发 展的同时如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一直是教育管理部门以及高校自身十分关注的 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高等教育明确提出了提高质量的要求,教育部亦启 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对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 高教学质量提出了若干指导性意见。质量工程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目标,充分 考虑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系统性和复杂性,确定了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引导性的 项目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以调动广大高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教育教学改革 的方向。高校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是 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管理的必要而有效的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关键之一是要强 化教学管理,办高水平的大学,不仅需要高水平的师资,高水平的办学条件,而 且需要高水平的管理。在大学里面,教学管理是学校最核心的管理,管不好教学 就管不好大学,更谈不上好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各个高校均建立了自己的教学 质量监控体系,对高等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 目的。综观众多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各类规章制度都比较健全,但多数缺乏完 备的信息反馈系统,从而导致监控效果不佳。建立一个完备的教学信息反馈系统 是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础,可以增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自我诊断、自我完 善、自我发展的能力,达到逐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二、教学质量闭环监控的内涵 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 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指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 的概念”,应“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社会 需求、学校规模、学科门类、学生来源等方面体现出的多样性决定了高等教育质 量标准的多样化、多规格、多层次。为了强化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西方高等教育 领域20多年前最初吸收了工业企业质量管理的思想,将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纳入全面质量管理体系。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在质量 评价和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教育评价为纽带、以建立完善的高等教 育质量保障体系为目标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思想和管理形式。分析高等教育的规 律及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整体上可划分为高校内部和包 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外部两个方面,而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保障高等学校 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评价体系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 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的内部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要求 各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 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如何保证教学质量监控三方的协调运行是质量保 障与评价体系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闭环控制是系统工程中控制理论的一个基本 概念,指作为被控的输出以一定方式返回到作为控制的输入端,并对输入端施加 控制影响的一种控制关系。在闭环控制系统中,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外部扰动或 系统内部变化),只要被控制量偏离规定值,就会产生相应的控制作用去消除偏 差。因此,它具有控制偏差,抑制干扰的能力,形成系统自激的良性循环。现代 管理学借助闭环控制思想,将闭环管理理论引入到企业管理中来,构造具有激励 约束性质的正反馈环节(正反馈机制),将开环系统转变成闭环系统,从而改善 管理系统的功能,提高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动力和竞争力,并 使系统本身产生强大的自激力,促进企业良性发展。近几年以来,闭环管理理论 也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很多大专院校亦形成了符合本校特色和学 科发展需求的教学质量闭环监控体系,以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学校教 学管理部门在明确教学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多渠道收集有关教学过程和效果方面 的信息,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持续监督,通过反馈信息发现可能存在 的问题,对教学环节进行调节,通过对教学质量的动态监控与教学环节的动态调 节,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教学质量闭环监控体系的实质是强调过程管理与 目标管理的有机结合,在充分发挥教学管理系统各环节主体性的前提下,依托有 效的实施途径,建立畅通、高效的信息渠道,实现有效的信息反馈和教学质量的 及时改进。
三、教学质量闭环监控体系结构 河南工业大学在2007年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第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 平评估,在迎评创建的过程中,学校明确了教学质量监控目标,建立了“校-院 -系”三级组织管理模式,完善师生、院部、学校三级质量保障机制,强化了“院 -系”教学管理的组织功能和实施功能,突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主体地位,形成了本校的教学质量闭环监控体系。
在此闭环系统中,教学决策机构是教学质量保障的组织者,负责保障 校级教学管理组织宏观化、全局化的管理视野,负责教学质量标准、规范等制度 建设,完善其研究职能、监控职能和协调职能。各教学单位是教学执行机构,完 成教学决策机构的各种教学决策,教学质量监督机构在教学决策机构的指导下对 教学环节进行监督并将监督信息及时进行反馈,教学质量评价机构负责对在各类 规范指导下实施的教学活动效果进行评价,评价不局限于学校内部师生的评价, 还应包括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及用人单位对学科专业需求的评价,并将 收集到的教学质量信息通过教学质量反馈机构传递到教学决策部门,计算人才培 养与社会需求的符合程度、教学决策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因子等方面进行衡量比较, 寻找偏差及其成因,作为调整或改进教学指令的依据,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在教学质量闭环监控体系的三级组织管理模式中,学校一级职能重点是教学决策, 学校的教学质量形成于教学过程,而学院是各类教学活动的实际组织者和执行者, 承担着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组织、实施、监督和调控,是教学质量监控任务能否 按既定目标圆满完成的关键,因此,学院层级的教学质量监控是闭环监控体系的 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年迎评创建的实践中,学校确定了统一的教学质量监控标准 和监控方法,学院在教学质量监控实施过程中,明确了学院的党政一把手是教学 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以院长书记为首,由各系(所)和相关部门的正副主任、教 授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是学院教学监控和评价的领导机构,全面负责学院的教 学质量。由教学工作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团总支具体组织实施教学质量的 监控和评价工作。选聘教学和教学管理经验较丰富的在职(或退休)老师担任兼 职督导员,选聘部分教学一线的教师担任教学质量调查员,选聘部分学生担任教 学质量信息员,从而形成上下相连,纵横贯通的教学质量闭环监控网络。
四、教学质量闭环监控体系的实施 1.教学决策。校学术委员会是学校教学决策机构,学校党政领导是教 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是教学决策机构的主管,指导并协调教 务处、学生处、评建办、学科建设处及学院等各部门的工作,教务处负责全校日 常的教学管理,学生处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评建办负责教学质量标准制订及实 施教学质量评估,学科建设处则根据不同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及社会需求适时完 成学校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的制订与实施。教学决策机构工作的核心是贯彻学校的 培养目标和要求,落实教学工作的总体思路。遵循学校教学的规章制度,完成教 学辅助工作,保证教学的中心地位。在质量闭环监控体系中,教学决策机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起主导、组织、调度、指挥的作用,使教学活动参与各方以提高教 学质量为目标,协调一致工作,根据不同阶段教学执行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及产生 的目标偏差,分析偏差原因,实时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形成新的教学激励决策, 实现闭环监控体系的自我更新与优化。
2.教学执行。肩负教学管理的各职能部门、后勤保障部门及各教学院 部是质量监控体系的执行机构。执行机构中各职能部门主要按照教学决策机构确 定的各级教学质量管理目标等要求,负责制订各教学保障措施、管理制度和质量 标准的制订及教学信息的收集、反馈。执行机构中的学院(部)是教学执行机构 的实体,主要是贯彻执行学校的教学质量政策,按学校统一的要求定期制订或调 整有关的专业培养方案、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组织和实施学校或本部门的日常教 学保障,组织具体教学和教学质量管理活动。在教学质量闭环监控体系的三级组 织结构中,院部起到一个承接作用,一方面要对学校教学决策机构报告与反馈本 学院教学运行情况,另一方面又要实施本学院的教学管理和实施,学校教学决策 的效果如何最终体现在学院的是否有效执行上。因此参照学校大的质量监控体系, 学院也应相应地成立质量保障与监控机构。我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实际应用过程中, 为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学校专门在学院设置了教学办公室的科级岗位,负责学院 的日常教学管理与实施。教学办公室工作职能主要是协助教学院长贯彻执行学校 统一的教学安排,为教师和学生做好质量保障工作,具体工作包括:组织本学科 专业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实验大纲的制订与修改,教学任务分配与执行,实践 教学的组织与实施,组织各类教改教研项目的申报、验收与报奖,双语课程、网 络课程、精品课程的申报与管理、考试安排、试卷印制、成绩管理,学生学籍处 理与学业警示管理,教师调停课工作,各类教学资料的归档,上级部门的检查与 评估等,在完成的各项任务中,重要的是组织教学督导与教学质量检查工作。为 实现教学质量保障目标,学院成立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学院党政领导、资深专 家教授共同承担学院的质量管理与监控职能,学院在学校统一的教学政策的指导 下进行的各类重大教学决策都要首先听取专家委员的意见,使专家在教学决策支 持系统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教学督导成员由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教学经验, 有较强责任感和事业心的老教授组成,督促与指导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方案的实 施和落实;
督促日常教学任务的完成与规范化建设;
督促与指导各专业教学计划 的制订与执行、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青年教师的培养、教学研究和教学质 量评估等工作;
督促与指导任课教师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等工作;
搜集、分析、研究教与学双方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向院长 提出解决问题的参考意见。建立院、系两级教学督导制度,健全院、系两级教学 督导组,可形成院系教学管理工作两个强有力的支撑层面。定期检查教学运行情况,分为期初、期中、期末三个阶段。期初教学检查安排在开学后第四周,内容 包括:检查教学安排是否合理;
教师、学生上课情况、教学条件、教学设施准备 情况等。期中教学检查是三部分的重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从教师、学生、辅导 员等不同侧面了解教学运行情况,检查内容包括: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执 行情况,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课堂教学方法、作业成绩的布置和批 改,学生的学习风气等。期末教学检查的重点是考试管理。教学检查既能收集全 面的教学信息,还能有效地完成过程监控的职能。在教学日常检查监控中要注 意:主要监控点要覆盖教学全过程;
日常监控活动要与教学运行周期相吻合、不 间断;
要有检查、有反馈,形成管理闭环。
五、结论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高等学校生存 与发展的生命线。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围绕 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中心,我校从组织体系、指标体系、管理制度、管理队伍、管 理观念创新等几个方面着手,设计并实施了一个教学质量闭环监控体系。通过教 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我校获得优秀的成绩及用人单位对我校学生综合素 质的良好评价来看,该闭环监控体系的运行效果十分明显,可有效地增强教学工 作中的自我约束、自我诊断、自我发展的能力。
第2篇: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内涵¥特征与功能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逐步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问题 也日益凸显,许多高校开始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合 格人才。然而,由于高校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多停留在实际操作层面,理论研 究明显滞后于实践,尤其是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定义、特征及功能等几个基本 理论问题的研究的缺失和理解的偏差,影响了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作用的发挥。
本文拟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梳理和解读,以期丰富高校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理论研究。
一、教学质量的定义 对于教学质量,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界定或说明。其中有三个较有代 表性的定义:(1)教学质量是指教育所提供的成果或结果(即学生所获取的知识、 技能和价值观)满足教育目标系统所规定标准的程度。(2)教学质量是指学生获取 的知识、技能及价值观与人类和环境的条件及需要相关的程度。(3)教学质量是指教学过程中,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学生的发展变化达到某一标准的程度以 及公众对这种发展变化的满意度。
上述三个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质量的特征进行了界定,说明教学 质量是一个多维度的,涉及到教学活动的投入、过程、结果以及多个目标受众的 概念。从系统论来看,构成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有输入、过程、输出三个相互联 系的方面。输入方面主要包括政府或其他机构对学校的投入,教师、学生、管理 者在时间、精力等方面的投入,学校所占有的资源。过程方面主要包括教学过程 的组织是否优化、教学活动中的一切是否指向于教学目标或教育目的。输出方面 主要指学生的发展变化如何,以及这种发展变化达到某一标准的程度,满足目标 公众的期望的程度等。在这里,学生的发展变化是多方面的,但不同的目标公众 对这种发展变化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期望以及不同的满意度。比如政府可能强 调学生的发展水平达到社会需要的程度以及学生的发展是否对社会的发展有促 进作用;
家长可能会单纯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升学的可能性;
学生自身则希 望教学内容能符合自己的兴趣、需要,希望能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获得较好 的学业成绩。
所谓高校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利益关系人”(soakholders)对高校 人才培养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期望。[3]从本质上说,“教学质量”并不是一种客观 存在的“实体”,而是一个与主体的需要密切相关的、动态的概念。这一概念反映 的实际是社会对学校教学价值的期望。
从教学质量管理角度来看,教学质量是一个多维度的、多层次的且不 断发展变化的综合指标,可以从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来界定其内涵。影响教学质 量的因素包括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结果这一模式图中,具体指:生源质 量、师资队伍质量、培养方案及实施过程质量、课堂教学质量、实践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质量、教学辅助过程质量、教学环境质量及考试考核质量等。
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内涵 高校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就是通过一定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把 涉及到教学工作的各种因素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关 系,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在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过程中,高校应遵循高等教育 规律,按照学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协调、 评价与控制,使之最优化,达到“1+12”的效果。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本身具有信息的搜集、传递、反馈、分析、处理等 功能,高校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对教学活动进行衡量、协调、研究、 评价、发现问题、改进问题,从而实现组织目标——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建立 和运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学校教学工作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学 质量监控体系把原来较抽象的建设目标、任务要求和考核标准进一步具体化,从 而形成可以直接操作的、可用以考察和分析乃至准确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教学发展 状况的量化体系。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际上是对教学工作进行的全方位、全 员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的一套操作系统,是在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形势下, 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保证机制。教学质量 监控体系的运行可以使教学工作进一步科学、高效和规范,使教学管理各部门及 师生按行为准则办事,并带动学校所有环节的工作。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像一面明 镜,每位教师、学生、管理者都能看到自己的形象,从而使他们不断发挥自己的 最大潜力,激励自己变压力为动力,同时也增强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就是高校在教学运行 过程中,用以保证教学质量的一系列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体系和监控运行机制,通 过这些机制的有序运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完善、巩固 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核心是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 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评价、反馈、调控等环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合格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特征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要以学校培养目标为导向,是参与教学 质量监控的各种要素在教学运行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的动态关系,是学校和教学相关的组织、标准、程序及方法等一系列工作体系和 监控运行机制的总和。因此,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以下五个特征。
1.周期性 人才培养过程的周期性延续,使得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也具有周 期性。
2.有序性 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某一阶段内教学质量监控在质量因素的选择上必须有所侧重,要善于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是指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本身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否则将导致体系功能紊乱。
3.预期性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的目的就是期望通过对教学质量因素的监控 实现预定的目标或达到预定的标准并为它们的发生创造条件,同时避免不希望发 生的意外事件,也在于创造各种新的变通方法以应对意外事件。
4.时效性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运行过程中既要善于不失时机地搜集、处理、反 馈各类教学信息,又要服务教学,注重实效。
5.发展性 发展性既是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原则,又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 特征之一。这里的发展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本身的内容 应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另一方面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 作用不仅仅是鉴定、诊断、调控等,还在于促使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发展。
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功能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功能问题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的 基本理论问题之一。在社会学中,功能一般指物质系统所具有的作用、能力和功 效。因而可以简单地说,功能也就是一个系统所具有的作用,它不是人们主观臆 造的,不是外部力量强加的,而是事物通过自己特有的活动在实际中所起到的作 用。因此,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功能就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本身所起到 的作用。
1.鉴定与诊断功能 鉴定与诊断功能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功能之一。高校开展 教学质量监控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增强办学活力、进行自我检查与 自我诊断的基本管理手段。鉴定功能指管理者根据学校既定的目标与质量标准, 按照一定方案,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评鉴,判断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定标准。
诊断功能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履行鉴定功能时同时发生。即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鉴定教学质量是否达标的同时,还应分析整个教学活动的成绩与问题,总结成功 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深入分析深层次原因,明确改革的方向,提出相应的建 议和改进措施,供决策人员和被监控者参考。没有诊断的鉴定是残缺的,教学质 量监控体系就会失去其本来意义,达不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鉴定不充分就进 行诊断是盲目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就会像“庸医”一样“误诊”,甚至“误人生命”。
2.指导与监督功能 高校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改进与加强学校对院系进行宏观管理、 指导与监督,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必要条件。这里的指导是指监控者(管 理者)在实施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对被监控者(教师)进行办学思想、培养目标、质 量标准、评价方案等的解读,寻求被监控者(教师)的理解、认同和支持。教学质 量监控体系的监督功能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方向监督。引导和督促学校全 体师生员工始终按学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
二是对教学 过程优化的控制和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是进行教育成本核算。督促和推 进院系及有关部门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使之发挥最大效益,培养更 多更好的人才。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监督应是相互的,不仅是管理者对教师和学 生的监督,还应包括教师和学生对管理者的监督。
3.调控与反馈功能 调控是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监控对象的教学或学习等活动进行调 节和控制,使之得以健康发展。调控功能包括管理者的调控和师生自身的调控。
高校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可以及时获得准确的反馈信息,然后分析这 些信息,根据其中比较科学可信的信息调整学校的教学活动,对整个教学过程进 行及时的调控。反馈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是教学质量信息的搜集和处理。教学质 量信息按信息流向可分为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反馈信息来自管理对象,反映质 量状态;
控制信息发自管理主体,用以实施质量调控。按信息来源可分为教师信 息、学生信息:教师信息反映教师工作质量和教师对质量的评价;
学生信息反映 学生学习质量和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从国内外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比较成功的经验 分析来看,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必须淡化评估的评比功能,强化反馈功能, 促进教师主动地进行教学改革与研究,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6] 4.导向与发展功能这里的导向功能是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质量标准、监控方案、规章 制度、评价指标等对教师的规范与制约,引导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有什么 样的质量标准,教师就会朝什么方向努力;
有什么样的监控方案,就会引导教师 在教学中做什么和怎样做;
有什么样的规章制度,教师就会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工 作。这些质量标准、监控方案、规章制度对教师来说,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发 挥着导向功能。例如,在质量标准中纳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就会引 导和促进教师进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研究和改革。另外,学校的政策规定与质量 文化对教师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体现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导向功能。“发 展”既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特点之一,又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功能,更 是高校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真正目的所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发展功能表 现为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改革的深化,最终表现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合格 人才的培养。
5.约束与激励功能 约束起源于科学管理范式,在管理活动中它反映的是组织在社会化活 动中的基本条件和物化经验,关注的是事物的标准状态与组织的协调情况。[7] 培养目标、管理制度、质量标准、监控手段的规定性决定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 约束功能。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2000年所作的一项教师问卷调查中,上级行政 命令、规章制度和经济刺激这三项因素对两校教师职务行为的动力排序均为倒数 三位,而排在首位的动力因素无一例外都是“个人责任心与自我约束”。[8]因此, 要真正发挥监控体系的约束功能,必须努力使“他监控”内化为“自监控”。在现代 意义上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在重视约束功能的同时,更应强调以人为本的激 励导向作用。在以人为本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激励应贯穿于教学质量监控过 程的始终,成为监控过程的伴侣,并灵活运用物质、精神、活动等富有成效的各 种激励手段,满足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监控体 系的激励功能。约束与激励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各司其职,相辅相成,既对立 又统一,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彼此不可代替,亦不能相互错位或偏废任何一方。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约束和激励功能的发挥,如同一盘棋,关键的一着是人,着 眼于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的约束和激励才具有战略意义,其功能才能完全统一在 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旗帜之下,相得益彰地贯穿于全面的质量监控运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