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心即童心巧酌育今人】 关于童心的诗

诗心即童心巧酌育今人

诗心即童心巧酌育今人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晓纲 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 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式印发;
2016年9月,《中国学生 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 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 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同年全国小语会理事长陈先云提 出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清单,从四个维度的能力进行了解读, 分别是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初步审美 能力。据此语文教学不仅承载着传授语文知识及弘扬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语文教育将孩子的 语文能力得以提升,从而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语 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一直围绕着义务段语文课程 标准,发挥课标和教材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很多老师在 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下面以一节古诗词教学《舟过安 仁》为例,谈谈教师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

一、以生为本的意识为先,做好教学设计 《舟过安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第五 课《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这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一首 童趣诗。授课教师设计的教学主题为“由《舟过安仁》学到 的”,这一主题为这节课奠定的教学基调是以学生的学习为先,教学中以一篇带多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始教 师仅仅抓住诗人童趣诗的特点,围绕以前学过的《小池》、 《宿新市徐公店》导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从诗题 中捕捉内涵。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对舟过安仁有了自己的 初步理解,结合诗人的童趣诗的特点,很快地了解了这首诗 的大意。另外通过后人对诗体的评价“天地间此体不可得”,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教师采 取以读代讲,多种方式想象画面,让孩子们通过诵读、想象、 感悟等方式,描述“这是一幅怎样的场景”,让理解更加深 入。从而进入了再读诗歌的环节,这一环节中学生的诵读已 经带着初步的理解,进而读出了诗中孩子的心情。在此基础 上,教师相机范读,读出童趣诗的童真童趣来。几次品读, 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对诗歌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此时教 师话锋一转,从诗中引导学生与诗人对话,感受诗人此时的 心情,了解写作背景,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情感。诗情尽显, 回味无穷过后,教师相机出示四首杨万里的例外四首童趣诗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桑茶坑道中》、《夏夜玩月》、 《稚子弄冰》,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自学理解, 学以致用。相信前面学生通过了解诗体、初读感悟、精读理 解、体会情感的方式后,对于这几首诗的学习难度会有所降 低。最后,教师通过杨万里的系列童趣诗,引导学生了解“诚 斋体”诗的特点,即“诗心即童心”。从而进一步总结了学 习古诗的方法“通过一首诗,了解一位诗人;
通过一位诗人,学习一类诗文”。整节课的设计无不巧妙,在自然流畅中, 在悄然无痕中完成了教学。可以说这样一节课,正是基于学 生学习的角度来进行设计的,才会达到学生的能力的逐步提 升。

二、扶放结合的方式为先,促进课堂教学 有了精心的设计,才有精彩的课堂呈现。学生在老师的 引导下,思维快熟运转,整节课教师以诗话的语言,步步引 导,孩子在读诗想象画面中,不仅理解了诗意,悟出了诗情, 同时还读懂了诗人。古诗的韵味虽然离我们现代的孩子相去 甚远,但是各种儿童嬉戏的画面确是现代孩子所向往的生活。

整个教学环节不失对学生思维的启迪,如课始从诗题入手, 初步理解舟过安仁的含义;
读诗想象画面环节,通过两首与 安仁有关的诗歌,帮助学生理解安仁的雨;
辅助阅读的四首 童趣诗时,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方式蜘蛛阅读,并且学会质疑 问难,共同解决。这些学法的渗透,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思 维能力。同样理解诗情、观察插图、想象画面、描述情景, 进一步落实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能力的培养。

三、教书育人的理念为先,注重品格形成 核心素养中强调了对于学生人格的培养,语文学科的课 程特性,决定了教师在每节课中都要渗透。这节课中,通过 诗歌的学习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感 受童年生活的乐趣,同时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 化的感情,具有一定的育人价值。所以教师在讲授这节课时,通过一篇带多篇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诵读、理解一类诗, 从而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喜爱之情。另外玩伴之间的和谐相 处也是我们在教学及日常生活中所提倡的,儿童的好奇心在 这首诗中得以保护。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非一种概念,而是一种理念。在 这种理念的感召下,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有意识地在教育 教学中去渗透和践行。它不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而是基于 传统教学上的提升,是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又一抹新绿。长此 以往,坚持不懈,语言的积累将会得到变革,真实的理解与 批判的思维将会相伴孩子的左右,语言的运用能力将会陪伴 孩子的终身。这样一个教学案例仅仅是一个点,它将指引着 语文人继往开来,不断攀升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