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价值及路径
论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价值及路径 高职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 应当且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人才培育的全过程, 形成高职学生共同的职业理想与信念,强化他们的职业精神 支柱,养成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注 重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应当加强以核心价值观为 引领的职业精神培育,将学生培养成有高度责任感、使命感 的“技能型”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重要性 职业精神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自身职 业特征的一种内在精神动力,是以职业理想为前提、职业道 德为支柱、敬业奉献及自觉承担职业责任为核心的职业态度 和价值观,更是职业人将其职业当作终身奋斗事业的一种高 尚情操,它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体表现为职业理 想、职业道德、职业责任和职业态度等多个方面,在职业实 践中则体现为爱岗敬业、勤业创业、精益求精、乐于奉献、 诚实守信、遵守规范,等等。职业精神能使人们产生巨大的 精神动力,增强积极工作的信心和责任心,增强战胜挑战和 克服困难的勇气,促使个人职业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贡献。培育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 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要 求,它不仅有助于企业软实力的发展,也有利于高职学生未 来的可持续性发展。良好的职业精神是高职学生进入社会和职场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是个人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 加剧,市场所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只懂知识技术的人才,而 是“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技能人才队伍”。
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员工的职业精神对企业的经营成果有 较大影响,其核心竞争力不仅仅体现在资金和技术上,更体 现在员工的职业精神上。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已经成为现代 “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特征和内涵,成为企业择人用人的重 要依据。向社会输出一线人才的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和不断 加强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教育,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更多更好 的兼具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当前,虽然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的职业要求和职业责任 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是,其所具有的职业良心、职业 道德、职业责任和职业态度等职业精神的内涵却基本相同。
综合来看,职业精神的价值可以体现在社会、企业和个人三 个层面。对社会而言,各行各业都需要具备爱岗敬业、忠于 职守、刻苦钻研、团队合作等职业精神的员工,他们在工作 中应当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提升专业技术能力,为社会创造 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 续发展。对企业而言,职业精神是其发展之源、立业之本。
当前,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 的职业精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信誉、产品质量、利润 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成为企业良性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不少企业已经清醒地意识到缺乏具有职业精神的职业化队 伍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和决定性因素。因此,在人才招聘过 程中,企业不只看重求职者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更看重 其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对个人而言,职业精神有助于 职业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热爱自 己的本职工作,克服工作中的各种困难,认真钻研,坚守承 诺,增强对工作的责任心,从而能在业界取得非凡的业绩。
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中的24位“大国工匠”无一例外地 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精神,才能成为行业中的翘楚和“国宝”。
南此可见,各行各业从业人员在职业上集中表现的职业素质 和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公民职业生活中的重要体 现,在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的良性竞争和个人的可持 续发展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路径 1.转变职业教育观念,建立良性的职业精神培育制度。
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对产业、行业和企业所需技术技能 型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两 大支柱之一的高职教育,无沦从经济市场需求还是学生个人 全面发展来看,都应当顺应形势,切实转变只侧重学生职业 技能培养的旧观念,树立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育并重的新 观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 着力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也应加大职业精神的培育力 度,把职业精神的培育作为职业人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素质要求。
高职院校应当制定与职业能力教育相配套的职业精神 培育的规章制度,明确各专业职业精神培育的目标,改革当 前培育模式,积极探索新的培育模式,规范职业精神培育考 核方式,使职业精神培育有规章可以遵循、有制度进行约束。
此外,高职学院还应当将职业精神培育放到应有的高度,加 强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协调学校各级职能部门,明确 各自权责范围,形成职业精神培育的有效合力,将职业精神 的培育计划落到实处,以确保职业精神的培育工作顺利开展。
2.重视人才培养环节,构建完善的职业精神培育课程 体系。高职教育必须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来设置专业,培养 专门人才。为了能使学生进入职场后获得企业的认可并具有 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院校有责任且有义务重视学生的职业 精神培育,将其有机地融入到人才培养环节中来。
第一,将职业精神融人思想政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和 职业精神培育对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就业竞争力。而两 者在目标、方法、内容和功能等方面存在共同点,在各自的 教育实施中也能相互渗透和促进。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和 职业精神培育的融合,是当前高职教育框架中需要重点研究 和解决的问题,有着迫切的现实需求,对促进高职学生职业 精神的提高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二, 将职业精神融人专业理论课程。从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各专业理论课程占据较大比重,而学生通过专业 理论过程的学习,会逐渐形成后期职业生涯中亟需的职业能 力。为此,要把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和专业理论课程的教 学活动紧密结合,将职业精神培育的理念贯穿其中,通过专 业理论课程的学习不断推进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教师应当 培养自身的爱岗敬业精神,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学习本专业 的最新知识,以丰富教学内容,及时掌握社会和企业对本专 业人才的需求状况;
重视实践锻炼,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水 平,以自身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职业精神潜移默化地感染和 影响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教师在进行专业 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课程要求有意识地向学生说明本 行业的职业道德、工作环境、岗位职责等情况,使学生能充 分认识职业精神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情感体验。
第三,将职业精神融人专业实践课程。职业精神与人们的社 会实践活动紧密相连,它产生于职业实践活动并发挥着积极 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课程包括专业实训、工学结合、顶 岗实习,等等:高职实践教学是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一个重 要环节,是理论教学的有效延伸,它既可以使学生将学到的 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荣誉 感和使命感。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在接近职业岗位 的教学环境中从事和完成相应的工作,学会独立或与他人协 作完成工作任务,逐渐培养求实、创新、严谨等工作精神。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主力军,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 应当以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择才标准为前提,以学生职业能力 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主线,进行理论课程和教学内容、实践 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一系列改革,重新构建以“实际工作岗位” 能力和职业精神需要为主、高效务实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 课程体系,使学生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期间就自觉养成遵 守职业规范和职业纪律的良好习惯,为顺利适应职场打基础。
3.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职业精神培育氛围。
校园文化是各高职院校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 下来的、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的总和,主要包括精神、制度、物质、行为等方面,作为一 种教育文化氛围,以其潜在性、全面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职业精神的培育。各高职院校在大力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 应当全面渗透职业精神的培育思想。
首先,高职院校在进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时,应当从思 想上高度重视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切实把握“以服务为宗 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职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的高职教育理念,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 观,并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其敬业精神、诚信意识、责任意识, 使之形成正确和积极的职业态度。其次,可以从学校发展规 划、管理结构、组织形式和课程教学等制度方面人手,利用 传统教育、制度规范引导学生关注职业精神。如:新生入学 教育时,可采用参观校园、校史展览、参加有突出成绩校友的专题报告会等方式,通过校园环境、光荣校史、成功校友 的事迹教育和感染学生,增强他们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敬重。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专业和课程,引入行业和企 业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学生的作息时间,将其 制度化和规范化,并在教室、实训室、工作车间等环境张贴 操作规范和操作要求,使学生耳濡目染,提升职业实践能力 和职业精神。再次,在进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时,应当将办 学特色与行业要素、专业特点和职业要素相融合,如:在教 学楼、实训楼、图书馆等学生极为熟悉的场所张贴行业内知 名人士头像、警句、成功人士事迹宣传图片等,并可根据行 业环境建立部分专业教室,营造较为“真实”的职业环境, 使学生能切身感受到校园的物质文化氛围,从而加深理解职 业精神和职业技能要求。最后,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 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专题文化艺术节、专业科技活 动、社团活动、职业生涯规划、模拟职业面试、职业技能比 武等,将职业精神的教育渗透其中,在活动中启迪和引领学 生展示才华、坚定信念、锻炼能力和增强自信心,提升对未 来职业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4.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实现创新的职业精神培育成果, 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是高职教育的必经之路、成功之路,通过 校企合作开展学生的职业精神培育,不仅有利于高职学生综 合素质的提升,也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全面、可持续性发展。
基于此,校企合作双方在拥有共同愿景的前提下,应当不断革新思想,破除阻碍校企深度合作的思维惯性和思想禁锢, 形成一致的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并 通过科学规划、理论研讨、实践检验制定出适合不同校企合 作类型的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培育模式。对已有的职业精神 培育模式,可以通过强化协作的方式,加强校企双方的沟通、 交流、研究、讨论,重视校企资源匹配,充分发挥各自的作 用,勇于担当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实现现有条件下对学生职 业精神培育的最大化努力。校企双方必须从思想上和制度上 进行改革和创新,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将原有“以 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延伸成为“以职业为导向、 职业技能为核心、职业精神为基石”的创新办学理念,携手 推进和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和改革创新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 职业精神培育模式,规划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的方式方 法,将职业精神培育和职业技能教育有效融合、互相渗透, 为社会培养既有科学技术又有职业精神和素养的高素质人 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