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哲理散文:论文人
钱钟书哲理散文:论文人 导语: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原名仰先,字哲良, 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37 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学士学位。1941年, 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 光出版公司出版。
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
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
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 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
文人是可嘉奖的,因为他虚心,知道上进,并不拿身分,并不安本分。
真的,文人对于自己,有时比旁人对于他还看得轻贱;他只恨自己是个文人,并 且不惜费话、费力、费时、费纸来证明他不愿意做文人,不满意做文人。在这个 年头儿,这还算不得识时物的俊杰么 所谓文人也者,照理应该指一切投稿、著书、写文章的人说。但是, 在事实上,文人一个名词的应用只限于诗歌、散文、小说、戏曲之类的作者,古 人所谓“词章家”、“无用文人”、“一为文人,便无足观”的就是。至于不事虚文, 精通实学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专家,尽管也洋洋洒洒发表着大文章,断乎不 屑以无用文人自居——虽然还够不上武人的资格。不以文人自居呢,也许出于自 知之明;因为白纸上写黑字,未必就算得文章。讲到有用,大概可分两种。第一 种是废物利用,譬如牛粪可当柴烧,又象陶侃所谓竹头木屑皆有用。第二种是必 需日用,譬如我们对于牙刷、毛厕之类,也大有王子猷看竹“不可一日无此君” 之想。天下事物用途如此之多,偏有文人们还顶着无用的徽号,对着竹头、木屑、 牙刷、毛厕,自叹不如,你说可怜不可怜对于有用人物,我们不妨也给予一个名 目,以便和文人分别。譬如说,称他们为“用人”。“用人”二字,是“有用人物”的 缩写,洽对得过文人两字。这样简洁混成的名词,不该让老妈子、小丫头、包车 夫们专有。并且,这个名词还有两个好处。第一,它充满了民主的平等精神,专 家顾问跟听差仆役们共顶一个头衔,站在一条线上。第二,它不违背中国全盘西 化的原则:美国有位总统听说自称为“国民公仆”,就是大家使唤得的用人;罗马 教皇自谦为“奴才的奴才”或“用人的用人”(Servus servorum);法国大革命时,党人 都赶着仆人叫“用人兄弟”(Frères servants);总统等于君,教皇(Pope)等于父(Papa), 在欧美都和用人连带称呼,中国当然效法。用人瞧不起文人,自古已然,并非今天朝报的新闻。例如《汉高祖本 记》载帝不好文学,《陆贾列传》更借高祖自己的话来说明:“乃公马上得天下, 安事诗书” 直捷痛快,名言至理,不愧是开国皇帝的圣旨。从古到今反对文学的 人,千言万语,归根还不过是这两句话。“居马上”那两句,在抗战时期读来,更 觉得亲切有味。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排斥诗人文人,哪有这样斩截雄壮的口气 柏拉图富有诗情,汉高祖曾发诗兴,吟过《大风歌》,他们两位尚且鄙弃词章, 更何况那些庸俗得健全的灵长动物。戈蒂埃(Theophile Gautier)在《奇人志》(Les Grotesques)里曾说,商人财主,常害奇病,名曰“畏诗症”(Po sophobie)。病原如 是:财主偶尔打开儿子的书桌抽屉,看见一堆写满了字的白纸,既非簿记,又非 账目,每行第一字大写,末一字不到底,细加研究,知是诗稿,因此怒冲脑顶, 气破胸脯,深恨家门不幸,出此不肖逆子,神经顿成变态。其时此症不但来源奇 特,并且富有传染性;每到这个年头儿,竟能跟夏天的霍乱、冬天的感冒同样流 行。药方呢,听说也有一个:把古今中外诗文集都付之一炬,化灰吞服。据云只 要如法炮制,自然胸中气消,眼中钉拔,而且从此国强民泰,政治修明,武运昌 盛!至于当代名人与此相同的弘论,则早已在销行极广的大刊物上发表,人人熟 读,不必赘述。